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李德仁院士: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丨守护共建国家公园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9日 13:24 1 admin

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吴聃 摄影

8月19日,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在成都举行。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在主论坛上作《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生动讲述如何通过卫星、无人机、地面监测设备等形成天空地遥感一体化监测系统,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李德仁院士: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丨守护共建国家公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在主论坛上作《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

今年86岁的李德仁院士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李德仁院士: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丨守护共建国家公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在主论坛上作《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

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测绘遥感技术的融合催生了更多科研创新。耄耋之年的李德仁院士也从未放缓探索创新的脚步,持续开展时空智能学研究,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李德仁院士: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丨守护共建国家公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在主论坛上作《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

什么是时空智能?

李德仁院士指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用时空信息来描述的。在当今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时空数据获取、处理、信息提取与知识挖掘需要走向智能。因此,时空智能学应运而生,由工业化时代的测绘遥感学到信息化时代的空间信息学,再发展到智能化时代的时空智能学。

举个简单例子,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海拔4500米以上的区域,应用时空智能技术后,卫星、无人机和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监测野生动物的行踪,把山、水、林、田信息实时送达管理部门。

国家公园地域广阔无人区多、环境和气象复杂多样、人工调查效率低,监测管理面临一系列挑战。“国家公园的精细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安全的监测和预警,自然和人为的突发事件发生具有时空偶然性和高破坏性,需要对可能的隐患进行监测分析和提前预警,特别是在偏远区域三断(断电断网断路)情况下,天空地遥感的安全监测与突发事件应对是国家公园管理刚需。”李德仁院士说。

李德仁院士: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丨守护共建国家公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在主论坛上作《发展时空智能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

如何实现大范围动态监测与管理?

李德仁院士提出构建“一网”“一图”“一平台”,即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时空信息全息图、数字孪生时空大数据平台。

会上,李德仁院士还提出了部分国家公园监测重点设想,比如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生态走廊和栖息地监测,评估大熊猫在不同区域间的迁徙通道完整性,识别生态走廊的受阻区域,优化廊道设计指标。通过竹林资源监测,评估大熊猫的主要食物资源供应状况,识别竹林退化区。

守护国家公园,还要发挥太空“哨兵”的力量。遥感卫星飞入太空后,能够遥瞰寰宇、感知天地,把森林、湿地、海洋、云层、矿产、城市、乡村等目标及其变化“尽收眼底”。

近年来,李德仁院士已带领团队推进通导遥一体化的空天信息全球实时智能监测网“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的建设。“我们希望到2030年,‘东方慧眼’建成由200多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雷达卫星、高光谱卫星组成的智能遥感星座,早日实现看得快、看得清、看得准、看得全、看得懂、送到位的目标,让时空智能为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