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中国学者揭秘自旋电子器件节能新机制 | 新华社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8日 23:14 1 admin

中国学者揭示了一项可显著降低自旋电子器件能耗的物理机制。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发现,利用电子“轨道”属性遵循的非传统标度律,能化电子运动阻力为性能增益。

该研究成果为突破传统自旋电子学的性能瓶颈、设计超低功耗器件提供了全新的物理原理和设计思路。

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汪志明介绍,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传统电子技术正逼近性能极限,“功耗墙”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瓶颈。为此,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自旋电子学这一前沿领域。新一代自旋电子器件在理论上具备了高速、非易失等优势,并被视为突破“功耗墙”的潜力技术。

然而,影响自旋电子器件“自旋流”产生效率的两个关键指标,即自旋霍尔角和自旋霍尔电导相互制约,传统方法难以同时优化,导致器件总体写入功耗过高。宁波材料所团队取得关键突破,将目光转向了电子的另一属性——轨道。

研究发现,当电子在材料中运动时,过去被认为是纯粹“绊脚石”的晶体缺陷,在与电子的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时,反而起到了“加油站”的作用。引入的缺陷越多,电子散射越频繁,最终探测到的轨道效应反而越强。这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反常标度律”,从实验上证实了电子“轨道”在输运过程中,遵循着与“自旋”截然不同的独特物理规律。

中国学者揭秘自旋电子器件节能新机制 | 新华社

利用“散射增强轨道流”这一反常物理效应(左图),实现自旋电子器件功耗的大幅降低(右图)。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供图

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反常标度律”,通过主动引入缺陷,能够实现轨道霍尔角和轨道霍尔电导的同时增大,从而一举突破传统方法的限制,显著降低器件的写入电流和功耗。这一发现不仅为高效的轨道电子学器件提供了新的物理基础,也为整个自旋电子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设计思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曹旸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