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京东方“亲兄弟”,要IPO了!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18日 08:15 1 admin

制程争夺战,持续上演!

2025年第二季度,台积电营收达300.7亿美元,同比大增44.4%。其中,7nm及以下先进工艺营收占比高达74%。

台积电2nm先进制程工艺正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1.4nm先进制程工艺目前开发进度良好,预计将于2028年量产,持续处于全球领跑的状态。

内地企业多倾向于在14-28nm成熟制程深耕细作。

相比来看,成熟制程可以更多的应用在汽车、工控及通用服务器等下游领域。

随着2025年市场复苏,国内两大晶圆巨头—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产线已经接近满载,2025年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京东方“亲兄弟”,要IPO了!

不过,不管是先进制程争技术,还是成熟制程争产能,背后都有同一个受益者。

我们可以将芯片的制程之争理解为研发“拼图块大小”的比拼,nm越小一次就可以盛放更多的拼图块。然而,也不要忽略了“整个拼图大小”的重要性。

无论是28nm还是2nm制程工艺,最后都要应在硅片上。

硅片是晶圆制造中用量最大、价值最高的基础材料,被喻为半导体产业的“地基”。在九大类晶圆材料中成本占比最大,约为33%。

硅片尺寸越大、“拼图”就越大,单次可生产的芯片数量就越多。

随着AI时代的蓬勃兴起,对更强算力、更高效率芯片追求,半导体硅片的发展呈现出向大尺寸演进的主流趋势。

2024年,12英寸硅片已占据全球硅片出货面积的76.3%。

京东方“亲兄弟”,要IPO了!

而且,在更大英寸技术实现突破之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12英寸硅片将是全球主流尺寸,预计到2026年,能占到全球硅片出货面积90%。

不过,比“制程大战”更严峻的是,曾经98%的12英寸硅片市场份额,都被日本信越化学、SUMCO等国外企业占据。

已经于8月15日提交注册的西安奕材,是真正打破垄断的国内企业之一。

在海外企业“围追堵截”下,西安奕材一上来就直接聚焦到12英寸硅片的研发,2019年成功实现首批产品送样。

仅用8年时间,西安奕材就成长为中国大陆最大的12英寸硅片厂商。

截至2024年末,西安奕材合计产能已达到71万片/月,占全球12英寸硅片总产能约7%,月均出货量与产能规模均位列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

前面提到无论是先进制程的台积电,还是成熟制程的中芯国际、华虹公司联华电子等企业,都是西安奕材的客户。

其中,2024年华虹公司对西安奕材的采购额同比大增364.97%,达到1.05亿元。

京东方“亲兄弟”,要IPO了!

都说“一个企业,是创始人的人格显化”。

西安奕材之所以能够短短8年就打破了海外企业的垄断,与公司的实控人密切相关。西安奕材的实控人王东升,是“全球显示霸主”京东方A的创始人。

因此,西安奕材如今的成功,更像是京东方A路径再一次“复刻”。

一方面,量产下,全制程的适配。

由于硅片新进入者都需要经历准入、测试、正片认证三个阶段,因此西安奕材的12英寸硅片产品营收可以细分到正片(抛光片和外延片)和测试片。

随着正片认证的稳步推进及客户采购需求的释放,西安奕材单价更高的正片业务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8.59%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56.11%。

其中,2024年西安奕材外延片销量达到56.5万片,比去年大增380.59%,成为公司增长最为快速的业务。

京东方“亲兄弟”,要IPO了!

对于未来,西安奕材的在手订单覆盖率一直保持在200%左右。截止2025年6月末,公司在手硅片订单已经超过了160万片,持续处于“爆单”状态。

还处在测试阶段的产品,西安奕材加大了“高端系”测试片的量产力度。2024年,高端测试片为西安奕材贡献了21.17%的收入。

目前,西安奕材高端测试片已经批量供应给部分全球战略级晶圆厂客户,研究转化效率不断提升。

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西安奕材2024年末的研发试制品库存余额中仅有约20%尚未实现销售,余额不足1千万元。

也就是说,西安奕材已经形成了“正片搭配成熟制程,测试片搭配先进制程”的结构,构筑成熟的技术壁垒。

另一方面,扩产下,全国份额的挤占。

硅片生产是半导体产业链中,单位产能投资强度仅次于晶圆厂的环节。

西安奕材两大12英寸硅片基地的预计总投资额要超过200亿元。本次发行上市募集49亿元投建的项目,就是其基地的二期项目。

京东方“亲兄弟”,要IPO了!

预计2026年,西安奕材第一和第二两个工厂合计可实现120万片/月产能,可满足届时中国大陆地区40%的12英寸硅片需求,公司全球市场份额预计将超过10%。

不过,纵观国内外同业发展路径,重资产模式下新兴“挑战者”通常需经历4-6年的经营亏损期。就连国内第一个实现12英寸硅片量产的沪硅产业,目前仍然处在亏损阶段。

西安奕材,也不例外。

2024年,西安奕材仅折旧摊销金额就达到了9.31亿元,使得公司净利润亏损了

7.63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经亏损,金额达到3.4亿元。

因此,西安奕材也成为了2022年以来,第一个不盈利就成功过会企业。

京东方“亲兄弟”,要IPO了!

不过由于西安奕材产品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持续为正,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也已于2023年实现由负转正,2024年同比增长147.39%。

随着未来订单增长、产能扩展,根据西安奕材预计,2027年公司将实现合并报表的盈利。

最后,总结一下。

时至今日,半导体是一场不能输的全球竞赛。

西安奕材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12英寸硅片厂商,即使公司如今仍然处在亏损阶段,但未来的“竞赛主题”一定是市场份额的提升。

正如王东升所言,在这个背景下创业,亏不亏钱不重要,企业家的初心应该是“家国情怀,世界担当”。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