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拆解下题主需求:1)4K 120帧+接主机游戏。这个要求不高,现在除了极少数极端基本都可以。2)预算尽量低点。考虑到100寸确实比较大,这里定义低...
2025-08-17 0
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人类一直想要更精准地丈量太空、揭开未知的奥秘,最近,中国科学家就利用激光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找到”了一个直径10厘米大小的“小镜子”,并且首次成功探测到了它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8月13日凌晨,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的科研团队,将激光瞄准月球表面的一面反射镜NGLR-1,并在几个小时内成功接收到数十组激光回波信号。这使得中国成为继法国、德国、美国之后,第四个完成该测量的国家。
这些激光回波,来自安装在月表的一组角反射器,它们就像人类设置在宇宙中的“参照物”,能让科学家以此为标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教授 林旭东:我们通过地面观测站,向放置在月球表面的角反射器发射激光脉冲,通过精确测量激光脉冲往返传播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新的角反射器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测距数据。通过数据积累,可以为检验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理论、月球物理学、地月系统的动力学演化等研究,提供新的重要支持。
其实,类似的激光测月试验早在上世纪70年就已在全球多个国家陆续开展。不过,当时的反射器是由多个反射单元拼接而成,很容易受到月球周期性摆动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工程师 韩西达:跟上一代的月面角反射器阵列不同,新一代的月面角反射器,是一个孔径为10厘米的实心单体。它的反射截面积更小,回波更弱,观测难度更大,但是精度更高。
探测这样一个目标的难度极高。地月之间距离约38万公里,要跨越如此距离找到一个直径仅10厘米大小的目标,其难度相当于要在一艘航母甲板上,找到一粒细沙。与此同时,激光在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被极度削弱,一去一回,发出的上千亿光子,最终能返回的可能只有个位数,而且信号极其微弱,科研团队必须用极其灵敏的单光子探测器,在噪声背景中精准识别出这些信号,才能完成测量。
而作为“天琴计划”的组成部分,未来,科学家还将持续收集反射器数据,积累高精度的地月测距数据,用于研究引力、地月系统演化等,并为未来在太空开展引力波探测打下基础。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简单拆解下题主需求:1)4K 120帧+接主机游戏。这个要求不高,现在除了极少数极端基本都可以。2)预算尽量低点。考虑到100寸确实比较大,这里定义低...
2025-08-17 0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5日正式拉开了序幕。不论是在现场还是社交媒体,这些参与竞赛的“机器人选手”给观众贡献了不少“搞笑瞬间”——组队跳舞时有舞蹈...
2025-08-17 1
焦点|“套娃”快递、“精装”外卖……过度包装为何难瘦身?点一份外卖、拼一杯奶茶、下单一件快递……指尖滑过屏幕的便利之后,你是否会将快递箱、外卖袋随手丢...
2025-08-17 1
8月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从创...
2025-08-17 1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史里,要说哪对“CP”最相爱相杀,成都和重庆,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从火锅、美女,到GDP、高科技产业,这两座西部双雄的“掰手...
2025-08-17 1
还记得五年前那个令人抓狂的场景吗?手机电量告急,你手忙脚乱插上充电器,屏幕上却赫然显示:“完全充满预计还需2小时45分钟”。那一刻,仿佛时间被无限拉长...
2025-08-17 1
咱们头条上是有很多vivo或者iQOO用户的,那么进入8月份,vivo的OriginOS5目前没有什么新版本上线,主要是把精力都放在了对老机型的更新上...
2025-08-17 1
原文发表于 《科技导报》2025年第14期科技新闻-卓越亮点 “蚂蚁导航+智能引力”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轻松找路图片来源:pixabay随着智能制造与...
2025-08-1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