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刘强东天要塌了,京东外卖血亏百亿,行业震惊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16日 12:21 1 admin


刘强东天要塌了,京东外卖血亏百亿,行业震惊

外卖大战告一段落后,京东率先交卷了。

8月15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而财报的成绩堪称“割裂”。

一方面,营收强势增长,总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一举刷新了近三年来京东在同比增速上的记录,也创下京东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纪录。

但另一方面,净利润大幅降低。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2亿元,同比下滑51%,几乎腰斩。集团整体经营利润亏损近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05亿元,原本百亿级的单季盈利被抵消。

刘强东天要塌了,京东外卖血亏百亿,行业震惊

图源:富途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是外卖等新业务的“拖累”。

从京东的财报来看,京东把业务分为三大板块——京东零售、京东物流和新业务(包括京东外卖、京东产发、京喜、海外业务)。

在这一季度,京东零售和京东物流均实现显著增长,而新业务的营收从去年同期的约46亿元暴涨至近139亿元。

但同时,该板块的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也大幅拉升,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急剧扩大至148亿元。

刘强东天要塌了,京东外卖血亏百亿,行业震惊

图源: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显然,京东外卖是影响该板块数据的主要变量。

京东外卖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的经营亏损高达 147.8 亿元,同比激增 20 倍以上,这一巨额亏损主要源于两大核心原因:

一、血亏核心原因

恶性补贴与监管干预的双重挤压
自 2025 年 2 月入局后,京东通过 “百亿补贴” 掀起价格战,与美团、饿了么展开 “0 元购” 混战。但这种策略导致单均补贴成本高达 3 元,而美团仅需 0.87 元补贴即可撬动 5 元用户付费,补贴效率差距达 3.4 倍。监管部门于 7 月紧急约谈三家平台,要求停止低于成本价的补贴行为,直接切断了京东通过补贴快速扩张的路径。数据显示,二季度新业务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分别飙升至 144.1 亿元和 144.5 亿元,补贴大战的短期效应与监管干预的突然性,使京东陷入 “烧钱无以为继” 的困境。

刘强东天要塌了,京东外卖血亏百亿,行业震惊

骑手保障政策的刚性成本负担
京东为 15 万全职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月均成本 2400 元 / 人),年投入达 43.2 亿元,叠加配送网络自建模式下的固定成本(单均人力成本 7.2 元),导致单位经济模型显著恶化。相比之下,美团采用众包模式,单均社保成本仅为京东的 50%,且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使骑手日均接单量达 30 单(京东仅 18 单),单位时间收入反超 20%。这种 “重资产” 模式与美团的 “轻资产” 策略形成鲜明对比,直接推高京东新业务亏损至 147.8 亿元。

刘强东天要塌了,京东外卖血亏百亿,行业震惊

用户粘性与补贴效率的结构性缺陷
京东的补贴策略呈现 “全面撒网” 特征,复购率仅 28%(美团为 65%),且用户画像缺乏精准性,导致每元补贴拉动的复购率提升仅为美团的 1/3。尽管京东在品质外卖细分市场占据 45% 份额,但总体市场份额仍不足 20%,且用户付费意愿较弱 —— 其 3 元补贴仅能换取 3 元用户消费,而美团 0.87 元补贴可撬动 5 元消费,补贴效率差距达 3.4 倍。这种低效的用户获取模式,使得京东在补贴收缩后可能面临用户快速流失的风险。

二、未来结局的三种可能性

战略收缩与业务剥离(概率 60%)
京东可能效仿阿里 “收缩饿了么投入” 的路径,逐步缩减外卖业务规模。摩根大通预测,京东 2025 年市场份额或达 10%,但 2026 年将回落至个位数,且其外卖业务年化亏损可能达 90-180 亿元,占集团营业利润的 18%-36%。若持续亏损超出集团承受能力,京东可能将外卖业务与达达合并,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甚至直接出售。这种调整在财报中已显端倪:二季度京东零售主业营收增长 20.6%,而新业务亏损占比超 100%,资源分配向核心业务倾斜的趋势明显。

差异化转型与供应链协同(概率 30%)
京东可能依托生鲜供应链优势,将外卖业务与 “七鲜美食 MALL” 等线下业态结合,探索 “堂食 + 外卖” 的融合模式。例如,七鲜小厨首店日均订单超千单,复购率高于行业两倍,这种 “自营供应链 + 即时配送” 的闭环,或成为破局关键。同时,京东可通过 “品质外卖” 定位吸引中高端用户,与美团、饿了么形成错位竞争。但这一路径需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将生鲜供应链的成本优势转化为外卖价格竞争力;二是如何在不依赖补贴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品质留住用户。

政策红利与行业变局的博弈(概率 10%)
若监管部门强制要求全行业落实骑手社保,美团、饿了么的成本结构将向京东靠拢,京东的先发优势可能转化为长期壁垒。此外,若即时零售政策(如 “30 分钟达”)进一步细化,京东可凭借物流网络与电商生态的协同,将外卖作为流量入口,反哺家电、3C 等高毛利品类。但这种可能性取决于两大变量:一是政策执行力度是否足以重塑行业成本结构;二是京东能否在 3-5 年内实现外卖与零售业务的深度协同。

三、关键变量与风险提示

  • 监管风向: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强化 “禁止低于成本价竞争”,京东的补贴策略将彻底失效,倒逼其转向效率竞争。
  • 技术投入:京东正试点无人机配送(JDX20 “京鹊” 已完成 10 万单)和 AI 调度系统,若能将配送成本降低 20% 以上,或可扭转单位经济模型。
  • 资本耐力:京东 2025 年 Q2 自由现金流同比下滑 55%,若外卖业务亏损持续扩大,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其偿债能力的担忧。



综上,京东外卖的 “血亏” 本质是重资产模式与行业成熟阶段的结构性矛盾,其未来结局将取决于京东集团的战略定力、成本优化能力及行业政策的演变。短期内,战略收缩的可能性较大;中长期则需在供应链协同与技术创新中寻找破局点。若无法在 2026 年前实现单均成本下降 30% 以上,京东或成为外卖行业 “烧钱时代” 的又一 “牺牲者”。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