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商】京东集团:上半年公司回购总额共计约为15亿美元8月14日消息,京东集团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根据本公司于2024年8月采纳并...
2025-08-15 0
中国机床行业,曾经是咱们工业的骄傲,辉煌过,也跌落过谷底。
如今,它正攒足了劲儿,准备重新站上世界之巅。这一路走来,有汗水、有教训,更有希望。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咱们的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机床这东西更是几乎没有。那时候,国家一穷二白,可一群工人和工程师愣是凭着一股子干劲儿,硬生生把机床工业搞起来了。
沈阳第一机床厂就是个典型。1950年代,条件艰苦得不行,厂房简陋,设备老旧,可工人们不服输。
1953年,这厂子正式挂牌,1955年就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车床——C620-1。
这玩意儿可不简单,不光填了国内空白,还被印在第三套人民币2元纸币上,成了工业史上的大事件。
那几年,工人们三班倒,车间里机器轰鸣,产量蹭蹭往上涨。从1957年的2540台,到1960年的4573台,产品还卖到了国外,外国人都竖大拇指。
再说北京第一机床厂,那也是一段传奇。1958年,他们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合作,搞出了中国第一台数控铣床X53K1。
当时技术啥也没有,全靠自己摸索,材料也不够,硬是咬牙挺过去了。
1959年夏天,这台机床终于面世,能加工复杂零件,消息一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都报道了,说这是中国工业的骄傲。那时候,中国机床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成了工业化的顶梁柱。
可辉煌没持续多久。1960年代,中苏关系闹掰,苏联专家撤了,技术资料也带走,留下一堆没解决的难题。
机床厂的产量虽然还在,但质量开始下滑。1961到1978年,全国造了164万台机床,可40%都是不合格品,堆在厂子里当废铁。这段日子不好过,但也给后来埋下了反思的种子。
改革开放后,中国机床行业迎来了第二春。1978年开始,国家搞“以市场换技术”,跟国外合作引进技术。
南京机床厂跟德国搭上线,沈阳机床、大连机床也跟着起飞。2009年,中国机床产值冲到3495亿元,全球第一。
2012年,沈阳机床集团销售额180亿元,直接登顶世界第一,央视还给它封了个“国之重器”的名号。那几年,生产线忙得停不下来,产品卖到几十个国家,日子看着挺红火。
但风光背后,问题不少。2012年,全球经济一放缓,制造业回流欧美,中国机床市场从2011年32.9%的增长率直接跌到-2.1%,一直萎靡到2017年。
更要命的是,核心技术没抓在自己手里。高端数控系统、精密部件全靠进口,大连光洋跟日本合作时,人家还给机床设了个“锁”,擅自挪动就瘫痪。
这技术封锁搞得咱们只能当“组装工”,沈阳机床的车间慢慢冷清,零件上全是灰。
体制上的老毛病也拖了后腿。计划经济那套思维还在,企业不看市场瞎扩张。2001到2011年,产值涨了10倍,可研发投入没跟上,多数企业是“虚胖”。
沈阳机床为了冲销量,到处并购,背了375亿元的债,2019年直接破产重整。大连机床也因为管理乱七八糟加上违规投资,崩了盘。
秦川机床这些老牌“四大天王”,也亏得不成样子,厂子里的标语“振兴民族工业”都褪了色。
人才也留不住。机床厂活儿累环境差,年轻人宁愿去互联网公司,老一辈的老师傅退休后,技术没人接手,断层越来越严重。
加入WTO后,国外机床靠高性价比杀进来,展销会上德国、日本的展位挤满了人,咱的企业只能缩在角落,眼睁睁看着订单溜走。
跌 面对低谷,中国机床行业没认命。2015年,《中国制造2025》出来,把高端数控机床列为重点,国家下了决心要翻身。
目标是到2025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4%。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把沈阳机床、大连机床整合起来,集中力量攻关核心技术。
湖北华昌达32天预重整,清了20亿元债务,车间又热闹起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也加进来,智能车间里数据满屏跳,年轻技术员忙得不亦乐乎。
新玩家也冒出来了。创世纪专攻高端数控机床,2021年收入超20亿元,服务电子、汽车行业。
秦川机床、海天精工靠自主研发,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2020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44.6万台,数控化率46.3%,比不上日本的80%,但进步不小。
政策给力是关键。《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强基工程”定了大方向,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样样不落,鼓励企业搞研发。
国家对外开放也给行业开了更大的市场,高端制造业的重视更是锦上添花。
技术上,新一代智能机床成了趋势。高速、高精、高效一直是机床的追求,CIMT2025展会也说了,全球机床都在往更高性能、更智能的方向跑。
智能化跟数字孪生结合,柔性化、模块化设计普及,超精密、复合加工技术突破,绿色制造、可持续技术推广,还有新型材料加工的解决方案,这些都在快马加鞭。
中国机床的竞争力正在从“单点突破”变成“系统创新”。产学研用一块儿干,技术迭代快了,产业生态也在变好。
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一齐上,机床行业往智能化、高端化走。智能机床能自己调加工、实时监控、预测故障,效率和精度都飞起来,高端制造业的需求也能满足。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有新突破,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梦想号探大洋。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说,工业系统扛起新型工业化的大旗,壮大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新进展。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5.8%,比2023年高1.2个百分点,工业总值40.5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15年全球第一,工业和信息化对经济增长贡献超四成。
中国机床这一路,从白手起家到世界第一,再到低谷挣扎,每一步都不容易。现在,政策撑腰,企业创新,复兴的路子铺好了。
只要技术上不停突破,工匠精神不丢,中国机床在高端领域肯定能再创辉煌。
说实话,现在能跟国际顶尖水平掰手腕的,还是些细分领域和个别牛企,行业整体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还得迎难而上。
企业得在产品差异化、新产品系列化、供应链高端化上使劲儿,形成整体优势。市场竞争得公平,别搞“内卷”,得有个可持续的秩序。
路还长,但 不过咱有信心。中国机床正在崛起,在创新和数智的赛道上跑得飞快。等着吧,中国机床早晚会再站上世界之巅!
相关文章
【国内电商】京东集团:上半年公司回购总额共计约为15亿美元8月14日消息,京东集团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根据本公司于2024年8月采纳并...
2025-08-15 0
中新网上海8月15日电 (记者 郑莹莹 “为什么长江大保护要叫大保护?”这是之前一场科普讲座上,一位小学生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的问题。桂建芳15日在...
2025-08-15 0
京东,交出一份相当割裂的二季报。一方面,营收端依旧强劲。今年二季度,京东实现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具体来看,京东零售(包括京东健康及京...
2025-08-15 0
来源:新浪科技8月15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竞技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开赛,涵盖26个...
2025-08-15 0
今日,中国电信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69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战新重点产品收入保持...
2025-08-15 0
8月13日,“智汇和平·模创启航”天开和平园·模创社区(以下简称:模创社区)开园仪式圆满举办,市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中国科学院...
2025-08-1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