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布局“硬核科技”指数,把握科技投资的核心机遇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14日 11:57 1 admin

近期,科技行业可以说是热闹非凡。

前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各种AI前沿科技刷新人们的认知和想象,后有世界机器人大赛,形态各异的机器人竞相登场。不仅如此,各类机器人、机器狗正持续拓展其功能边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空间。

随着AI与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硬核科技”领域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在生活层面,各类AI应用正加速融入日常,用户逐渐习惯使用如DeepSeek等工具提升效率;而在市场层面,则是大量资金进入科技行业,助推科技长远发展。

聚焦小而美“硬科技”,成长值得期待

自2019年扬帆起航,科创板便深深植入了“硬核科技”的基因。作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它肩负着服务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

如今,科创板建设成效斐然,上市公司数量已突破589家,总市值规模更攀升至逾8.8万亿元人民币,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巨大的市场潜力。(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7月28日。)

科创板呈现多层次的市值结构特征,大市值公司构成板块支柱,而小市值公司正崛起为重要的新兴力量。

在此背景下,以聚焦科创板优质中小市值“硬科技”企业的上证科创板200指数为例,可以探寻科技成长性的踪迹。近1年上证科创板200指数累计上涨77.25%,分别较同期上证指数(24.46%)、深证成指(30.48%)超额52.79%、46.77%。

布局“硬核科技”指数,把握科技投资的核心机遇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年7月29日-2025年7月28日,科创200指数基日为2022年12月30日,2023年、2024年涨跌幅依次为-4.78%、-13.00%。上证指数2023年、2024年涨跌幅依次为-3.70%、12.67%;深证成指2023年、2024年涨跌幅依次为-13.54%、9.34%。上证科创板200指数历史涨跌幅波动较大,投资者应注意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指数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指数过往涨幅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代表跟踪该指数的指数基金未来业绩。)

市值分布上,科创200指数200只样本股中,157只总市值在100亿以下,占比78.5%,平均市值79.62亿元,小市值风格明显。同时,指数样本股中包含9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指数样本股总数的46%,占科创板全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37%。

(数据来源:Wind、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有249家,截至2025年7月28日。)

在行业分布上,科创200指数沿袭科创板系列指数的“硬科技”属性,高度聚焦于半导体、机械制造、医药、电子、电力设备等核心科技赛道。

布局“硬核科技”指数,把握科技投资的核心机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8)

多元标准助推上市,增添科技浓度

六年来,科创板凭借多元包容的上市机制,成功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与创新活力的优质企业,为科技投资构建了丰富且高质量的“标的池”。

为精准服务具备强技术突破性、广阔商业前景及持续高研发投入特征的未盈利科技企业,科创板持续优化制度供给,设立“科创成长层”,并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将其适用范围从生物医药行业拓展至所有符合科创板定位的未盈利企业,重点覆盖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

这一系列制度革新,将持续吸引更多优质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显著提升板块的“硬核科技”成色。

政策东风亦为板块注入强劲动力。国家层面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码,提升了“高含科量”基金的配置价值。

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关键期,国家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核心技术领域强化投入,将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至战略高度,共同为科创板成长型企业构筑了坚实的长期利好基础。

对于看好科创板投资机遇的投资者而言,借道ETF无疑是高效便捷的参与途径。当前,科创板已构建起层次分明、覆盖多元的宽基指数体系,包括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等指数。

其中,上证科创板200指数尤为值得关注,它精准锚定科创板中小市值、高成长潜力的“硬科技”企业。相较于大盘蓝筹,这类企业通常处于生命周期的快速上升阶段,技术创新活跃,未来成长空间更为广阔。

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的适时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科创板的利器,也进一步完善了科创板多层次投资工具链,优化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与生态结构。

布局科创200ETF,抓住科技机遇

作为建信基金在科创指数投资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将由指数“实力派”基金经理龚佳佳管理,他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6年基金经理任职经验,目前共管理着6只指数基金产品,涉及宽基、行业主题、海外等多个领域,能为新产品未来的投资运作提供专业护航。

在过往的媒体报道中,建信基金表示公司紧扣行业高质量发展脉搏,在巩固固收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速推进“非货”战略转型。公司以权益投资、指数布局及“固收+”策略为核心引擎,深度聚焦并前瞻性配置科创、医药、半导体及电子等新质生产力核心赛道。在被动产品布局方面,建信基金相继推出科创综指、科创价值、科创200三只ETF及相应联接产品,构成了差异化的科创ETF产品矩阵,迈出被动产品特色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同时,建信基金也曾表示公司持续深化投研一体化改革,着力打通投资、研究及前中后台协同壁垒,构建起由六大投资部门与三大研究平台高效联动、深度赋能的强大支撑体系,全面提升产品投资运作效能。

投研实力铸就了优秀的业绩表现。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建信基金主动投资管理能力近5年、7年期收益率均稳居行业前列,排名分别为9/95、9/75;旗下18只产品中长期业绩位列同类前10%,覆盖权益、固收、指数、商品等多个产品类型,其中7只产品更是排名同类前10,中长期收益表现突出。

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作为建信基金战略布局科创前沿的重要落子,产品团队将深度依托公司级投研支持体系与投资管理流程,充分发挥在科技成长领域的专业积淀,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高效、透明、专业的ETF投资管理服务。

对于前瞻布局中国科技创新浪潮、尤其关注科创板中小盘高成长潜力的投资者而言,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提供了一个精准聚焦、运作可靠的配置工具。想投资科创板的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作为捕捉科创板“明日之星”成长红利的重要载体。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指数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样本股及备选样本股,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投资于指数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样本股停牌或违约等潜在风险。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