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国际首个!北邮自主研发“新芯片”,进驻中国空间站!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2日 21:29 1 admin

近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并与中国空间站顺利对接,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此次运送的“太空快递”中,包含23项科学实验物资。

国际首个!北邮自主研发“新芯片”,进驻中国空间站!

央视报道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

北京邮电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微纳光子感知芯片已成功进驻空间站,将用于开展空间微生物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实验研究。目前,该微纳光子感知芯片载荷在梦天实验舱内顺利完成首次在轨实验

国际首个!北邮自主研发“新芯片”,进驻中国空间站!

研发团队成员在发射现场拍摄

该载荷是面向空间站微生物在轨快速检测的国际首个基于微纳光学传感阵列的高灵敏微生物检测芯片载荷。载荷具备8通道并行检测能力,检测灵敏度达单个微生物水平,通过实时监测传感阵列信号变化即可在20分钟内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一站式快速检测。

国际首个!北邮自主研发“新芯片”,进驻中国空间站!

空间站微生物检测载荷装置实物图

北京邮电大学科研团队将微纳光学传感技术应用到空间微生物检测载荷,同时集成微流控技术,攻克了传感阵列小型化设计、片上一体化封装、传感单元信号串扰等一系列关键难题,为我国空间站微生物防护监控提供了高灵敏、高通量快速检测手段。

该微纳光子感知芯片载荷,打破了传统微生物检测需要培养、染色等复杂过程以及数据实时性等方面的局限,满足了空间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对高灵敏、高时效的微生物检测需求。

国际首个!北邮自主研发“新芯片”,进驻中国空间站!

北邮研发团队成员在文昌发射场指挥大厅

本次科研活动由北邮杨大全教授团队联合相关单位完成,并得到学校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杨大全教授长期聚焦光学微腔器件在高灵敏度光传感与高速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致力于理论与方法创新及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创新成果。

国际首个!北邮自主研发“新芯片”,进驻中国空间站!

杨大全教授

杨大全教授带领团队针对微纳光子芯片结构设计和功能参数开展了系统性研究,通过多轮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和系统化的工程实施方案,最终成功实现了微纳光子感知芯片载荷的研制目标,推动了微纳光学传感技术与空间生命科学的深度交叉与协同创新,助力提升我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能力。

国际首个!北邮自主研发“新芯片”,进驻中国空间站!

对本次科研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坚持基础探索和工程技术相辅相成、光子学与光通信“驱”“牵”互动、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交叉融合的发展模式。

国际首个!北邮自主研发“新芯片”,进驻中国空间站!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

深厚的科研积淀,让实验室在低维结构光子学及电子态系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弥聚子论、基于光纤非线性的新型超短脉冲光源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高性能裸眼三维光显示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年6月,实验室创新性提出“采传一体”智能光通信系统架构,“北邮光谱二号”高光谱载荷和超百Gbps星间激光通信载荷,首次实现了空天地信息“采集-传输-计算”一体化处理新模式。

国际首个!北邮自主研发“新芯片”,进驻中国空间站!

北邮二号在轨运行状态图

北京邮电大学团队的创新成果,不仅保障了空间站运行,更推动了前沿技术的空间应用。迈向未来,学校将持续聚焦深空探测,以尖端科研实力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高校智慧。

欢迎关注“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招生资讯!

素材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官网/官微、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校种草大赛##北京邮电大学##推我大学上热门##好平台好讲师##我的京彩时刻##航空航天#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