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左手,再抬起右手……”近日,成都一家养老院来了一名特殊的新“护工”——一款由绵阳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护工机器人“夸父-MY”。它不仅可以...
2025-08-17 0
中央财经大学杨虎教授与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发的超强粘附水凝胶研究成果登上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封面,这项融合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仿生实验设计的突破性工作,不仅创造了水下粘附材料的性能新纪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材料科学研究的全新方法论。该成果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材料设计领域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核心驱动力,为功能材料的智能化开发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路径。
这项研究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智能设计策略,通过深度挖掘蛋白质数据库中的结构信息,结合仿生学原理和机器学习算法,成功预测并合成了粘附强度达到兆帕级别的超强水凝胶。这一性能水平远超现有同类材料,为水下工程、生物医学和海洋科技等领域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AI驱动的材料设计革命
被超强水下粘附材料牢牢黏在海水礁石上的小黄鸭 (图源:2025年8月第644卷第8075期Nature封面)
传统的材料研发严重依赖于试错法和经验积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昂,且往往难以突破既有的性能限制。杨虎教授团队提出的智能设计方法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蛋白质结构中与粘附功能相关的关键特征,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材料性能,最后通过仿生实验验证理论预测。
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生物大数据的信息价值最大化利用。研究团队系统分析了蛋白质数据库中数以万计的蛋白质结构,识别出影响粘附性能的关键分子特征和相互作用模式。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的深度学习,系统能够预测不同分子结构组合对材料粘附性能的影响,从而指导实验设计和材料合成。
这种数据驱动的研究模式被称为材料科学的"第四范式",它超越了传统的经验驱动、理论驱动和计算驱动的研究方法,代表了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大进步。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材料设计过程,研究者能够在更广阔的设计空间中寻找最优解,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超强水凝胶的技术突破
研究团队开发的超强粘附水凝胶在水下环境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粘附性能。传统的水凝胶材料在水环境中往往因为水分子的干扰而失去粘附能力,这一直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关键瓶颈。新开发的材料通过模拟海洋生物的粘附机制,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该材料的粘附强度达到兆帕级别,这意味着每平方厘米的材料能够承受相当于数百公斤的拉力。这种超强的粘附性能源于材料内部精心设计的分子结构,这些结构能够在水环境中形成稳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持久可靠的粘附效果。
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它可以用作组织修复材料或药物缓释载体。在海洋工程领域,它可以用于水下结构的连接和修复。在环境保护方面,它还可以用于海洋垃圾的收集和处理。
跨学科合作的成功典范
这项研究成果的取得充分体现了跨学科合作的巨大价值。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突破看似意外,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学科交叉融合的必然趋势。
杨虎教授的专业背景集中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他将这些技术成功应用到材料科学研究中,为传统的材料设计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跨领域的知识迁移和方法创新,正是现代科学研究中最具价值的创新模式之一。
与北海道大学团队的国际合作也是这项研究成功的重要因素。龚剑萍教授和范海龙副教授在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方面的深厚积累,为理论预测的实验验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种理论与实验、国内与国外、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之间的深度合作,创造了1+1>2的协同效应。
这项研究的成功也为其他非传统理工科院校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证明了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拥有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研究团队能够在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对于中央财经大学而言,这项Nature封面论文不仅是学校科研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学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它展示了学校在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关文章
“抬起左手,再抬起右手……”近日,成都一家养老院来了一名特殊的新“护工”——一款由绵阳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护工机器人“夸父-MY”。它不仅可以...
2025-08-17 0
人形机器人“运动员”参加开幕式入场。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人民网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李博 “冰丝带”舞台中央,万千光束汇聚于“智芯”水晶装置,点亮智能...
2025-08-17 0
刷脸支付、AI视频、智能管家……科技让生活更便利,但也带来了新的隐私“陷阱”。AI伪造身份诈骗、智能设备“偷听”事件,个人信息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8-17 0
近日,博主@数码闲聊站 发文爆料:“天玑9500中杯升级幅度不错,主摄说过是200Mp 1/1.4"大底高像素方案,ISZ 35mm/50mm裁切光变...
2025-08-17 0
◎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5年8月15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这是继圆...
2025-08-17 0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近期,Windows 11 和 Windows 10 上的微软商店(Microsoft Store)迎来了一系列更新,...
2025-08-17 0
8月16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进入到第二个比赛日。除了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外,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还设置了工业、医药、酒店等场景类赛项。...
2025-08-17 0
近日,乐园APP发布,同时发布了其自研算法the "Future"架构K1.0版本。据了解,这是全球首个元宇宙与AI相结合的产品。(资料图) 在...
2025-08-1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