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曲靖中铭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堵头压装设备用垂直压装头机构”的专利,公开号CN1204...
2025-08-12 0
文 | 青茶
在发展清洁能源时,最大难题之一是土地——农田有红线,森林需保护,生态区不能碰,许多项目因此受限。
最新研究提出新思路:把废弃露天矿坑变成光伏电站。
全球成千上万个“巨坑”曾是资源开采的伤疤,如今或成能源宝库。
中国废矿坑面积全球第一,如今这份“遗产”,正在变成我们的能源王牌!
根据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可再生性》发布的一项研究,全球废弃露天矿坑的总数超过6万个,总面积高达4.8万平方公里。
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瑞士的国土面积。
这些矿坑大多分布在资源曾经丰富的地区——金属矿区、煤矿区、稀土矿区、石材矿区等。
在资源开采结束后,它们被遗弃在那里,有的被雨水灌满成了人工湖,有的裸露着黄土和岩石,成为生态修复的难题。
过去,人们更多地关注它们的环境风险,比如地表塌陷、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却忽视了它们在能源利用上的潜力。
研究团队通过精确的卫星测绘与模拟计算,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如果将这些废弃矿坑全部铺设太阳能板,全球每年可以多获得4764太瓦时的电力。
这是什么概念?
2018年全球所有光伏电站加起来的发电量,还不到它的十分之一!而这个数字,几乎可以满足2050年全球的全部用电需求!
在这份数据榜单上,中国的地位尤为显眼——我们的废矿坑总面积世界第一,这既是工业化早期开采力度大的“历史遗产”,也是一次能源转型中的战略机会。
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虽然矿坑面积也不小,但在总潜力上仍不及中国。
而智利则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在单坑发电效率上拔得头筹。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有数量上的优势,还可以通过技术与规划,将这些沉睡的废地转化为能源生产的核心阵地,把“伤疤”变成“金矿”。
听上去很简单:找个废矿坑,铺上太阳能板,就能源源不断地发电。但事实远比想象中复杂。
科学家将矿坑的状态分为三类,而每一类的改造难度和成本都不同。
一种是“活跃型”矿坑,这类矿坑仍在开采中,现场有工人和设备,显然不能用于光伏建设。
还有一种是“复绿型”矿坑,这些矿坑已经停产多年,生态开始恢复,长出了草木,地表稳定性较好。
这类矿坑是最理想的改造对象,因为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建设光伏电站的施工成本较低,而且对环境的二次影响最小。
最后一种是“稳定型”矿坑,虽然已经废弃,但表面光秃秃,缺乏植被。
这类矿坑往往存在地表松散、土壤污染等问题,建设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环境治理和地基加固,成本会明显增加。
研究显示,南美和非洲的废矿坑中,复绿型比例很高,因此这些地区的改造潜力很大。
而在亚洲,尤其是中国,虽然废矿坑总数世界第一,但可直接利用的比例并不高,许多矿坑需要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现实问题。
矿坑的形状不规则,底部可能长时间处于阴影中,降低发电效率,而且偏远矿区的输电线路建设成本也较高。
同时部分矿坑位于生态敏感区,需要环境部门批准,甚至需要进行生态补偿。
光伏项目的回报周期本就较长,如果前期改造投入过高,可能影响投资积极性。
这些因素决定了,虽然废矿坑光伏电站是大势所趋,但必须分批、分类型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那么,这些矿坑光伏电站会在什么时候大规模出现?
答案很可能取决于两个因素——清洁能源技术成本与政策支持。
过去十年,光伏组件的价格已经下降了近90%,储能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到2030年前后,我们有望迎来一个关键的“爆发窗口期”:技术成本低到足以覆盖前期矿坑改造投入,投资回报周期缩短,项目将像雨后春笋般涌现。
更重要的是,政策倾向可能会加速这一进程。
对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矿坑光伏不仅是能源项目,更是经济复兴的机会。
以东北的老工业区为例,煤矿、铁矿开采结束后,当地经济陷入低谷,年轻人口外流严重。
如果在这些废矿坑上建设光伏电站,不仅能提供长期稳定的发电收入,还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从施工、设备维护到运维管理,都能带动当地的就业和配套产业发展。
矿坑光伏还有一个天然优势——社会阻力小。
相比征用农田、林地等土地类型,利用废矿坑几乎没有额外的征地矛盾,也不会破坏已有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
这种“废地生金”的模式,很容易获得公众支持。
从全球来看,中国在废矿坑光伏的潜力上占据领先位置,如果能在政策和技术上形成合力,不仅能在国内实现能源结构转型,还可能在光伏技术和工程输出上占领国际市场先机。
届时,中国的废矿坑,或许真的会成为全球能源版图上的一张“王牌”。
从废弃到复兴,废矿坑的转型故事,背后折射的是人类利用资源方式的变化。
它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
对于中国来说,这份全球第一的“矿坑存量”,既是过去工业化的印记,也是未来能源竞争的资本。
真正的难题,并不在于我们能不能利用它们,而在于我们能多快、用多好的方式利用它们。2030年前后,可能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节点。
如果我们能抓住这波机会,不仅能源安全有了保障,地方经济和生态修复也能同步推进,让一个个沉睡的“工业伤疤”,变成照亮未来的绿色能源基地。
相关文章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曲靖中铭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堵头压装设备用垂直压装头机构”的专利,公开号CN1204...
2025-08-12 0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工大水环境(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含氟废水的循环处理方法”的专...
2025-08-12 0
【TechWeb】近日,一则关于戴尔公司所谓"退出计划核心时间轴"的消息在市场流传,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经多方核查,国家监管部门公开信息平台...
2025-08-12 0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查询语句处理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的专利...
2025-08-12 0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东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开大学申请一项名为“基于几何PDE和PINN的集群自...
2025-08-12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8-12 0
央视网消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亦庄举办。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
2025-08-12 0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知识库构建方法及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5-08-1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