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2日 12:04 1 admin

文 | 青茶

前言

在发展清洁能源时,最大难题之一是土地——农田有红线,森林需保护,生态区不能碰,许多项目因此受限。

最新研究提出新思路:把废弃露天矿坑变成光伏电站。

全球成千上万个“巨坑”曾是资源开采的伤疤,如今或成能源宝库。

中国废矿坑面积全球第一,如今这份“遗产”,正在变成我们的能源王牌!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中国废矿坑的“隐形财富”

根据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可再生性》发布的一项研究,全球废弃露天矿坑的总数超过6万个,总面积高达4.8万平方公里。

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瑞士的国土面积。

这些矿坑大多分布在资源曾经丰富的地区——金属矿区、煤矿区、稀土矿区、石材矿区等。

在资源开采结束后,它们被遗弃在那里,有的被雨水灌满成了人工湖,有的裸露着黄土和岩石,成为生态修复的难题。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过去,人们更多地关注它们的环境风险,比如地表塌陷、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却忽视了它们在能源利用上的潜力。

研究团队通过精确的卫星测绘与模拟计算,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如果将这些废弃矿坑全部铺设太阳能板,全球每年可以多获得4764太瓦时的电力。

这是什么概念?

2018年全球所有光伏电站加起来的发电量,还不到它的十分之一!而这个数字,几乎可以满足2050年全球的全部用电需求!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在这份数据榜单上,中国的地位尤为显眼——我们的废矿坑总面积世界第一,这既是工业化早期开采力度大的“历史遗产”,也是一次能源转型中的战略机会。

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虽然矿坑面积也不小,但在总潜力上仍不及中国。

而智利则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在单坑发电效率上拔得头筹。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有数量上的优势,还可以通过技术与规划,将这些沉睡的废地转化为能源生产的核心阵地,把“伤疤”变成“金矿”。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矿坑改造成光伏电站

听上去很简单:找个废矿坑,铺上太阳能板,就能源源不断地发电。但事实远比想象中复杂。

科学家将矿坑的状态分为三类,而每一类的改造难度和成本都不同。

一种是“活跃型”矿坑,这类矿坑仍在开采中,现场有工人和设备,显然不能用于光伏建设。

还有一种是“复绿型”矿坑,这些矿坑已经停产多年,生态开始恢复,长出了草木,地表稳定性较好。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这类矿坑是最理想的改造对象,因为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建设光伏电站的施工成本较低,而且对环境的二次影响最小。

最后一种是“稳定型”矿坑,虽然已经废弃,但表面光秃秃,缺乏植被。

这类矿坑往往存在地表松散、土壤污染等问题,建设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环境治理和地基加固,成本会明显增加。

研究显示,南美和非洲的废矿坑中,复绿型比例很高,因此这些地区的改造潜力很大。

而在亚洲,尤其是中国,虽然废矿坑总数世界第一,但可直接利用的比例并不高,许多矿坑需要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现实问题。

矿坑的形状不规则,底部可能长时间处于阴影中,降低发电效率,而且偏远矿区的输电线路建设成本也较高。

同时部分矿坑位于生态敏感区,需要环境部门批准,甚至需要进行生态补偿。

光伏项目的回报周期本就较长,如果前期改造投入过高,可能影响投资积极性。

这些因素决定了,虽然废矿坑光伏电站是大势所趋,但必须分批、分类型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2030年前后的“爆发窗口”

那么,这些矿坑光伏电站会在什么时候大规模出现?

答案很可能取决于两个因素——清洁能源技术成本与政策支持。
过去十年,光伏组件的价格已经下降了近90%,储能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到2030年前后,我们有望迎来一个关键的“爆发窗口期”技术成本低到足以覆盖前期矿坑改造投入,投资回报周期缩短,项目将像雨后春笋般涌现。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更重要的是,政策倾向可能会加速这一进程。

对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矿坑光伏不仅是能源项目,更是经济复兴的机会。

以东北的老工业区为例,煤矿、铁矿开采结束后,当地经济陷入低谷,年轻人口外流严重。

如果在这些废矿坑上建设光伏电站,不仅能提供长期稳定的发电收入,还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从施工、设备维护到运维管理,都能带动当地的就业和配套产业发展。

矿坑光伏还有一个天然优势——社会阻力小。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相比征用农田、林地等土地类型,利用废矿坑几乎没有额外的征地矛盾,也不会破坏已有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

这种“废地生金”的模式,很容易获得公众支持。

从全球来看,中国在废矿坑光伏的潜力上占据领先位置,如果能在政策和技术上形成合力,不仅能在国内实现能源结构转型,还可能在光伏技术和工程输出上占领国际市场先机。

届时,中国的废矿坑,或许真的会成为全球能源版图上的一张“王牌”。

西方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连废矿坑,都能变成能源王牌

结语

从废弃到复兴,废矿坑的转型故事,背后折射的是人类利用资源方式的变化。

它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

对于中国来说,这份全球第一的“矿坑存量”,既是过去工业化的印记,也是未来能源竞争的资本。

真正的难题,并不在于我们能不能利用它们,而在于我们能多快、用多好的方式利用它们。2030年前后,可能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节点。

如果我们能抓住这波机会,不仅能源安全有了保障,地方经济和生态修复也能同步推进,让一个个沉睡的“工业伤疤”,变成照亮未来的绿色能源基地。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