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偷华为,被判六年;学华为,年入370亿!国产科技向左走向右走。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1日 22:25 1 admin


白天在华为打卡上班,晚上跑去给小偷尊湃公司写代码。太魔幻了!

今年7月份,上海的一个判决,给华为WiFi技术被偷画上了句号。主角尊湃通讯。创始人前华为21级技术专家张琨,带着13名前华为员工,干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儿,他们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华为投入巨资研发的Wi-Fi 6核心技术,给偷走了。

怎么偷的呢?别说你们不信,我也不信。这些人白天在华为正常上班打卡,晚上跑去给尊湃写代码。

更夸张的是,他们把华为的技术文件截屏,然后压缩成小碎片,一点点往自己的私人邮箱里发。甚至连测试数据,都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去。最后尊湃搞出来的芯片,在40个关键的技术点上,和华为的相似度超过了90%!

偷华为,被判六年;学华为,年入370亿!国产科技向左走向右走。

最后,主犯张琨被判了6年,罚款300万。整个团队加起来,罚款1350万。尊湃公司账上将近一个亿的资金,全被没收。

听起来好像惩罚挺重?但是华为的损失,远远不止这些看得见的数字。为了研发这套Wi-Fi 6技术,华为前后投入了接近9个亿!几乎等于打了水漂。更痛心的是,因为核心技术的泄露,华为在下一代Wi-Fi 7的国际标准谈判桌上,话语权被大大削弱了,被迫做出了让步。

意味着未来每年,华为可能因此少收上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这个损失,是长期的,是战略性的。一个看似“聪明”的捷径,毁掉的不仅是几个人的前途,更可能动摇一个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根基。这个结局,让人扼腕叹息。

然而,同样是华为人出来再创业,另一条路走出来的风景,却完全不同。

朱兴明,1997年加入华为电气,担任产品总监,参与变频器的相关技术研发。

2001年,华为将电气部门卖给老美的艾默生,朱兴明随之进入艾默生。

重点来了啊,2003年,朱兴明怂恿16位有华为背景的同事创办了今天的汇川技术。尊湃的起点是不是和汇川有点像?

因为汇川技术有着浓厚的“华为基因”,在业内素有“电气行业的华为”之称。

朱兴明和他的团队没有走任何“捷径”。他们从最基础的工业变频器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这条路,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他们埋头搞研发,一干就是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足够一个婴儿长大成人,也足够一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偷华为,被判六年;学华为,年入370亿!国产科技向左走向右走。

今天的汇川技术是什么样子?它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伺服系统市场份额,已经稳稳压过了像西门子、安川这样的国际巨头,是当之无愧的国产第一。

我们每天乘坐的电梯,全国超过一半的高楼大厦里面,用的都是汇川技术的电梯控制系统。仅仅去年一年,汇川技术的营收就达到了370亿。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汇川能够提供从电机、电控到电源系统的完整的全栈自研的解决方案。2024年其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约为11%,排名第二,仅次于比亚迪。比亚迪是因为他本身就拥有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出货量,汇川则是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的存在!

例如小米、理想、保时捷、大众的一些车型上都有汇川的技术产品。

汇川,已经成了中国高端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它靠的是什么?就是那二十二年如一日,扎扎实实的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

偷华为,被判六年;学华为,年入370亿!国产科技向左走向右走。

欸,汇川当然不是孤例!

如果我们把目光再放宽一点,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从华为走出来成功创业的前员工,还真不少。而且他们创办的企业,很多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比如深信服科技,它的创始人何朝曦也是华为出身。现在深信服在网络安全领域,尤其是VPN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排第一。更厉害的是,它旗下有七款产品,都入围了全球最权威的IT研究机构Gartner的“魔力象限”。能进入这个象限的,都是被全球市场认可的技术领导者。

再比如郑树生创立的迪普科技,同样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先锋力量。还有在电力电子领域扎下深厚根基的麦格米特。还有百思特咨询,这家公司很有意思,它把华为那一套经过实战检验的、高效的管理方法论和经验,提炼出来,输送给国内其他成长中的民营企业。据说,已经有超过5000家企业接受过百思特的管理咨询服务。

这些华为系的企业,像一颗颗种子,撒向了四面八方,在不同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所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成功的企业,它们的创始人从华为带走的不是像尊湃那样,带走具体的图纸、代码或者客户名单,而是那些看不见的、却更宝贵的东西:是华为那种强大的研发方法论和体系,是如何把技术转化成产品的工程化能力,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那种死磕到底、永不言败的韧性,是追求卓越、对技术有敬畏之心的价值观。

这些东西,才是华为真正的基因。

三先生一直在想用一种植物来比喻华为,最后发现蒲公英最合适。

华为就像一颗巨大的蒲公英。在它成熟、壮大之后,它的种子会借助风的力量,向四面八方广泛地传播出去。

偷华为,被判六年;学华为,年入370亿!国产科技向左走向右走。

这些种子,虽然落在了不同的地方,但是只要环境适宜,就能落地生根,吸收养分,最终长成一株株新的、独立的蒲公英。

这像极了华为前员工创业的过程:他们带着在华为这所实战大学里学到的深厚技术积累、锤炼出的管理理念、以及对行业深刻的认知然后走出去。

华为这个强大的“母体”,为这些“种子”赋予了扎实的基因,强大的技术能力、开阔的全球视野、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对创新的执着。

然后,这些“种子”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努力,在新的领域、新的土壤里独立生长、开枝散叶。它们最终长成的,虽然不再是华为,却延续了华为的某些核心特质,并且各自蓬勃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蒲公英丛。

汇川、深信服、迪普、麦格米特、百思特……它们就是这片蒲公英丛里茁壮成长的植株。

这种“蒲公英效应”,意义远不止于诞生了几个成功的企业。

它实际上构成了华为对整个中国科技产业一种独特而磅礴的贡献力量。

三先生非常喜欢的经济学家黄奇帆先生有过一个非常精辟的观察。他说,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是中国非常稀缺的“生产性服务业链头企业”。

什么意思呢?你看华为,它有二十多万员工,但黄老指出,这些人里,没有一个人需要自己去拧螺丝刀。华为自己并不直接生产芯片、手机、笔记本或者汽车。它采取的是轻资产运行的模式,把这些制造环节,都交给了专业的代工厂合作完成。

华为最大的成本投入是什么?是人才!是研发!它把最核心的资源,都投在了技术的研发、标准的制定、品牌的建设和产业链的整合和扶持上。

华为站在了产业链的最高端,成为了那个产业链的“链头”。

黄老进一步说,如果中国能涌现出五个、十个像华为这样的“链头企业”,那我们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会迈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华为的“蒲公英特质”,就是在身体力行地推动这个愿景。

偷华为,被判六年;学华为,年入370亿!国产科技向左走向右走。

所以,华为在做什么?它不仅仅是在自己研发咱们底层的自主可控的鸿蒙操作系统,突破西方科技霸权对我们国产高端芯片的技术封锁,打造国际领先的AI芯片和智能驾驶技术,构建硬刚英伟达CUDA生态的国产AI生态CANN。这些足够彪炳史册了吧!

同时它还在做一件更基础、更长远的事情:它在构建和扶持整个国产产业链!它用自己的巨大需求和严格标准,推着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代工厂商,一起向上走,向高端升级。

屏幕用京东方替代三星和LG,cmos用斯特威替代索尼。它让这些国产供应商有机会参与到全球最前沿的旗舰产品的制造,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这是对国产基础工业能力的一次次提升和扶持。

而同时,通过这种独特的“蒲公英模式”,让带着华为基因的优秀人才走出去创业,它又在另一个维度上,为国产科技注入了磅礴的动力。这些散出去的“满天星”,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有的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例如如深信服,有的成为核心零部件和高端装备的国产化先锋,例如汇川,有的把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广开来,例如百思特。

他们在不同的点上突破、创新、占据高地,共同编织起一张更强大、更自主、更有韧性的国产科技产业网络。这比华为自己单打独斗所能覆盖的范围,要广阔得多,深远得多。

华为的伟大之处,或者更准确地说,华为最值得尊敬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为创新者提供了尊严落地的可能。

它不仅自己在前沿科技的高地上冲锋陷阵,突破封锁;它还用这种“蒲公英”般的方式,让创新的火种得以保存、传播和燎原。它构建了强大的核心,也滋养了广阔的生态。它证明了,真正的强大,不是垄断,而是赋能;不是封闭,在规则和尊重的前提下的开放;不是掠夺,而是共生。

偷华为,被判六年;学华为,年入370亿!国产科技向左走向右走。

散,是满天星,照亮各自领域的天空;聚,是一团火,点燃国产科技崛起的希望。

汇川、深信服、迪普科技们的成功,和尊湃的惨痛教训,恰好从正反两面印证了这条路的珍贵。如果中国真的能孕育出更多像华为这样,既有强大核心实力,又有开放赋能胸怀的“链头企业”,如果能有更多健康、有生命力的“蒲公英丛”在各个科技领域涌现,那么,我们期待的那片枝繁叶茂、生机无限的“国产科技森林”,就真的不再是梦想,而是可以触摸的近在咫尺的未来。

这就是华为带给我们的,超越其自身产品的,更深远的价值和力量。也是三先生为什么如此喜欢华为的原因。

历史会冠以其“伟大”的称号。

你们说呢?

欢迎关注我。我是@三先生ultra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