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崛起与全球合作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11日 14:15 1 admin

中国网8月11日北京报道 记者 杨佳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后简称大会)热闹程度超乎想象。周末早上9点前,北京市亦庄的大会博览会场馆内已经人潮涌动。

中国机器人企业活力尽显

在大会博览会A馆内的优必选展台,一位韩国的观众指着手机上的型号询问工作人员,哪台机器人是他要找的型号。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崛起与全球合作

展台上有近20台机器人,正在模拟开启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

本届大会上,优必选首次展示了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后简称S2)。

优必选研究院副院长兼人形机器人科学家郑宇告诉记者,与上一代产品S1相比,S2具有两块电池,并且可以自主更换。另外,S2在腰部增加了两个关节,增大了运动范围和幅度。

郑宇告说,S1自去年开始在工厂实训,S2的改进都是针对实训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解决。用户反馈续航能力以及充电耗时的问题,通过换电池功能解决了;腰部的关节可以实现转腰,比用脚转身更快,在工厂拆箱、上料等场景工作效率更高。郑宇透露,目前S2也已经开始在工厂实训。

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有100余款新品首发再创新高。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崛起与全球合作

在博览会C馆,另一款新品吸引了记者的注意,DexCap数据采集系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套设备主要解决机器人上肢外骨骼的数据采集问题。该产品手部有21个自由度,臂部有9个自由度,腰部有5个自由度,此外,产品指尖还配备了5级震动。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这套产品的优势:“与光学动捕相比,关节信息更准确;手部外骨骼与身体外骨骼结合,自由度更高等。”

整机价格大约在10万元,可以适配大部分主流机器人本体机型。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家来自浙江的年轻企业。公司去年1月刚刚注册,3月组建团队,10月产品就开始量产,年底开始交货。工作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已经是第二代产品了。企业的活力可见一斑。

全球产业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崛起与全球合作

大会上的200余家国内外优秀的机器人企业共展出了1500余件展品。

“我这辈子从未在一个地方见过如此多的人形机器人。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如此多的创新正在当下涌现。”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在大会论坛上感叹。

大会另一侧,可容纳上千听众的论坛现场座无虚席,不少观众坐到了过道台阶上聆听专家演讲,精彩之处掌声不断。

论坛中来自欧、美、日、东盟、沙特、喀麦隆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在题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合作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对话中,中外嘉宾一致认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强调了“说易行难”的现状。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副总干事邹刺勇驳斥了“地缘政治背景下,一些国家认为AI发展是一种竞赛,只有一个赢家”的观点。他说,本质上机器人行业是一个多学科的产业,需要学科交叉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还要有政府乃至全球层面的推动。他强调,机器人产业合作才能够创造共赢。

保罗·洛佩斯并非第一次参会,对大会更加熟悉。他表示,来自全球的企业和学者的精彩呈现就是会议的意义,让各方汇聚,促成合作。他说,中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合作中从一个制造大国变成一个创新领导者。他还表示,中国在全球的投资,促进了包括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国家的更多创新,让所有人都受益。

“一些政治敏感度低的地方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合作”,韩国机器人协会的秘书长金宰焕从另一个视角回答了国际合作的问题。他举例说,例如机器人伦理方面。

今年是大会十周年。“我记得,召开第一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时,几乎没有核心零部件或者其他厂家。目前,我们的核心零部件已经在一个展馆集中展示。”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大会时讲述了亲历的变化。

她表示,十年来,大会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促进盛会”“应用推广盛会”“国际合作盛会”。

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崛起与全球合作

大会博览会“明星”企业——宇树的展位经常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特别是在机器人表演环节。

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在论坛上介绍说,格斗机器人用的是最新一代的技术。格斗时机器人动作随机性比较大,机器人每次做一个格斗动作或做一个连续格斗动作,都是由十几到二十个动作形成的一个自由组合序列。另外一个关键点是要有更大的抗冲击能力,因为打比赛或者格斗的时候,外部冲击扰动非常大。

很难想象,宇树科技是在2023年初才开始做人形机器人。王兴兴坦言,当时有客户直接交订金下单。

2025年春晚上机器人的表演让宇树这家企业家喻户晓。王兴兴透露,春晚机器人转手绢和抛手绢这个创意是张艺谋导演提出的。他轻描淡写说,“我们只是帮他技术实现了一下”。

博览会上,除了在展位上的人形机器人之外,还有一些由工作人员“领”着的机器人与观众互动。也难怪很多人误以为宇树科技立足于将机器人用作表演。王兴兴解释说,我们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机器人干活这件事情。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崛起与全球合作

优必选是目前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应用较早,规模较大的企业。七月,刚刚拿下全球最大的单笔人形机器人订单。

郑宇告诉中国网记者,人形机器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工厂应用方面。

他介绍说,目前工厂的布局设计主要为工人服务。通道较窄,大轮式底盘可能无法进入。汽车总装线是移动的,工人需要在总装线下方取零件和工具,并在总装线上进行装配,轮式移动和工作方式可能面临危险。在避免改造工作环境的前提下,人形机器人确实具有优势。

今年大会参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由去年27家跃升到50余家。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理事长张峰表示,前期已布局的企业集中展示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创新产品以及具备落地潜力的解决方案。这些进展共同证明了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商业化进程中的实质性推进。

他预测,未来3到5年将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将率先在成本、效益优化和应用场景闭环、产业生态整合等核心维度实现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预测,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达到万亿规模。

引领机器人走向大众

大会期间,同期举办的机器人消费节(后简称“消费节”)同样火爆。在机器人大世界销售展区,观众需要排队分批进入,才能体验各型机器人产品,煎饼机器人服务、演奏机器人的表演。在这里还能看到首届机器人马拉松赛的获奖“选手”。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崛起与全球合作

走进机器人大世界,一群小朋友正兴奋地围着筠之双足机器人。机器人有一双大眼睛,蹦蹦跳跳惹人喜爱。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定位为家居陪伴场景,预售价格为6999元。据介绍,此次企业参展共带来两款机器人,另一款名为WAKUKU的毛绒类陪伴机器人,能够进行语音对话和动作交互。

“让‘未来科技’触手可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如此介绍消费节。让企业端用户、线下消费用户、线上消费者等,体验机器人及其服务、便捷购买机器人。

他说,消费节是跨越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的催化剂。在消费场景中激发行业需求,降低体验门槛,收集真实反馈。

走进机器人大世界记者观察到,动辄五位数的售价成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与消费者之间的隔离带,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了解机器人和体验机器人服务。展厅里排队最长的队伍是煎饼机器人,人们纷纷想品尝一下机器人制作的美味儿。

记者离开时,会场已经开始清场,陈先生带着孩子正准备离开,他告诉记者今天来得晚了一些。刚刚买的四足机器狗在孩子指挥下前进。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