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融资井喷、大厂抢滩!产融共振催化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11日 17:40 1 admin
融资井喷、大厂抢滩!产融共振催化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

当资本从“看Demo”转向“看量产”“看落地”,人形机器人正迎来产业化的历史性拐点。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聚光灯下,一场由技术与资本共舞的产业变革正在上演。

融资井喷、大厂抢滩!产融共振催化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

本报记者王婧涵、杨洁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总计发生144次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到195亿元,平均单笔融资规模达到1.35亿元。这是资本对具身智能商业化进程加速的集体押注。这场由技术与资本共振掀起的浪潮,正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舞台、零售、工厂和千家万户。

融资井喷、大厂抢滩!产融共振催化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越疆机器人展台上,机器人展示物料分拣操作

关注量产 资本热度攀升

松延动力CFO韩深任深切感受到这几年资本对具身智能关注的变化。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韩深任回忆,2023年大家主要是看Demo、原型机,只要原型机能动起来,就能比较好地拿到融资;到2024年,投资人会从看Demo转向实用的逻辑;而到了2025年,更多开始关注量产,“我们在量产跑通以后,融资也变得越来越顺利”。

记者注意到,松延动力今年上半年连续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次数高达六轮,获得国家级产业基金、顶级战略投资方以及一线财务投资机构等密集加持。据了解,松延动力今年上半年已斩获超2000台的商业化订单,合同总额预计突破1亿元。

韩深任介绍,公司主要聚焦教育、科研、文旅、商演4个场景的应用落地,从6月份跑通量产以后,交付能力持续提升。

事实上,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融资节奏明显加快,多家企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宇树科技等企业的上市计划也提上日程。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具身智能领域融资频次与融资规模均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同时单个项目的融资金额水涨船高,亿元级融资成为常态。上半年,有超44起融资超过1亿元,其中9起融资金额超5亿元。这意味着资本开始押注“有望进入产业化”的核心玩家,筛选门槛明显抬高。

具身智能赛道的融资热度延续至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8月10日下午,智友·雅瑞科创平台创业导师、投资合伙人安冉主持的投资人圆桌已经开始,刚结束另外一场创业项目交流的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姗姗来迟。安冉笑称,今年机器人大会,投资人们可能更忙,忙着见络绎不绝的创业者。

这两年具身智能的技术在发生变化,投资人对具身智能的投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纪海泉认为,虽然技术路线的分歧依然还在,但关键是看谁能先量产、谁能先落地。

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介绍,去年整个具身智能的赛道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热,因此首程资本去年主要布局机器人本体以及具身智能领域的链主企业,而今年主要会往上游看关键零部件、往下游看场景应用。他的判断是,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会在1万台以上,超过千台的企业估计会有5-6家。

锦秋基金合伙人臧天宇也有类似判断。“我们测算下来,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大概在1万台,更多应用在科研场景,2027年有望到10万台,核心主要是看具身智能的能力进展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能打开边界,如果进展迅速,很快就可以到十万台、百万台的量级。”

卡位布局 大厂全力押注

讨论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互联网大厂的大手笔不容忽视。

短短三个月投资了帕西尼、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6家具身智能公司的京东,今年直接拿下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席位,在机器人赛道的存在感陡然上升。京东展位陈列了形态各异的智能机器人,加深“买机器人上京东”的品牌感知。同时,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宣布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超百亿元资源,三年内助力100个智能机器人品牌成交额破10亿元、带领智能机器人走进超百万个终端场景。

融资井喷、大厂抢滩!产融共振催化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帕西尼展示的机器人产品,具有可折叠的下肢

不止京东,腾讯、美团、字节、蚂蚁等互联网大厂,正加速在具身智能领域卡位布局。

今年以来,腾讯已投资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至少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早前投资了乐聚和优必选。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腾讯推出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钛螺丝),包含三层核心模型及云端服务层,为机器人厂商提供包括基础模型、场景数据采集、训练仿真、真机部署等模块化能力。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具身智能本身需要非常大的投入,我们想把自己的一部分能力,例如具身智能软件的能力变成平台化的东西开放出来,希望能够让整个行业发展得更快、更健康。”

融资井喷、大厂抢滩!产融共振催化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乐聚机器人“夸父”展示取料操作

美团自2020年切入机器人领域投资,已投资超过10家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企业,包括久识、高仙机器人、普渡机器人、未来机器人、非夕科技、银河通用、它石智航、宇树科技、自变量机器人、星海图等。

美团副总裁、美团机器人研究院理事长毛一年表示,未来,美团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保持对全球顶尖团队的即时关注与初筛,不错过任何一家优秀的具身智能赛道创业公司。

毛一年认为,过去几十年,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都带来一个新的领域、新的赛道。2020年至今的AI浪潮,推动具身智能大模型快速发展。

“机器人商业化,需要同时找到成本、效率、泛化能力的平衡点,生产与市场匹配的产品。”毛一年介绍,投资具身智能公司,契合美团的本地生活平台特点。美团连接“用户-商家-运力”三大主体,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将帮助美团重构三者关系,并创造价值增量。用户端,预计未来具身智能将进入千家万户,带来新的服务供给方式,并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商家端,在分拣、扫描等环节引入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人机协作,改善人工工作环境并提高工作效率;运力端,从无人车到无人机,再到末端配送机器人,覆盖取货、分拣、配送全流程,优化配送效率。

各方投资热情高涨,无疑助推具身智能创业企业估值水涨船高。朱方文坦言:“从去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始,整个赛道非常火爆,非常多的资本涌入,很多项目估值被抬得很高。但从长期的维度来看,如果这是个万亿级的赛道,有可能会出现千亿甚至万亿市值的公司,就看大家是不是有信心。我们判断,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周期,价值和价格终究会逐渐实现统一。”

产融协作 技术与应用共振

大厂也好,机构也好,“出钱”之外,很多时候也提供技术迭代的场景,帮助技术快速验证与落地。

银河通用就是典型。作为银河通用最大的外部股东,美团推动银河通用的轮式机器人进入无人药店。毛一年说,他和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在一次见面时,敲定了24小时无人药店的场景。随后,毛一年把需求对接给美团的相关业务线。

毛一年表示,机器人到无人药店“上岗”具有明确现实需求:如果用户在夜间突发疾病,需要买药怎么办?总得有人从货架上取药、打包,然后再将药品封装好送出。在药房内部,取货、打包这类工作可以由机器人完成。

王鹤介绍,银河通用的轮式人形机器人已在北京超10家无人药店“上岗”,今年内将推广至北京、上海、深圳的100家药店,可识别抓取5000款药品SKU,机器人根据用户下单要求取下药品并投入专门的打包机,配送骑手输入密码即可从货柜取货。得益于市场化推进与产品迭代路线并行的战略,银河通用备受资本青睐。王鹤表示,成立短短2年多,银河通用已经累计获得超24亿元融资,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不只是投资,首程资本合伙人李青阳介绍,首程资本先后成立了机器人产业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通过代理销售、融资、租赁等服务,帮助企业找场景、帮助产品找落地。

据介绍,首程资本是首程控股旗下产业投资平台,管理资金规模超过300亿元,同时也是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的主要管理方之一,2024年至今投资了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在内接近20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

虽然具身智能赛道很热,但并非所有初创团队都能顺利融到钱。王晟告诉记者,目前资金主要涌向头部明星公司,腰部以下的团队融资并不容易。他建议创业者,在当前整个具身智能下游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首先要有非常强的融资能力,融资能力仍然是未来几年最大的一个考验;其次,在技术没有完全收敛的时候,要能把钱适度地留住,避免在错误的方向越跑越远;第三,团队本身要有灵活性,要能把握住不断变化的产业需求和机会。

无限基金SEE Fund管理合伙人马麟认为,具身智能企业在关注落地场景时不应以“替代人类”为逻辑,更应聚焦“超人场景”,即人类不能做或不愿意做的事,以及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的领域,如危险场景作业、教育陪伴等。此外,他提醒初创企业,要避免跟跑式创新,应寻找全新领域横向拓展,而非在已有赛道与巨头竞争。

像很多人一样,马麟为赶上这样一波浪潮感到兴奋。“我们看到一批人,投资人、创业者、科研人员,大家怀揣着把AI能力从虚拟空间带到物理世界的梦想,希望能一起合力让技术真正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他认为,中国市场为具身智能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培养皿”,具备供应链与人才优势,同时广阔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也为具身智能应用提供了落地场景。“我们相信最终在中国会产生非常多伟大的机器人公司。”

(图片拍摄 本报记者郑萃颖)

融资井喷、大厂抢滩!产融共振催化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