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雪贝 | 被英特尔选中的人遇到麻烦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0日 20:36 1 admin
雪贝 | 被英特尔选中的人遇到麻烦

这是 雪贝财经第 394篇原创文章

作者:栖迟

选择一位 华裔 来领导美国科技界最具权力的公司之一,这种事情极为罕见 , 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 。在硅谷的 权力版图中 ,长期以来都是西方面孔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印度裔精英也 已占据一席之地 ,但华人高管却 少之又少 。

因此,当英特尔公司于2025年3月宣布由马来西亚出生的华裔高管陈立武(Lip-Bu Tan)担任首席执行官时,这一决定掀起波澜。陈立武是英特尔公司创办至今57年历史上首位华裔CEO。当下正是这家公司面临生存危机之际,他的头号任务是扭转这一巨头的命运。

但是,短短5个月之后,8月7日,美国现任总统川普突然强硬要求陈立武必须立即辞职,原因是陈过去与中国的商业往来。这让英特尔的危局重新陷入巨大的不确定。

壹:坠落

在过去5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英特尔是半导体行业的王者。1968年,由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创立的英特尔,是个人电脑到数据中心的芯片霸主,英特尔凭借其x86架构和制造能力,定义了计算时代的标准。到2000年代初,英特尔在CPU市场占据超过80%的份额。

然而,在过去短短十年中,英特尔的霸主地位逐渐动摇。战略失误、技术延迟、制造延滞以及未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剧变,使其一步步走向衰落。

人工智能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半导体行业的格局。虽然英特尔的核心产品CPU仍然至关重要,但AI的计算需求将焦点转向了图形处理单元(GPU)和专用加速器。在黄仁勋的领导下,英伟达公司抓住了这一趋势,将GPU从游戏硬件转变为AI训练和推理的主力军。

到2025年,英伟达的市值已飙升至4万亿美元以上,而英特尔的市值在2024年暴跌近60%后,如今已不足900亿美元。AMD在苏姿丰(Lisa Su)的带领下也后来居上,凭借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性能,在PC和数据中心市场蚕食了英特尔的份额。同时,高通和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制造商在移动设备和云计算市场崛起,进一步削弱了英特尔的地位。

英特尔的困境还因内部问题而加剧。在前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的领导下,公司推行了雄心勃勃的“IDM 2.0”战略,试图通过大力投资先进制程工艺和扩展代工业务,重夺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2021年至2024年间,英特尔在美欧新建芯片工厂投入了900亿美元,但这些投资使公司财务不堪重负,导致2024年净亏损188亿美元,这是公司自1986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制造工艺的延迟同样困扰着英特尔的7纳米和4纳米进程,使其远远落后于台积电公司。旗舰服务器芯片Sapphire Rapids多次推迟发布,让AMD的EPYC处理器抢占了市场。

在外部,英特尔难以适应AI工作负载驱动的市场。尽管英伟达的GPU成为AI训练的金标准,英特尔的Gaudi加速器却未能获得显著市场份额。公司曾经的王牌PC业务也因全球需求波动和苹果转向自研ARM芯片而受挫。

英特尔长期以工程卓越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被批评为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难以满足市场对多样化、软件驱动解决方案的需求。

到2024年底,英特尔正处于十字路口。基辛格因与董事会关于转型速度的分歧而突然离职,公司陷入临时领导的真空。董事会对基辛格的果断撤换反映了对投资回报缓慢的不满。

英特尔需要一位不仅能稳定财务状况,还能恢复技术优势并重建客户和投资者信心的领导者。

于是,陈立武登场。

贰:他是谁?

“陈立武”这个名字可能并不如比尔·盖茨或史蒂夫·乔布斯那样家喻户晓。但对于美国硅谷的半导体圈而言,他是一个备受尊敬且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195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麻坡一个华裔家庭,在新加坡长大,从南洋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赴麻省理工学院(MIT)完成核工程硕士学位。1979年三里岛核泄露事故后,核工业前景黯淡,陈立武转而攻读商业,获得旧金山大学MBA学位。

这种技术专长与商业洞察力的结合,定义了他的职业生涯,使他在科技界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

陈立武的职业生涯始于1980年代,在EDS Nuclear和Echo Energy担任职务,但他在风险投资和企业高管领域的成就才真正奠定了他的声誉。1987年,他创立了以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命名的风险投资公司Walden International,展现出了他开拓独特道路的哲学。

在他的领导下,Walden International的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20亿美元,投资了包括中芯国际(SMIC)和Ambarella在内的500多家科技初创公司。

陈立武在汽车电子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远见,使他被誉为“芯片创投教父”。

他最为人熟知的成就是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先企业Cadence Design Systems担任首席执行官。从2009年到2021年,陈立武带领Cadence实现惊人逆转。

在陈立武接手时,Cadence增长停滞,深受销售驱动文化的困扰。陈立武将公司重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推动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促进芯片设计软件的创新。在他的领导下,Cadence收入翻倍,运营利润率扩大,股价飙升超过32倍。他将技术专长与战略眼光相结合,使Cadence成为半导体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为英伟达和台积电等客户提供支持。

陈立武的影响不仅限于企业成功。他以广泛的半导体行业人脉网络闻名,英特尔首席财务官戴维·津斯纳(David Zinsner)称其为“独一无二”。他在施耐德电气和Credo Technology等公司董事会的任职,以及在Walden International的角色,为他建立了与芯片设计公司、代工厂和客户的深厚关系。

陈立武同样展现了慧眼识才的能力。例如,他提拔约翰·沃尔(John Wall)为Cadence首席财务官,体现了他打造高绩效团队的信念。他在2015年预测汽车电子和AI崛起的战略眼光,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远见卓识领导者的地位。

然而,陈立武通往英特尔掌舵者的道路并非没有争议。他于2022年加入英特尔董事会,但在2024年8月因与基辛格及董事会在重组速度,特别是精简中层管理的分歧而辞职。

仅数月后,他又以CEO身份回归,表明董事会认为他的愿景对英特尔的生存至关重要。

但是,据WSJ披露,在他担任CEO后,几乎是立刻就与英特尔董事长弗兰克·耶里(Frank Yeary)产生分歧,焦点在于该公司到底是应继续为自己和客户制造芯片,还是退出制造业务。

陈立武认为,代工业务对英特尔的成功至关重要,但董事长持相反观点。

叁:危局

英特尔的未来取决于陈立武能否实现多方面的逆转:恢复技术领先地位、重塑财务健康并重新定义公司在AI驱动世界中的角色。正如他在2025年4月致员工的信中所写:

“英特尔的未来由我们塑造,但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

英特尔选择陈立武担任CEO,在于必要性与机遇。65岁的他打破了英特尔CEO通常在该年龄退休的传统,显示董事会更看重经验而非惯例。他被选中可归因于三个关键因素:久经考验的成功记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以及在半导体行业复杂地缘政治与经济环境中导航的能力。

首先,陈立武在Cadence的成功证明了他有能力复兴一家陷入困境的科技公司。

英特尔面临的挑战:落后的制程技术、财务压力和市场领导地位的丧失。这些与2009年的Cadence如出一辙。陈立武在Cadence的策略,包括精简管理、推动创新和使产品贴合客户需求,为英特尔的复苏提供了蓝图。他在2025年4月致员工的备忘录中概述了精简运营、裁员15%并聚焦工程卓越的计划,与他在Cadence的改革如出一辙。

其次,陈立武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弥补了英特尔的一大弱点。相较于竞争对手,英特尔的企业文化被批评为过于内向,优先考虑工程而非市场需求。陈立武在Cadence的经验,将公司从供应商转变为合作伙伴的模式,直接适用于英特尔。他在2025年3月的演讲中强调,通过采用行业标准EDA工具和优化设计以提高性能和良率,重建与代工客户的信任。他对“软件2.0”,利用AI驱动设计加速芯片开发的承诺,使英特尔在AI驱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陈立武的全球视野和行业人脉使他成为应对半导体行业复杂性的理想人选。中美科技竞争加剧、英特尔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及其代工雄心,需要一位具备地缘政治敏锐度的领导者。

陈立武通过Walden International投资中国企业(如中芯国际)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他2024年从英特尔董事会的辞职也归因于战略分歧,而非安全问题。

相反,他连接亚洲与西方市场的能力,以及与台积电、英伟达等关键企业的关系,使他能够吸引主要代工客户并稳定英特尔供应链。

陈立武的任命还具有象征意义。作为英特尔首位华裔CEO,他与英伟达的黄仁勋、AMD的苏姿丰和博通的陈福阳(Hock Tan)一起,成为硅谷半导体巨头中的华裔领导者。这反映了亚洲人才在全球化行业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挑战了历史上限制此类代表的“玻璃天花板”。

当然,陈立武面临的挑战艰巨。在财务上,英特尔必须平衡2025年18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同时在2025年第一季度80亿美元亏损后恢复盈利。

在技术上,陈立武需加速18A和14A制程的开发,同时打造能与英伟达抗衡的AI芯片。他决定重启同时多线程(SMT)技术并任命萨钦·卡蒂(Sachin Katti)为首席技术官兼首席AI官,表明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但成功尚无保证。

在企业文化方面,陈立武推动更扁平化、以工程为中心的组织,旨在打破英特尔的官僚惰性。他在2025年4月的备忘录中强调“打破组织复杂性”并赋予技术团队权力,这与他在Cadence的策略一致。

然而,裁员和重组引发了员工的不安,陈立武必须在推动变革的同时维持士气。

在外部,陈立武需应对地缘政治逆风。英特尔2024年在中国的30亿美元投资,以及美国政府对国内制造的补贴,引发了包括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内的批评,这可能是特朗普要求陈立武的真正原因。

雪贝财经 组建了已拥有超过两千名组员的社群,他们主要来自于地产公司、金融机构、一线互联网公司,以及FA机构。如果你希望获取所有专供独家信息,并与这些来自于金融、地产投资、科技领域的高净值人群交流,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星球”。

往期阅读

雪贝 | 被英特尔选中的人遇到麻烦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