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一键生成“千军万马”,AI“短剧新世界”已至?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10日 09:01 1 admin

今年以来,国内AI短剧迎来新一轮密集上线,引发观众热议。

近日,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收官,全网曝光量超13.7亿次,全球总播放量达1.97亿次。连更20多集的AI短剧《九尾狐男妖爱上我》播放量已超过1.8亿次。7月16日,AI动态漫短剧《金榜题名之我靠系统大展宏图》也在全网上线。

一键生成“千军万马”,“AI+微短剧”带来了影视生产模式的大变革。AI“短剧新世界”是否已至?

一键生成“千军万马”,AI“短剧新世界”已至?

视觉中国供图

AI短剧网络狂欢

“居然在仙侠剧里开起了挖掘机。”近日,AI短剧《九尾狐男妖爱上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从5月下旬上线至今,这部打着“内容由AI生成”标签的短剧,已经连更20多集,仅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就超过1.8亿次。

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随着Sora、即梦AI、可灵AI等视频生成大模型上线,关于AI短剧的试水一波接着一波袭来。

近日,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异类Outliers团队制作的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正式收官。据可灵AI披露的数据,该剧全网曝光量超13.7亿次,全球总播放量达1.97亿次。7月16日,时刻互动首部AI动漫短剧《金榜题名之我靠系统大展宏图》在全网上线。

引人注意的是,今年2月,国内首部付费AI短剧《兴安岭诡事》上线,标志着AI短剧商业化的开端。一时间,平台参投、流量分账等激励措施,将这一赛道“炒”得火热。

已有大厂布局AI短剧赛道。掌阅科技在5月机构调研时透露,正布局AI短剧领域,以积累制作经验、完善供应链,并尝试打通AI短剧的商业化通道。快手今年4月官宣了创作者孵化计划、AI短剧创作大赛等多项扶持活动。抖音也和旗下AI创作平台即梦AI推出了“AIGC短剧联合招募计划”,为优质项目提供单部短剧最高500万元投资。

在火爆的短剧赛道,AI短剧正成为一个独特的分支领域。有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AI短剧的井喷。

资本市场也表现出对AI短剧的热情。自去年起,至少已有四笔与AI短剧密切相关的融资发生,总金额突破亿元。其中,百度领投AI短剧创作公司井英科技的消息颇受业界关注,后者迅速推出面向海外的AI短剧App“Reel.AI”。

一键生成“千军万马”,AI“短剧新世界”已至?

视觉中国供图

AI重构微短剧产业

周期压缩、效率提升、成本降低,“AI+微短剧”带来影视生产模式的大变革。中泰证券研报认为,AI正在深刻改变短剧行业的创作生态和发展格局。

YY CEO李乐表示,借助AIGC技术进行短剧的创作和制作,是目前行业的最新潮流方向。AIGC不仅可以大幅提升短剧的编剧和拍摄效率,还能通过特效技术极大提升短剧的视觉效果。

和传统短剧相比,AI短剧制作周期压缩、成本大幅下降。时刻互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技术与制作周期上,AI转绘技术使制作周期从传统动画3个月压缩至1个月,成本降低70%至90%,可以大幅提升制作效率与产能。内容创新方面,可以突破真人拍摄场景与特效限制,轻松呈现科幻、玄幻等题材,同一剧本可开发真人剧、动漫等多元形态,深挖IP价值。

AI技术的提升将推动AI短剧爆发式增长。今年4月,快手可灵AI 2.0迭代时发布全新交互理念Multi-modal Visual Language(MVL),让用户能够结合图像参考、视频片段等多模态信息,将脑海中包含身份、外观、风格、场景、动作、表情、运镜在内的多维度复杂创意直接高效地传达给AI。对于AI短剧而言,技术升级带来的创作便利性将开启创作自由的新高峰。

在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对AI短剧的鼓励不再停留于概念,而是拿出真金白银的支持,全方位助力产业升级。例如,上海鼓励AI赋能内容创作,单剧最高可获100万元资金;江苏常州对运用AIGC等新技术开展创作的企业,最高扶持100万元;四川成都对影视科技创新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投资额达一定标准的给予资助,最高500万元;福建泉州、厦门对AI影视科技项目给予200万到500万元不等的财政支持;吉林长春对符合影视拍摄数字化项目条件的企业给予190万元补助。

一键生成“千军万马”,AI“短剧新世界”已至?

视觉中国供图

仍然面临多种挑战

尽管AIGC技术为短剧制作带来了降本增效的可能性,但当前AI短剧仍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用户接受度较低等多重挑战。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在实际应用中,大模型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高。当前AI生成的特效场景仍存在“塑料质感”,难以满足人类对真实性的审美期待。

在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亚太传播中心原总编辑王众一看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要素融入微短剧创作,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视觉呈现水平,但可能导致原创性缺失、创作模式化,产生的内容缺乏深度与情感共鸣。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AI短剧仍处于技术成熟度不足的前期发展阶段,常常出现人物表情僵硬、口型与台词错位等问题,内容碎片化也导致逻辑连贯性缺失。在《新世界加载中》的弹幕中,不少用户反馈剧中存在画面拼接感过重及人物表情失真等技术瑕疵。也有网友吐槽《九尾狐男妖爱上我》,认为九尾狐的九根尾巴像鸡毛掸子,部分场景出现抽动、不稳定的情况,另外,主角的长相前后不统一等。

商业化层面同样面临挑战。由于尚未出现现象级作品,多数AI短剧作品仍依赖平台托底,未完全具备盈利能力。此外,当前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模糊不清,训练数据可能涉及未经授权的作品,也为商业化带来了不确定性。

未来,AI能否成为加速短剧行业发展的新动能?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AI应该是短剧创作的工具和补充,而不是完全替代人类创意,让影视作品成为单纯的工业化产品。AI短剧要想真正“出圈”,还要在创新题材、升级品质方面多下功夫。

王众一则表示:“未来AI在微短剧创作中的应用将更广泛,关键在于平衡技术与原创。需警惕‘为量产而量产’,守住情感深度,让技术赋能而非替代创造力。”

张丽娅 整理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