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财经-HUANSHICAIJING-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日在北京举办,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亮相。今年以来,中国国产机器人大规模集体亮...
2025-08-08 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担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的任务。该基地以“聚焦临床科研、破解行业痛点、构建生态标杆”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打造覆盖“研发-测试-验证-应用”全链条的创新支撑平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医院供图
近年来,AI正加速赋能医疗健康领域,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不过,在临床科研应用层面仍存在一些瓶颈: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孤岛”现象,制约模型优化;关键设备与标准体系自主化程度不足;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实验室成果难以对接临床需求,在重大疾病精准诊疗等环节亟待突破。
8月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了解到,上述基地建设将重点围绕五大核心能力展开:
一是建设国产化算力支撑平台,通过自建微调/推理算力集群,严格保障隐私数据“不出域”,为安全高效的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打造全链条模型服务体系,以国产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和AI框架为底座,构建涵盖模型工程、Agent(智能体)工程、AI资产管理在内的全流程服务能力。
三是构建可信数据空间,依托上海市卫生健康数据大平台,整合医疗、医保、医药及专病数据资源,提供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与管理服务。
四是开发开放工具链,打造模块化应用开发组件,提升医疗多智能体系统构建效率,并向行业生态开放共享。
五是建立立体化安全体系,形成覆盖数据安全、模型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的综合运维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创新技术在真实场景中落地合规可控、安全可靠。
在具体应用层面,该基地将面向医学科研、智能诊疗能力提升,智能医疗器械开发,智能医用机器人研发等方向,落地不少于49个特色应用场景,并发布超过10项配套标准规范。这些创新技术有望提升诊断精准度和效率,使医务人员能够更专注于复杂病例的攻关和治疗方案的优化。同时,患者也将受益于更高效的诊断流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从诊前咨询到术后随访的全流程优化服务。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李佳蔚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文章
环时财经-HUANSHICAIJING-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日在北京举办,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亮相。今年以来,中国国产机器人大规模集体亮...
2025-08-08 0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NASA的欧罗巴快船探测器在飞越火星期间成功完成了关键雷达测试,为探索木卫二冰层下潜在的生命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次测试验证了R...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烽火实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基于超短波基站与4G路由组网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西万立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地缸酒醅尾料清理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120440664A,...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确定语音回落小区的方法、...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协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管材端面壁厚测量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204450...
2025-08-08 0
当"携号转网"从纸面承诺化为现实便利,普通用户本以为将迎来更自由的选择空间。然而,电信巨头中国移动近日却公开表示,这项旨在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政策...
2025-08-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