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8月8日丨凌云光(688400.SH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2005年开始打造自主的AI算法平台,至今已迭代至6.4版本,覆盖公司的机器视...
2025-08-09 0
环时财经
-HUANSHICAIJING-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日在北京举办,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亮相。今年以来,中国国产机器人大规模集体亮相,掀起了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轮发展高潮。长期关注中美人形机器人的美国东北大学教授李向明,曾是中国国内首届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美国经历了早期IBM大型机转变成微机的过程,也曾亲历移动通信黄金时代,主导推出世界上第一台触摸屏Linux智能手机摩托罗拉A760。李向明一直处于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融合技术研究前沿,最近刚出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一书中,他通过40多个小故事,向读者展示了未来10年至30年,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养老、医疗等多个场景参与人类生活的情形。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他将思维拉回到30多年前,从实验室机器人讲起,对中美人形机器人产业做了深刻对比。
位于北京的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 8月8日正式营业,已有众多参观者近日前去打卡。(IC photo)
中美相当于踩在日本肩膀上
环球时报:上个月在上海落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美国特斯拉将自己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带到展台,很多专业人士对中美人形机器人的诸多细节进行了对比。您如何看待中美两国人形机器人目前的发展水平?
李向明:我的判断是,今年是人形机器人元年,机器人产业刚刚开始,很难说美国或者中国谁更领先。现在是发令枪响,大家都处于刚起步状态,但毫无疑问,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美国在传统机器人领域深耕30多年:在机器人实体上,有传统汽车制造等为基础;在机器人大脑上,美国在人工神经网络等方面领先全球,加之算力充足,优势明显。但是中国也不示弱,DeepSeek照样能够解决问题。中国也是制造大国,在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上,包括机械、电子、生物材料等部分,到目前为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前10年,人形机器人还待在实验室,没有大脑能够作独立决策,因此也没能在市场普及。最近几年,大模型发生质的跃迁,人形机器人发展轨迹发生重大突破,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但在美国,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还很保守,如果一个人形机器人进入到普通家庭中,很多美国人首先担心会影响自己的私密空间。但中国不同,市场广阔且欢迎新技术,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形机器人在中国发展未来可能更快一些。
环球时报:摩根士丹利近日公布了人形机器人“Humanoid 100”榜单,中国有35家,日本公司连名字都没有出现。日本人形机器人产业起步很早,为什么现在在机器人领域看起来默默无闻?
李向明:中美两国处于人形机器人领先地位,实际上要感谢前期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的日本,中美相当于踩在日本的肩膀上发展人形机器人。
早在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就研发出第一台以双脚走路的仿人机器人。以加藤一郎为首,日本开始了仿人机器人的研究。本田、丰田以及众多日本小企业都涉足过人形机器人领域,包括机器人身体关节、电机、机器人运动学、步态管理等方面,日本曾打下很好的基础。但随着日本工业方向转向,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在日本确实已经不复当年。
美国AI巨头正忙于“神仙打架”
环球时报: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预计将于今年推出、明年量产,5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的目标。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数千台“擎天柱”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中投入使用。您在参观特斯拉工厂时,机器人在工厂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
李向明:今年4月,我去特斯拉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参观,“擎天柱”已经开始在车尾装配、电池安装以及检测等环节参与工作。马斯克想要把“擎天柱”带往火星,因此“擎天柱”在特斯拉工厂的工作,就是测试机器人的大脑和肢体协调程度。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我认为“擎天柱”是“领头羊”,手指灵活度等关键指标领先很多厂家。
特斯拉也是美国少数能把大模型和实体结合得很好的企业,这源自其天然的优势:巨大的算力、充足的资金、自研的电池技术、顶尖的AI人才等,但目前特斯拉机器人的量产还需要中国,因为百分之八九十的供应链仍在中国。
环球时报:美国国内其他企业目前对于人形机器人研究处于什么水平?
李向明:包括谷歌、微软等美国AI巨头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AI的神经网络研究上,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想尽快冲刺到AGI(通用人工智能,能够学习并执行人或其他动物所能完成的智力任务——编者注)这一终极目标,获得AI领域的霸主地位。要达到这一目标,普遍认为可能还要两三年时间,并且剩下这最后20%的研发路程,进步也会越来越慢。
而这两三年的时间,是中国企业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国可能无法很快在算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将DeepSeek等成熟大模型布局到机器人实体上,会产生很好效果。目前美国AI巨头还在“神仙打架”,中国应尽快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做得更精密,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据我了解,深圳优必选、杭州宇树科技等中国机器人企业,目前都在做大量创新,因此中国在这一领域目前具备一定领先优势。
至少20年,
人形机器人才能走进普通家庭
环球时报:您在书中称,人形机器人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冲击,制造业强国将失去优势。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
李向明:人形机器人几乎是零成本工作,今天人们需要的衣服、鞋子等就不用跑到低成本的国家去生产,只要在城市周围建立机器人工厂就可以开工。可以想象,今后这种工厂肯定要到离消费者很近的城市中设立,自动化、无人化、定制化将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也很可能对现有的全球贸易体系形成冲击。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最关键的还是要打造人形机器人高精产业链,一旦形成,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将不可替代。但留给中国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最难得的是最近两三年的空窗期,美国企业目前还在追求AGI的霸主地位,腾不出手拓展市场应用,而中国则可以下大力气发展市场应用。
环球时报:人形机器人要想走入普通家庭,还需要多长时间?
李向明:未来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我认为将是一个模块化的产业链。如果你想给家人配一个人形机器人,就可以在机器人专卖店,详细选择机器人的外观、语言、技能等配置,专卖店根据你的需求向工厂下订单。3天后,你的人形机器人就会被运到你的家中。
就像今天的苹果iPhone一样,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也将集成中国制造的大量零部件。而人形机器人要做成今天的iPhone或小米手机,我判断,至少需要20年时间。
来源 | 环球时报
审核 | 杨沙沙
编辑 | 肖震冬
校对 | 王冬
相关文章
格隆汇8月8日丨凌云光(688400.SH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2005年开始打造自主的AI算法平台,至今已迭代至6.4版本,覆盖公司的机器视...
2025-08-09 0
人民财讯8月8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擎鼎具身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
2025-08-09 0
天眼查显示,近日,埃尔法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孙鹏,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深圳前海国金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国银中金基...
2025-08-09 0
每经北京8月8日电(记者王郁彪)“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今日在北京开幕。京东作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亮相,并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
2025-08-09 0
8月7日13时,河南省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并启动三级防汛应急响应。强降雨导致中原区局部地区降雨量超100毫米,部分道路短时间内积水严重,对...
2025-08-09 0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开幕。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携天工、天轶系列全新2.0产品矩阵亮...
2025-08-09 0
【周四,苹果遭美国德克萨斯州Fintiv公司起诉,被指控窃取技术创建Apple Pay】周四,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名为Fintiv的公司对苹果提起诉讼,...
2025-08-09 0
8月6日,在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圆满完成,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试验期间,记者...
2025-08-0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