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发展的宏观视角切入其起源、哲学基础和技术发展,从达特茅斯会议讲到深度学习的复兴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重点阐释了我们用来理解未来世界的四...
2025-08-08 0
人形机器人已然进入比拼订单落地阶段?今年以来,智元机器人出货量就“捷报频传”,截至一季度,智元机器人出货量超800台,第1000台通用机器人已于1月下线。
“我们进入到商业化集中交付阶段,今年预计会有几千台出货。”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近日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公司联合创始人“稚晖君”彭志辉曾在华为研发昇腾AI芯片和算法,董事长兼CEO邓泰华曾任华为高级副总裁及计算产品线总裁。就在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闪电”入股上纬新材,以迅雷之势进科创板,一场“具身智能第一股”的卡位赛悄然打响。
受访者 供图
拿下最大单笔订单
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共同中标中国移动旗下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1.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这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一个实质动作。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迄今公开的最大单笔采购项目诞生。
姚卯青透露,将定制双足人形机器人,并派送到运营商门店、营业厅做接待、讲解等交互工作。接下来,还将继续拓展人形机器人在酒店、银行等服务接待的场景。
“下半年我们会真正进入到‘交卷’阶段。”姚卯青说,就目前来看,无论是进厂打工或者家居,人形机器人主要还是Demo(样本),很难说到底谁的能力更强,最主要的检验方式就是实战,一些头部公司会慢慢跑出来,并且产生比较高的营收。
尽管人形机器人迎来“百机大战”。在姚卯青看来,会有一些同质化的,但市场蛋糕足够大,头部的几家企业都有机会。
身处热门赛道,智元机器人吸引着投资者重金押注,同时也加大对外投资,用投、融资打通产业链。
一方面,智元机器人不断对上游供应链投资,如传感器、关节等等,另一方面,也会引入投资方和场景方,如汽车、3C电子等,围绕上下游展开紧密协同:上游供应链企业的部件导入到智元整机中,下游供应链企业则开放场景,与智元一起共建和完成交付。
还需与用户共创
根据预测,智元机器人今年出货量将达到几千台。作为一项新兴事物,眼下交付还面临着供应链的“闯关”。
“上游的关节、减速器等,要达到较大产能并保证产品一致性,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提升。”姚卯青说,这些供应商总体偏中小型企业,过去是一些机电领域的玩家跃跃欲试,好在,如今一些生态企业也在加速入局,他们看到这是继汽车之后一个更大的机会。
尤其是部分车企的入局,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此前,智元的部分设备已进驻奇瑞汽车4S店试运行。姚卯青回忆,4S店几乎是按车企的标准来验收,“整个过程确实很难受,花了很长时间才到高标准交付,一旦迈过这个坎之后,对我们来说也是巨大的蜕变”。
受访者 供图
这与很多用户印象中的人形机器人截然不同:在不少人来看,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产品,直接插上电就可以使用。姚卯青纠正道:其实机器人的使用,也是一件双向奔赴的事情。
机器人要精准理解世界,就需要海量涵盖各类场景、各种情况的数据用于模型训练,甚至需要配合部分生产线进行改造,以便更好让机器人接入进来,这是一个共创的过程,很少有机器人能直接拿来就用。
除了开放式的数据采集,比如来自家居、实验室等场景,一些真实应用场景的数据采集,也需要客户愿意开放。也有一些企业主动提出采集一些数据,如机器人将碗放进洗碗机、将衣服丢进洗衣机。“我们收到越来越多这样的专业化需求,和客户一起沉淀这些数据,这是我们最宝贵的数据资产。”姚卯青说。
不过,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格式五花八门。这也会影响机器人的活动。大模型说错话,用户一笑了之;机器人摔一跤,可能就是几十万的损失。
受访者 供图
在姚卯青看来,标准化是产业规模化的前提。就在近日,智元机器人发布“智元灵渠OS”开源计划。作为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其实现从底层硬件驱动到上层智能服务的全链路打通,对具身智能行业迈入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将加速机器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是取代自动化
在加入智元之前,姚卯青就曾在蔚来等车企就职。在他看来,从技术和商业化角度而言,具身智能所处的当前产业阶段与2015年前的智驾非常相似——大量的新角色进入,同时,技术还在不断进化。
人形机器人领域,活跃着一批车企的身影。姚卯青对此分析,车企在供应链管理、智造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在智驾上积累比较深,但因为不是其主业,不一定会像机器人企业那样专注,反而从报表来看,会出现因研发费用导致的亏损,所以车企投入都比较有限。对于只做机器人的智元而言,则必须做好,且不得不做好。
“不排除我们跑通了以后,车企再深踩油门,就像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做成熟了,市场有了明确的收益再跟进。”姚卯青说,相比于新能源汽车等一些产业,具身智能产业的机遇会大很多。
姚卯青进一步解释,新能源产品是高度同质化的,行业有句玩笑说造车就是“4个轮子加沙发”,但机器人的应用广泛得多,未来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将有比较专业的公司存在。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也在加快进入车间。就在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在富临精工绵阳工厂直播,展示了智元机器人自研的A2-W通用具身机器人“上岗”一个月以来的真实作业表现。
这台人形机器人来回搬运着重达15公斤的箱子。在长达3个小时的连续作业中,这台机器人总共搬运了800多个周转箱,全程零失误。
受访者 供图
姚卯青介绍,智元的人形机器人进车间,已经能连续做到1万次0失误,达到了人的水平,但要在不影响产能的情况下,还需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公众的预期。
“但我们不是去取代工业自动化,而是解决工业自动化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姚卯青说,工业自动化是通过固定流程解决固定工作,但还有一部分是不断变化的环节,比如临时来了一份包裹的物流分解工作,传统整齐堆叠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包裹变形,而针对这种柔性控制,人形机器人大有用武之地。
采写:南方+记者 郜小平
海报设计:吴颖岚 谭唯
调研团队:郜小平 葛政涵 杨晓雯 徐俊通 刘倬彤 向远辉 叶子青
统筹:程鹏 马华 杨晓雯
策划:陈韩晖 刘光金 赵兵辉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作者】 郜小平;吴颖岚;谭唯
南方产业智库
相关文章
以AI发展的宏观视角切入其起源、哲学基础和技术发展,从达特茅斯会议讲到深度学习的复兴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重点阐释了我们用来理解未来世界的四...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信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防止铝合金白锈和腐蚀的水溶性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
2025-08-08 0
8月4日,美国新闻节目的演播室当中,那张熟悉的面孔再次出现:美籍华裔评论员章家敦面对镜头,抛出了一个惊掉下巴的提议:美国应该对中国商品加征600%关税...
2025-08-08 0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旷实)一、即时零售行业概况: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期,大厂近 期加速布局(一)行业基本情况:依然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目前有3种主...
2025-08-08 0
OpenAI推出ChatGPT还不到三年,就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工作。曾经占用员工大量时间的任务现在可以更快甚至自动完成。 如今,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组织...
2025-08-08 0
引言:健康饮水时代,净水器如何选对不踩坑?随着水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家用净水器已从 “可选家电” 变为 “刚需设备”。2025 年净水器市场呈现 “...
2025-08-08 0
当消费者用手机轻触运动鞋鞋底,屏幕即刻弹出材质溯源、保养指南和专属折扣;当农户扫描化肥袋上的芯片,就能查看生产批次、质检报告和农技指导——这些场景的背...
2025-08-08 0
武术耍得飒,舞蹈跳得稳,过障碍迈得溜,跟人互动能唠能玩,还能分拣药品呢...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即将上演的这波“科技秀”,将直接刷新你对人形机...
2025-08-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