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盒马也搞不定的会员店,到底是一门什么生意?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08日 10:59 1 admin

盒马在仓储会员店的探索,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根据媒体报道,从北京、苏州、南京的盒马X会员店在7月底停业之后,上海的盒马X会员店,也要停业了。

盒马也搞不定的会员店,到底是一门什么生意?

(生鲜区域已停业。图片来源:贝克财经)

其实,算算这几年,想要做会员店的,何止盒马一个。

永辉、家乐福、fudi、麦德龙……大家前赴后继,都想成为中国的Costco,中国的山姆。

没办法,这门生意,真的太“香”了。

你看山姆。每开一家店,几乎都是人山人海。一个家庭,一年260块钱,心甘情愿。你看Costco,2019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火到开业半天就被迫停业。我就在现场,那场面太震撼了。

盒马也搞不定的会员店,到底是一门什么生意?

(当时的照片。图片来源:脊梁in上海、金海岸)

可是,香归香,难也确实是难。

这么几年下来,我们看到的,似乎还是只有山姆、Costco那几家。这次,更是连盒马这样的新零售高手,也从当年上线“移山价”,暗指“挑战山姆”,到现在的战略性放弃。

那么,问题就来了。

盒马也没搞定的会员店,到底是一门什么生意?为什么大家都在搞,成功的却很少?

很多人说,是供应链不行,是选品不好,是服务没跟上。这些都对。但可能都是表象,不是根本。

真正的原因,或许就是一句话:

你想做会员的生意,就不能从“卖东西”上赚钱。

是。这听上去,很反常识。开超市,不靠卖东西赚钱,靠什么赚钱?

靠“会员的信任”赚钱。

为什么这么说?先来请你开个脑洞。

想象一下,你家小区门口,突然开了一家“奇怪”的超市。它没有开业大酬宾,也没有满减,只有一个大大的条幅:

本店会员制,299/年。非会员,恕不接待。

啊?老板疯了吧?开门做生意,哪有把客人往外推的?但它的姿势太过奇特,你实在忍不住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

结果一进去,你就被价格给镇住了。

同一款牛奶,隔壁大超市卖25块,这里只卖19块。同一款坚果,网上旗舰店卖89块,这里只卖69块。便宜到你怀疑人生,便宜到你不把后备箱塞满,都亏了。关键是,这不是“仅限今日”,而是天天如此。

可是,老板啊。你这么便宜,真的不亏钱吗?

亏,当然亏。但他心里,有另一本账。他知道,自己靠的,不是这一瓶牛奶、一桶洗衣液的差价。他靠的,是自己用一整年的低价,向你换一句话:

“老板,开个会员,今年我就在你家买东西了。”

他几乎不赚商品差价,他就赚你这299/年的会员费。

换句话说,他不“卖货”,只是“买手”。你付钱给他,是为了雇他帮你找到最好、最便宜的东西。

于是,为了守住这个原则,他给自己立下一个“天条”。

我所有商品的加价率,不能超过14%。

什么概念?

一件商品,100块钱进货,最高只能卖114块。这14块,还要覆盖仓储、物流、人工、水电所有成本。

这经营的,哪是超市?这经营的,是一份份信任合同。他真正的产品只有一个,会员资格。

而这家超市,你大概率听过:Costco。几年前,我曾有幸,带队去Costco美国总部交流。他们的高管告诉我,Costco的利润,大部分就来自会员费。

2024财年,Costco的会员费收入高达 48 亿美元,虽然占公司总收入不到2%,却贡献了接近70%利润。它靠卖货养活自己,但靠会员费赚钱。

盒马也搞不定的会员店,到底是一门什么生意?

好。逻辑很清晰,听上去也很美好。只要我东西足够便宜,就会有人来办会员,我靠会员费,就能赚钱。

但是,这套模式最致命的陷阱,也恰恰在这里。

靠会员费就能赚钱,这当然很好。但是,你能不能坚持,只赚会员费?因为,一旦你没撑住,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怎么说?请你继续开脑洞。

看到会员店这么赚钱,你心动了,也想开一家。于是,选址、装修、大包装、精简SKU,咬牙把价格压低。一开始,效果很好,会员数量嗖嗖上涨。你心里想,这就是飞轮嘛,我也懂。

但到了第三个月,不对劲了。

会员的增长下去了。但房租、水电、员工工资,一分都不少。月底,报表摆在你面前,亏损那行字红得刺眼。

怎么办?

你的手指,在鼠标上悬了很久,最后,还是点开了后台的定价系统。

你看,我已经比隔壁超市便宜15%了,用户很满意了。要不,我稍微提价一点点?不提多,就提3%,还是比隔壁便宜12%。没事,正常经营优化,谁都这么干。

可是,用户是会比价的。

很快,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张图。同一款牙膏,会员店29.9,楼下便利店搞活动才25.9。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交了年费,凭什么你比外面还贵?”“感觉被当韭菜了,明年不续费了。”

你慌了。你想解释,想把价格降回去。但是,晚了。

因为,用户在乎的,不是那几块钱。他们在乎的,是你的承诺,还算不算数?你这个买手,有没有赚差价?

你以为的微操,就是用户眼里的背叛。一旦你动了“我只赚一点点”的心思,就难免会被用户发现。一旦发现,信任就会崩塌,事情就无法挽回。

最后,你本质上,就成了能办会员卡的普通超市。

你不是输给了市场,你是输给了那个“我本可以多赚一点“的心魔。

所以,想做会员店,你必须咬牙,死守“只赚会员费”的红线。只有守住这个红线,你才能建立起一整套自洽的商业系统。

这个系统,由3个飞轮组成。

1)首先,你得用利润,换信任。

你必须先用不赚钱的决心,换来海量会员的信任。当足够多的人,愿意为你先付一年的钱,才有盈利的可能。

一开始的咬牙让价,是启动飞轮的唯一燃料。

2)接着,用信任,换议价权。

有了海量的会员,你才有和供应商谈判的底气,才能用巨大的、确定的海量订单,去换取更大的包装,和无法比价的价格。

独家的合作协议,才是别人追不上你的护城河。

3)最关键的,是用效率,换生存。

有了海量会员、极致低价,货卖得飞快,你才能活下去。在Costco有一句名言,叫做:降低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销售。

怎么说?假设利润率是10%。1块钱的商品,在普通超市,一年周转4次,只能赚4毛钱。而你如果能一年周转12次,就能赚1块2。利润,瞬间翻了3倍。

会员店难,就难在这环环相扣的三个飞轮上。

你得先舍弃差价,才能换来信任;熬过规模的坎,才能拿到特权;跑出效率,才能生存。三者,缺一不可。

你不能只推一个,或者今天推这个,明天推那个。

而整个系统里,最脆弱,也是最关键的那个启动按钮,就是,低毛利。一旦你在这个点上妥协,再精密的飞轮系统,也会瞬间卡死。

说到底,大家都想开会员店,但没人真愿意“只靠会员费赚钱”。

这就像一个空调。

Costco的厉害之处,是把空调温度锁定在了“利润不超过14%”,然后把遥控器扔进了太平洋。谁也别想动。

而很多后来者,总想把遥控器攥在自己手里,相信自己,能手动调出一个“刚刚好”的温度。但他们可能忘了,会员的信任,是那个始终挂在屋子里的温度计。

上面的读数,一清二楚。

观点 / 刘润主笔/ 景九 编辑 / 歌平 版面 / 黄静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