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06日 11:45 2 admin

前几天,老狐看到一则新闻,大概是说 AMD 的服务器 CPU 市场份额已经和英特尔持平,达到 50%!一时之间,老狐也感慨这还真是风水轮流转,30 年河东,30 年河西啊。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老狐一时兴起,决定今天就这则新闻来给大家解说一下这个事儿,因为它算得上是版现实版的爽文女主逆袭剧情!

故事的开头要从英特尔 CPU 近 20 年前的高光时刻说起,2006 年,英特尔推出第一代酷睿微架构 CPU,凭借着全新的架构,英特尔终于甩掉了奔腾 4 高频低能的帽子,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而 2011 年推出的第二代酷睿处理器,更因为强悍的性能成为了当时骨灰级玩家的不二之选。彼时的英特尔 CPU 可谓是风光无限。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反观 AMD 这边,情况就不容乐观了,经历了 K8 架构速龙 64 位 CPU 的成功之后,AMD 似乎跌入了低谷期。同样是在 2011年,AMD 也发布了全新的推土机架构 CPU,虽然推土机架构的CPU拥有比英特尔酷睿更多的核心数量,其最高拥有 8 个核心,但是由于其架构上的落后以及采用了多模块的模块化设计,而当时的 Windows 系统以及主流的游戏并未针对多模块做针对性的优化,所以嘛,最终推土机的表现,大家都懂的,只能说是一坨……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英特尔酷睿 CPU 在消费级市场的成功也反哺了其服务器工作站 CPU,在2011 年前后,英特尔推出了基于酷睿架构的至强 CPU,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领域,同样在专业市场上赢得了不错的认可度。此后,英特尔采用 Tick-Tock 的模式,即一年更新制程,一年更新微架构的模式在专业工作站服务器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到 2017 年,英特尔的至强 CPU 市场占有率接近100%。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这一时期的 AMD 则几乎是完全放弃了专业服务区和工作站市场,想想也是,在 2017 年之前,AMD 在消费级市场都被英特尔的酷睿打的满地找牙,哪儿还有心思顾及专业级市场?此时的专业级 CPU 市场,那真就是英特尔一家独大,大伙熟悉的i3默秒全的梗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传开的。

如果你对彼时的英特尔至强 CPU 有多强悍没啥概念的话,老狐这么跟你说吧,当年入门级的 E3-1230 系列是至强最入门级的 CPU,价格比消费级的酷睿 i5 还便宜点,性能甚至可以超越同时代的i7,以至于 E3-1230 作为一颗工作站 CPU,在消费级市场也颇受追捧,许多游戏玩家也对 E3-1230 趋之若鹜,后来更由此诞生出所谓的“ E3 神教”。再后来,就连苹果的拳头产品,著名的“垃圾桶” Mac Pro 上也采用英特尔的至强 E5 系列 PU,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总之,彼时的英特尔至强CPU可谓是民用专业两开花,同时获得了 DIY 发烧友以及专业市场的认可,也诞生出像 E3-1230V3 和 E5-2666V3 这样的经典产品,真可谓是春风得意。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 2017 年,这一年 AMD 推出了全新的 Ryzen 处理器,也就是大伙熟悉的锐龙 CPU,它采用了全新的 Zen 架构,Zen 架构相比于之前拉跨的“推土机”和“压路机”架构有着全方位的升级,不管是在单核性能、制程工艺以及能效比方面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更为关键的是,基于 Zen 架构的锐龙 CPU 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其在一个 CCD 模块内有 4 个核心,因此 AMD 只用了两个 CCD 模块就轻松做出了 8 核心 16 线程的 CPU。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这在当时的消费级 CPU 市场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老狐当时就被震撼到了,因为同样是 2017 年发布的英特尔的旗舰 CPU 酷睿 i7 7700K 才只有 4 核心 8 线程。多年来,英特尔在旗舰 CPU 的核心规模上一直挤牙膏,这一规格已经沿用多年,现在苏妈突然甩出个 8 核 16 线程的怪物,老狐当时被震撼到了。

虽然初代 Zen 架构的 CPU 在单核性能上依旧不及英特尔的酷睿,但是凭借着核心数量多一倍的优势,在多核性能上 AMD 锐龙对于彼时的英特尔酷睿实现了降维打击。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可以说,Ryzen 锐龙对于 AMD 的意义就如同酷睿对于英特尔的意义。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AMD 绝不会止步于普通消费级市场,它有着更大的野心——专业级市场,针对服务器和工作站 AMD 分别推出了基于 Zen 架构的 EPYC 和 Threadripper 系列 CPU。EPYC 大家比较陌生,老狐就说一下这个 Threadripper 系列吧,它有着一个大家更耳熟能详的名字:线程撕裂者!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它不简单。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AMD 在 2017 年的初代线程撕裂者上就做到了 16 核心 32 线程的规模,当时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同于英特尔的至强系列完全面对专业领域,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轻易买到。AMD 的线程撕裂者更多的是面对骨灰级的创作者,这意味着DIY发烧友是可以轻松买到的,而且价格比规格相似的英特尔至强E5那可便宜太多了,基本是竞品E5-2699A V4 的三分之一,性能却完全不输竞品。

AMD 的这一手田忌赛马玩的那叫一个 6!

也就是在此时,AMD 悄悄的回归了专业级 CPU 市场。后续,随着 Zen2、Zen3 架构的不断优化升级,AMD 都有推出相应架构的线程撕裂者和 EPYC 处理器来不断巩固自己在专业级市场的地位,并且一点点的蚕食英特尔至强的市场份额。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事实上,在专业工作站领域,往往更看中多核性能,而这正是 AMD 线程撕裂者最大的优势。AMD 通过多 CCD 的模块化设计可以轻松实现大规模的核心数量堆砌。你可以简单的把每个 CCD 都理解成一个单独的小芯片,每个 CCD 内部拥有 8 个核心,如此一来,AMD 只需要在一块硅基版上堆上更多的 CCD 模块,就可以低成本的实现更强的多核性能。英特尔则是仍固守单片式架构,导致其核心数量上很难与 AMD 抗衡,即便做到了同样的核心数量,成本也远高于 AMD。还是模块化的设计,这次,AMD 成功了!它没有重蹈推土机的覆辙。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再加上 AMD 后来找到了台积电这个神一样的队友,因此从 Zen3 这一代开始,AMD 的每一代 CPU 都用上了台积电最先进的制程,这更加有利于AMD线程撕裂者堆砌更多的核心

基于最新 Zen5 架构的线程撕裂者 9995WX 已经做到了 96 核,192 线程!你要是觉得这还不够过瘾,苏妈反手掏出一个 EPYC 9965,这货可是有着 192 个大核心和 384 个线程的狠角色。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至于英特尔,现在核心最多的 CPU 为至强 6980P,为 128 核,256 线程,相比之下确实不如 AMD 堆料猛。

老狐当然不能光从这些纸面参数就断言英特尔的至强一定不如 AMD 的 EPYC,但是通过这一组直观的数据对比,各位大概也能感受到 AMD 专业 CPU 这 8 年间走过的逆袭之路也是很不容易的。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老狐更想表达的是,没有任何一次逆袭是一蹴而就的,纵观 AMD 在专业 CPU 领域的这次逆袭是典型的积少成多,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案例。过去这 8 年里, AMD 一直坚持不断迭代升级 Zen 架构,并且从消费级市场反哺到专业服务器市场。这 50% 市场份额的背后是AMD用实打实的过硬的技术换来的。

反观英特尔这边,消费级 CPU 市场这些年来基本都是在挤牙膏,没啥重大的架构和技术创新,所以至强 CPU 这边也跟着受累,再加上前几年英特尔自己的 14nm 工艺卡壳翻车,此消彼长之下,英特尔在专业 CPU 市场无敌的日子自然就一去不复返了。

8 年了,AMD 服务器 CPU 逆袭 Intel

最后老狐想用周润发在《英雄本色》中饰演的小马哥那一句经典台词做个结尾:我倒霉了 8 年,我要等一个机会,争一口气!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厉害,只想告诉别人,不见了的东西,我要自己找回来!

参考资料:

AMD官网

英特尔官网

百度百科

Wccf Tech

作者:斐哥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