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30号中伏下雨有何说法?

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28日 13:49 1 admin

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

> 三伏天的雨下了,可今年的热才刚刚开始。

“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30号中伏下雨有何说法?

今年三伏天有点特别,头伏十天快过完了,很多人还没感受到往年那种烤人的热。7月20日入伏那天,北京雨水打头阵,白天最高温才29℃,比往年凉快不少。陕西那边雨更大,西安蓝田县一天就下了138.8毫米暴雨。初伏的热被雨水浇熄了,有人觉得这不像三伏天。

“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30号中伏下雨有何说法?

但别急,真正的热在后头呢。

“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30号中伏下雨有何说法?

今年三伏天总共才30天,是近十年最短的一次。头伏7月29日结束,7月30日就进入中伏了。中伏虽然只有10天,可它历来是三伏里最烤人的时段。

---

01 为啥说“雨打中伏头”

老辈人传下一句话:“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这话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就是说如果中伏第一天下雨,可能预示年景不好。

三伏天的雨多是强对流带来的,来得猛去得快。午后下一阵,半小时一小时就停,雨后太阳一晒,地面水汽蒸上来,反而更闷得难受。

古人认为中伏本该是最热的时候。庄稼这时候正需要高温,该热不热,稻子麦子就长不好。要是中伏头天下雨,后面雨水可能偏多,立秋后气温掉得快,庄稼灌浆不足,收成就悬了。

过去粮食不够吃,真会饿死人,“起坟头”就是这么来的。

02 农谚准不准,看今年特别在哪

今年三伏天确实有点不一样。入伏日子是农历六月二十六,双数日子,老话叫“母伏”。民间说法是“公伏凉嗖嗖,母伏热煎熬”,意思是母伏会更热。

科学上倒没这说法,热不热主要看副热带高压。

今年入伏特别晚,7月20日才入伏,是近十年最迟的。入伏晚,地面攒的热量多,高温可能更猛。

还有个少见情况,今年入伏出伏都在农历同一天——六月二十六。虽然只是日历巧合,但挺有意思。

03 凉快只是暂时的,热在后头

头伏下雨带来的凉快真不长。北京7月21日最高温就升到33℃,西安7月22日到了34℃。气象部门早预测了,今年夏天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高0.5-1℃,华北黄淮可能出现40℃以上高温。

中伏那十天正赶上大暑节气,高温高湿联手,体感温度可能超40℃。

现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多,夏天一年比一年热。以后40℃高温恐怕是常态了。

04 农谚归农谚,日子照样过

“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这老话,带着过去靠天吃饭的无奈。现在不同了,农业技术进步,灌溉排水系统完善,天气预报也准,庄稼没那么怕天气变数。

老话有地域性,不是放哪都准。北方下雨时南方可能正旱着,今年夏天就呈现“北热南涝”的格局。

黄淮海平原、关中地区可能高温干旱,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反而雨水偏多三到五成,得防着“伏汛”。

---

中伏头天会不会下雨,还得看7月30日的天。气象变化复杂得很,副热带高压、海洋温度、全球变暖都在起作用。老辈人没卫星没雷达,农谚是他们摸索出的规律,我们理解那份智慧就好。

三伏天该热还是热。北京头伏过后,气温已升到33℃。西安人这两天也感受到34℃的闷热。中伏十天里,真正的暑热正等着大家。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