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7日,2025年东莞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交流活动在松山湖双创社区落下帷幕。活动由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2025-07-28 1
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
> 三伏天的雨下了,可今年的热才刚刚开始。
今年三伏天有点特别,头伏十天快过完了,很多人还没感受到往年那种烤人的热。7月20日入伏那天,北京雨水打头阵,白天最高温才29℃,比往年凉快不少。陕西那边雨更大,西安蓝田县一天就下了138.8毫米暴雨。初伏的热被雨水浇熄了,有人觉得这不像三伏天。
但别急,真正的热在后头呢。
今年三伏天总共才30天,是近十年最短的一次。头伏7月29日结束,7月30日就进入中伏了。中伏虽然只有10天,可它历来是三伏里最烤人的时段。
---
01 为啥说“雨打中伏头”
老辈人传下一句话:“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这话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就是说如果中伏第一天下雨,可能预示年景不好。
三伏天的雨多是强对流带来的,来得猛去得快。午后下一阵,半小时一小时就停,雨后太阳一晒,地面水汽蒸上来,反而更闷得难受。
古人认为中伏本该是最热的时候。庄稼这时候正需要高温,该热不热,稻子麦子就长不好。要是中伏头天下雨,后面雨水可能偏多,立秋后气温掉得快,庄稼灌浆不足,收成就悬了。
过去粮食不够吃,真会饿死人,“起坟头”就是这么来的。
02 农谚准不准,看今年特别在哪
今年三伏天确实有点不一样。入伏日子是农历六月二十六,双数日子,老话叫“母伏”。民间说法是“公伏凉嗖嗖,母伏热煎熬”,意思是母伏会更热。
科学上倒没这说法,热不热主要看副热带高压。
今年入伏特别晚,7月20日才入伏,是近十年最迟的。入伏晚,地面攒的热量多,高温可能更猛。
还有个少见情况,今年入伏出伏都在农历同一天——六月二十六。虽然只是日历巧合,但挺有意思。
03 凉快只是暂时的,热在后头
头伏下雨带来的凉快真不长。北京7月21日最高温就升到33℃,西安7月22日到了34℃。气象部门早预测了,今年夏天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高0.5-1℃,华北黄淮可能出现40℃以上高温。
中伏那十天正赶上大暑节气,高温高湿联手,体感温度可能超40℃。
现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多,夏天一年比一年热。以后40℃高温恐怕是常态了。
04 农谚归农谚,日子照样过
“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这老话,带着过去靠天吃饭的无奈。现在不同了,农业技术进步,灌溉排水系统完善,天气预报也准,庄稼没那么怕天气变数。
老话有地域性,不是放哪都准。北方下雨时南方可能正旱着,今年夏天就呈现“北热南涝”的格局。
黄淮海平原、关中地区可能高温干旱,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反而雨水偏多三到五成,得防着“伏汛”。
---
中伏头天会不会下雨,还得看7月30日的天。气象变化复杂得很,副热带高压、海洋温度、全球变暖都在起作用。老辈人没卫星没雷达,农谚是他们摸索出的规律,我们理解那份智慧就好。
三伏天该热还是热。北京头伏过后,气温已升到33℃。西安人这两天也感受到34℃的闷热。中伏十天里,真正的暑热正等着大家。
相关文章
7月26日-27日,2025年东莞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交流活动在松山湖双创社区落下帷幕。活动由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2025-07-28 1
“村超”归来,一同回归的还有香甜可口的榕江百香果。比赛现场,当地群众带着数十斤百香果在现场暖心“投喂”,游客们纷纷接过,品味香甜。“好甜,回去的时候多...
2025-07-28 1
有一张老照片,很多人都看过。照片上,一位中国军人正踮起脚尖,脖子伸得老长,努力地想看清楚美国航母上的飞机。这位军人,就是刘华清将军。这张照片拍摄于19...
2025-07-28 1
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 三伏天的雨下了,可今年的热才刚刚开始。今年三伏天有点特别,头伏十天快过完了,很多人还没感受到往年那种烤人的热。7月20...
2025-07-28 1
他是家居行业的领军人物,是“数智化转型”的急先锋,是坐拥125亿身家的商界大佬。可谁也没想到,3天前刚刚“解除留置、恢复履职”的他,却突然传来噩耗,汪...
2025-07-28 0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文杰机械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机器人用高精密零部件自动化上料装置”的专利,授...
2025-07-28 2
“是不是你投诉的我,物业跟我说有人投诉我家声音很吵,我住某某小区……”今年5月份,开发区居民孙先生结识了女网友“某婷”,二人因“误会”结缘,随后关系升...
2025-07-28 1
【康迪科技:与云深处达成高尔夫智能装备、安防巡检四足机器人合作】《科创板日报》28日讯,上海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康迪机器人技术总监崔广章...
2025-07-2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