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飞来峰丨数字人发展的突破和改进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8日 10:22 1 admin

潮新闻 兰建平 李杨

飞来峰丨数字人发展的突破和改进

7月中旬召开的省委全会提出,“把牢人工智能这个核心变量”“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数字人正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它作为多模态人机交互的重要载体,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已从“虚拟形象”逐渐进化为具备一定认知和执行能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并广泛现身于直播、巡检、医疗、教育、安防等各类场景。但与一般的技术工具不同,数字人除了“物的属性”还有“人的属性”。应创新治理端的制度供给,开展“数字人口”规范管理,同时在关键技术攻关、高能级平台构建、场景推广应用等方面出台支持性政策,促进“数字人口”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质”支持。

从“科幻”走进“现实”,数字人正渗透千行百业,成为新“劳动力”。

1964年,由波音公司研发了第一个数字人——“波音人”,随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和技术沉淀。2017年,智能机器人“索菲亚”实现了微表情级的拟人交互,并且获得了沙特阿拉伯的公民身份,由此引发了人工智能的全球性讨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人不仅拥有与人类近似的“美丽皮囊”,还逐渐拥有了“有趣灵魂”,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好伙伴”和“好帮手”。

数字人当前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硬技术”的突破和“软管理”的改进。

关键技术存在瓶颈制约。数字人“出生”涉及的智能传感器、图形计算芯片等硬件以及主流的建模、渲染软件还大多依赖国外。特别是作为数字人“大脑”的多模态大模型发展和应用水平还不够高,数字人在智能交互、情感表达、任务实施等方面总体处于初级水平,因而主要集中在客服、直播、传媒等领域,涉及更高层次认知和实施复杂任务的应用较少。

规模化应用有待拓展突破。当前应用“数字人”,样品式多、商品化少,且主要集中在高端定制市场和基础应用市场,中间层市场的规模化应用场景的渗透率不足。同时在硬件供应、算法开发、内容制作等不同环节间的技术标准互通率低,不同产业链间相对割裂,协作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行业发展合力。

数字人确权急需法律依据。现行法律框架中,数字人还面临若干法理困境,如创作主体责任模糊、人格权益冲突、收益分配不明、应用场景身份识别存在隐患等。

对社会秩序带来风险挑战。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诈骗、侵犯隐私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率。有的不法分子非法采集用户的声纹、指纹、面部信息,利用“换脸”“拟声”等技术合成虚假视频来作案。又如,数字人的频繁出现,在没有明确统一标识的情况下会让人“真假难辨”,降低公众对于政府、媒体的信任度,使用不当和过度沉溺还可能带来“虚拟成瘾”问题。

促进“数字人口”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人特别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同时,由于数字人具有“人”的属性,其身份、权益、行为准则还存在治理空白。

加强源头治理,让数字人“规范出生”。将数字人“出生”课题,纳入“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选择基础较好、条件适宜的城市开展数字人管理创新改革试点。制定《数字人全生命周期管理条例》,建立完善涵盖“数字身份注册—行为轨迹溯源—社会信用评估”的全周期治理链。加快开展数字人身份体系搭建和规则制定等工作,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赖、可查验、可追溯的身份认证系统。

攻关关键技术,让数字人“脑聪体健”。提升数字人“颜值”,攻关相关基础软件,重点突破光线追踪、深度学习超级采样、姿态表情模拟、高保真视频流压缩等核心算法。开发数字人“大脑”,建设数字人大模型训练数据库,创新数据自动化标注、清洗、使用等方法,扩充高质量的多模态数据。科学布局算力设施,加速大模型训练迭代和应用植入。优化数字人“小脑”,搭建运动控制算法库,建立网络控制系统架构。面向特定应用场景,构建仿真系统和训练环境。强化数字人“肢体”,实施“智慧眼—灵巧手—敏捷腿”专项攻关,研发高精度柔性传感器、轻量化驱动单元、高强度本体结构等技术,研发高集成、长续航的人形机器人动力单元与能源管理技术。

营造良好环境,让数字人“健康成长”。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健全跨渠道、跨平台、跨设备的版权溯源机制、维权机制和著作权保护体系,为数字人以及数字人作品和演艺提供版权保障。做好数字人专利、商标等的保护工作。建立灵活合理的备案制度,支持企业在数字人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并及时转化为产业应用。研究制定法律法规,给予数字人身份确权。加强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防范和打击利用数字人开展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快推进数字人通用基础、关键技术、应用实施、安全治理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开展数字人评估测试工作,“以评促建”促进数字人技术进步和产品成熟。推动数字人标准“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落地高能级平台,让数字人“身有所依”。重点扶持“精密传动—智能传感—认知计算”三大核心环节的链主型企业,带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针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组部件配套以及数字人的场景化应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力度。谋划建设数字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凝聚产学研各界优势力量,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建设数字人开源社区,推进耐心资本和产业基金建设,汇聚全球开发者协同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数字人发展基础好、培育潜力大的地区汇聚,打造创新能力强、应用场景佳的优势集聚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推广场景应用,让数字人“施展才能”。开展试点示范,谋划举办数字人口场景创新大会,打造“场景展示—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产业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组织数字人研究任务揭榜挂帅,遴选优秀成果开展试点应用,探索赋能制造业的路径和模式。以行业特色场景为牵引,打造一批优质解决方案,推动数字人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打造生产型数字人典型场景,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产线和示范工厂。面向结构化生产制造环节,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装配、转运、检测、维护等工序的应用和推广。持续推广服务型数字人应用,鼓励数字人进入数字消费领域等。

(兰建平,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社会所博士)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