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涨660%,芯片供应解禁,和解了?真相并非如此

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28日 10:15 1 admin

7月中旬,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出口数据:今年6月,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稀土磁体达到353吨,环比增长660%。

这一数字瞬间引爆了中外媒体的热议。“中美稀土和解?”“稀土换芯片?”

一时间,各类分析扑面而来,甚至有人宣称这是中美产业链脱钩进程的“转折点”。但如果仅凭一个暴涨的百分比就下结论,恐怕未免太过轻率了。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涨660%,芯片供应解禁,和解了?真相并非如此

首先,所谓“660%的暴涨”,掀起舆论巨浪的同时,也掩盖了一个关键事实:这一增长是在几乎为零的低基数上实现的。

换句话说,这353吨的稀土磁体出口量,虽然听起来像是“解封”,实际上更像是从断流边缘回到了涓滴供应状态。

根据推算,5月对美出口量仅为46吨左右,这样的规模对于依赖精密磁体的美国军工、汽车乃至新能源产业来说,几乎等同于停摆。

6月的回升,更像是一种“维持体面”的战略姿态,而非恢复正常贸易秩序。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在持续博弈和紧张氛围下,中国突然“愿意”给美国放开一点稀土供应?

这一变化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中美之间一次低调却重要的战略交换!7月中旬,美国高端AI芯片的解封就是个例子。

美方已经恢复部分高端AI芯片——特别是英伟达H20芯片——的对华出口。在这一背景下,中方才释放了部分稀土磁体出口许可证,扩大了供货量。

也就是说,这次稀土“解冻”,并非突如其来的善意释放,更是一次精准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资源置换。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涨660%,芯片供应解禁,和解了?真相并非如此

这种“有条件的互惠”,其实恰恰表明中美产业对抗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阶段。

从芯片到稀土,彼此都握着对方喉咙的锁链。

中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是稀土磁体材料的全球主供应商,尤其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等领域几乎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而美国则掌控着AI芯片等前沿科技命脉。

过去几年,美国依赖芯片出口禁令压制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封锁动作层出不穷,从A100到H100再到H20,每一次制裁升级都试图封死中国科技的上升路径。

但美国的剧本并没有真正限制住中国的发展!就像英伟达CEO黄仁勋所说:美国的芯片制裁对中国“效果正在衰减”。

中国并没有因技术封锁崩溃,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

在AI芯片领域,如华为昇腾、寒武纪、燧原等企业正快速推进产品迭代,技术路线虽各不相同,但均具备打破垄断的潜力。

而政府层面也在资本、政策、算力等方面展开全链条布局,推动关键技术从“能用”走向“好用”。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涨660%,芯片供应解禁,和解了?真相并非如此

从这一角度看,中方在稀土出口上的“适度放水”,更像是为国内芯片产业争取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战略喘息”。

美国堆积了大量H20芯片,生产线都已经停产了,库存数量多,而中国目前在AI等领域发展急需高端芯片供货,自己能做,但靠自己的产能还远远不足。

既然美国开放了H20芯片的供货,虽然目的可能是吊住中国企业的胃口,延缓我国技术自立的速度,以维持对中国的技术牵制。

但我国也愿意达成共识:好,你愿意给一点芯片,我也给一点稀土。

你不敢全开,我也不会全放。彼此互卡,彼此防备。

事实上,这353吨的稀土磁体出口,也在悄然改变着美国本土稀土企业的“去中国化”计划。

为了摆脱对华依赖,美国此前曾大力扶持国内唯一的稀土生产商——MP材料公司。

该公司获得美国政府4亿美元资助,希望打造年产千吨级别的商业磁体产能,目标直指中国市场的替代品。

然而,中国6月单月出口量就已达到MP全年产能的三分之一。预计7月可能进一步逼近500吨,一举将MP的市场空间压缩至尴尬极点。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涨660%,芯片供应解禁,和解了?真相并非如此

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

中国只需象征性“拧开阀门”,就足以让美国苦心经营的国产化项目陷入停滞。因为“去中国化”的代价,远比想象中高昂。

没有哪个资本愿意在存在便宜、高质量进口产品的前提下,去投入天文数字建立不具经济效益的全链条产能。

这种“战略性依赖”是一种看似温和、却牢不可破的绑定关系。

如果中国“全面断供”稀土,可能带来美国更加激烈的“自救”,包括全面补贴、技术转移加速、甚至扶持更多的稀土矿开采。

这显然是中国不愿看到的局面,更何况,中国也不愿因稀土制裁而过度打乱全球供应链,损害自身出口产业。

因此,目前这种“半开半闭”的状态,其实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保持了对美产业的战略钳制力,又避免了彻底脱钩的极端对撞。

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就像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拉锯战!用美国的方式对付美国。

中国通过灵活调节稀土出口节奏,既能试探美国的真实需求强度,也能保持博弈中的主动权。

一旦美方试图再次升级科技制裁,中国就勒紧裤腰带,压低稀土供应。

而若美国愿意做出实质让步,中国则可以逐步放开部分出口,形成“筹码换利益”的良性机制。

中国稀土对美出口暴涨660%,芯片供应解禁,和解了?真相并非如此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电动车、风电设备、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这些现代社会赖以运转的产品,都离不开稀土磁体和AI芯片。

在这一轮复杂的中美科技博弈中,没有谁是赢家,只有谁能撑得更久,走得更远。中美之间的每一次“微调”,都可能引发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中国正在用自己的节奏,在世界产业链中稳步推进“可控风险、精密反制、主动谋局”的新战略。

而美国,虽然掌握着芯片利器,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再坚硬的高墙,也挡不住产业链重构的洪流。

这场关于稀土与芯片的博弈,并不会因一份协议而终结。

真正的终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实现高端芯片全面自给,美国真正失去扼住中国科技脖子的能力!

到那时,全球产业格局才会被彻底改写,才能彻底摘掉“卡脖子”的命运。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