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机器人也有“自我意识”?单摄像头教会机器认识自己

热门资讯 2025年07月27日 22:35 1 admin
机器人也有“自我意识”?单摄像头教会机器认识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机器人是如何“知道”自己的手臂该往哪动、手指该怎么弯的?过去,这背后往往是成百上千行代码和密密麻麻的传感器在支撑。但现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们玩出了新花样——他们让机器人仅靠一个摄像头,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身体,就像人类通过观察镜子认识自己的手脚一样。

没有传感器?一个摄像头就够了

在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实验室里,一只软软的机器人手正在轻巧地抓捡起小物体。让人惊讶的是,这只手没有任何嵌入式传感器,甚至连复杂的内部模型都没有——它全靠旁边一个摄像头“看”着自己的动作,就学会了怎么控制手指。

这背后的黑科技,叫做“神经雅可比场”(Neural Jacobian Fields,简称NJF)。简单说,它就像给机器人装了个“大脑镜像神经元”:机器人随机扭动身体时,摄像头会记录下这些动作,系统则通过分析视觉数据,悄悄摸清“哪个控制指令会让哪个部位动”。

就像我们小时候学抓东西:先瞎动手指,看它们怎么弯,慢慢就掌握了诀窍。NJF也是这么干的——不需要工程师提前编程,不需要复杂的传感器阵列,机器人自己“看”着看着就懂了。

颠覆传统:从“编程机器人”到“教机器人”

过去,机器人想灵活干活可太难了。尤其是软体机器人或仿生机器人,为了让它们“听话”,工程师往往要在里面塞满传感器,或者把结构设计得很僵硬——不然根本建不出精确控制的模型。

但NJF反其道而行之:不逼机器人适应我们的模型,而是让机器人自己学自己的模型。

“现在很多机器人任务需要大量工程设计和编码,未来,我们只需给机器人演示要做什么,它自己就会学怎么实现。”研究首席研究员、MIT博士生Sizhe Lester Li说。

这意味着什么?设计师以后可以放开手脚造机器人了:柔软的、奇形怪状的、不规则的……只要能被摄像头拍到,机器人就能自己学会控制,再也不用为了“好建模”而牺牲灵活性。

测试显示,不管是气动软体机械手、刚性机械臂,还是没有任何传感器的旋转平台,NJF都能搞定。训练完成后,仅靠一个摄像头,机器人就能实时调整动作,精度达到厘米级。

不止实验室:农场、工地都能用

别以为这只是实验室里的新鲜事,它的应用场景可能比你想的更接地气。

- 农业:机器人可以精准采摘果实,不用在田里装昂贵的定位设备;

- 建筑工地:机械臂在杂乱环境中搬运材料,靠视觉就能避开障碍;

- 家庭:灵活的机器人手在杂乱的桌子上捡东西,再也不怕碰倒杯子;

- 地下或室内:无人机没有GPS也能导航,靠“看”自己的位置变化就行。

“视觉是一种有弹性、可靠的传感器,”MIT助理教授Vincent Sitzmann说,“它能让机器人在混乱的非结构化环境里干活,从农场到工地,都不用昂贵的基础设施。”

未来更简单:手机拍段视频,机器人就能自学

目前,NJF训练还需要多个摄像头,而且每个机器人得单独训练。但研究团队已经设想了更方便的版本:以后爱好者买了新机器人,用手机拍一段它随机扭动的视频(就像租车时拍外观那样),系统就能据此生成控制模型——连专业设备都不用。

当然,它现在还有点小局限,比如暂时没法在不同机器人之间通用,也缺乏力和触觉感知,复杂接触类任务还做不了。但团队已经在改进这些问题,比如让系统更好地处理遮挡、在更长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推理。

就像人类靠直觉知道“抬手会碰到头”,NJF正让机器人慢慢拥有这种“身体自我意识”。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身边的机器人会变得像动物一样灵活——它们不用背复杂的“操作手册”,只要“看”着自己,就能学会在这个世界自在行动。

(这项研究的论文已于6月2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开放获取可查。)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