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谁在领跑:三大运营商的AI布局(附图)

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27日 21:15 1 admin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高超)即将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再次把行业的注意力聚焦于AI。AI不仅是当下全球的科技焦点,更逐步渗透至千行万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作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三大运营商将AI作为发展基础通信创新业务、第二曲线数智化业务的重要抓手,躬身入局、走进主场,以“AI筑基者、AI赋能者、AI创新者”的“新三者”定位,走在了中国AI发展的第一梯队。特别是在工业、金融、交通、农业等行业市场AI应用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大模型+智能体应用+数智一体机”一体化解决方案,加速赋能千行万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那么,三大运营商AI布局怎么样?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差异?

起大早,赶早集:从团队孵化到专业公司

三大运营商是中国产业界较早涉足AI相关技术研究的力量,最早起步于内部孵化团队,逐步发展壮大,形成模型基础能力。随着新一轮AI商业的到来,陆续成立专业公司,运营商AI布局持续强化。

在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最早启动AI业务专业公司运营探索。2022年6月,中国电信成立中国电信数字智能科技分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为加强核心技术自主掌控、推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能力建设而设立的重要分支机构。2023年11月,中国电信注册成立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三大运营商中首家AI业务专业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何忠江,注册资本30亿元。2024年,在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和首席科学家李学龙的牵头下,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电信持续加码AI技术研发与专业运营。据年报,2024年中国电信智能收入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195.7%,在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中位列第六。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升级,赋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发展,让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民生普惠深度融合,实现“以人为本、智能向善”。

中国联通AI业务专业公司化运营略晚于中国电信。2024年1月,中国联通成立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负责中国联通人工智能顶层方案设计,聚焦大模型研发攻关,探索潜在颠覆性技术,梳理人工智能发展关键环节,整合资源加速一体化能力聚合,对内赋能生产场景应用,对外提供人工智能产品和运营服务,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常波担任该中心主任;2024年9月,为进一步强化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融合,打造数智技术和产业高地,中国联通在杭州成立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董事长为陈海峰。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表示,中国联通愿和合作伙伴更紧密地“融在一起”,服务实体,突出实效,推进不同技术领域、生产要素、行业门类、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共创AI基建、AI科技、AI产业的融合新生态。

中国移动早于2013年组建“九天”人工智能团队,开始AI技术研发,不过在专业公司化探索方面却自己的发展节奏。中国移动经过多年的布局和培育,于2025年6月正式成立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开始推进AI相关业务的专业公司运营。据悉,这家新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董事长为中国移动集团原科创部总经理陈洪涛。据年报,2024年,中国移动推出了24款AI+产品、39个AI+DICT应用,加速向智能服务全面升级,2025年AI方面的发展目标是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移动以“AI+”为战略着力点,将“碳硅融合创新”作为突破行业增长瓶颈、实现新一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致力于成为AI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

谁在领跑:三大运营商的AI布局(附图)

随着AI专业公司的成立,三大运营商AI技术研发与商业运营体系逐步完善,AI赋能行业的专业服务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布局大模型:构建AI“国家队”基础能力

大模型是AI发展的关键基础,三大运营商依托强大的算力基础和数据资源,很早布局大模型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基础大模型,构建AI“国家队”的基础能力。

大模型是三大运营商AI应用布局的使能中心。对于AI大模型能力体系的构建,三大运营商基本以“1个通用大模型+M个行业大模型”为主要特征,并持续迭代。

谁在领跑:三大运营商的AI布局(附图)

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是首个基于国产化万卡集群训练的万亿参数大模型,具备视觉、星辰、语义、多模态等多类模型能力。据悉,今年5月,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实现升级,星辰语义大模型TeleChat 2.5版本和复杂推理大模型T1正式版上线,能力超过OpenAI GPT-4o等主流模型。中国电信还加速布局政务、医疗、应急等80多个行业大模型,形成了较完备的大模型赋能体系。

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翼表示,中国电信自主研发国内领先、央企首个“全模态、全自研、全国产”的星辰大模型体系,已实现十亿、百亿、千亿多参数级开源。

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亦涵盖语音、视觉、多模态等多种模态,实现了模型参数量级从十亿百亿到千亿级、万亿级的跨越,正在探索从松耦合多模态到原生多模态的演进。中国联通还打造格物平台融合元景大模型,形成了装备制造、医疗等40余个行业大模型。

经过长期的技术发展与案例实践,联通元景已获得客户的普遍认可,获得了“更懂行业的大模型,产业升级的智能引擎”的口碑。联通数科总裁、中国联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朱常波表示。

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具备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全模态,覆盖从十亿级到万亿级全尺寸参数,入选“2024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近期还上线了九天深度思考大模型,持续强化复杂任务推理、精准意图理解和专业领域知识应用等方面能力。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科学家冯俊兰表示,作为业界首个直接面向行业构建的L0基础大模型,九天大模型展现出四大特色:一是自主创新,二是全栈国产化,三是体系化AI原创技术,四是复杂系统智能化能力。

同时,中国移动还重点布局能源、交通、工业、医疗、教育等40款行业大模型,例如与中国石油共建3000亿参数的昆仑大模型。近期,中国移动还与鞍钢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领域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不仅自主研发大模型,更积极构建MaaS平台。其中,中国电信星辰MaaS平台汇聚了80多个行业大模型、40余个自研工具、50余个数据集,可以一站式满足用户多云算力调度、数据标注处理、大模型训推用的需求;中国联通元景MaaS平台提供零代码、快交付、一站式工具集,提升AI技术落地效率,降低落地成本,已与行业头部共创40余个行业大模型;中国移动移动云一站式MaaS服务平台预置了80多个主流大模型,为企业提供了模型选择、模型优化、模型应用的一站式开发解决方案。

在大模型开发中,三大运营商都主要聚焦行业市场,帮助企业客户开发自有大模型,并提供开发平台和工具,这既发挥运营商赋能行业市场的能力禀赋,也成为运营商未来布局AI大模型市场的重要着力点。

引领AI智能体:迈向平台化运营

在基础模型成长演进的基础上,智能体是AI实现商业价值转化的关键,将是未来AI发展的主要角力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技术与需求将推动单智能体发展到多智能体协同,还将向智联网(IoA)发展,互联网已进入智能体时代。

面向AI智能体,三大运营商的布局策略主要聚焦AI智能体开发与平台搭建两大方面。

谁在领跑:三大运营商的AI布局(附图)

基于自有AI智能体开发能力,三大运营商面向消费者市场和行业市场推出了大量智能体产品,涵盖终端、客服、政务、水利、文旅等多个应用场景。

中国电信面向智能终端市场推出了星小辰终端智能体,具备防诈预警、智能代接和通话摘要功能;中国电信还面向文旅市场发布了3D数字熊猫“苏琳”,为游客提供便捷、趣味、专业且个性化的即时服务。

“中国电信推进智能体应用升级,打造行业智能体,深度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营流程。”中国电信总经理刘桂清表示。

中国联通“通通”AI智能体亦在不久前召开的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备受关注。“通通”AI智能体,作为用户的智能数字分身,可精准理解需求并拥有整合多APP能力,实现家庭与个人场景的无缝融合。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指出,中国联通将携手合作伙伴,把“通通”智能体融入全业务场景,为广大客户提供更智能的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在累计构建水利问数智能体、“漓政通”审批智能体等超过800个智能体的基础上,启动了智能体共建等四大智能体共建计划,未来3年计划培育超300个行业智能体,服务超30万家核心客户。

作为中国移动数智服务的入口,灵犀智能体在提供通识服务的基础上,支持日程规划、生活服务、AI速记、聊天陪伴等丰富的智能功能,还融合了推理能力、逻辑思维、信息获取能力,支持更复杂的任务决策与执行,提供个性化的通信、办公、家庭等专属服务,已内置于中国移动多款产品。据悉,中国移动为该智能体业务制定的发展目标是,2025年月活用户达到7000万户。同时,中国移动还落地政务智能体、文旅智能体等一系列行业智能体。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指出,中国移动将发挥通信网络、数据资源、应用生态的全要素优势,联合产业各方,共同打造具有运营商特色的智能体生态体系。

随着智能体应用需求迅速提高,如何以较低门槛开发智能体成为产业探索方向之一。三大运营商顺应市场需求,搭建智能体平台。中国电信星辰智能体平台通过预置星辰大模型和头部开源模型,实现全流程端到端调优服务,目前已针对20多个高频场景进行专项调优。中国联通“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提供模型管理、知识库构建等工具,支持合作伙伴实现零代码、低门槛、高效率的应用开发。中国移动聚智智能体平台汇聚了中国移动450余项优质AI能力、沉淀了3000余种智能体应用,可充分满足各类业务需求。

从智能体开发到智能体平台建设,运营商正在快速调整AI智能体业务的发展策略,加速从智能体应用提供者向智能体平台运营者转变。

发力智算一体机:从卖硬件到卖服务

智算一体机因大模型而兴,是众多企业高效率低成本部署边缘算力的主要选择之一,也成为运营商争夺政企智算市场的重要产品之一,是运营商AI商业拓展的“第一桶金”。

继今年第一季度发布DeepSeek智算一体机以来,三大运营商对相关产品都进行了升级迭代,纷纷推出了新版智算一体机。

中国电信推出了面向不同应用需求的智算一体机三大产品体系。其中,推理一体机支持70B和671B大模型的快速调用,能够满足医疗、政务等领域对低延迟的要求;训推一体机提供全参微调和Lora微调服务,支持企业基于量化模型开发定制行业专属AI;应用一体机则将智能客服、智能问政等场景深度融合,实现了“模型+业务”端到端闭环。

在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中国联通面向工业领域发布的5G工业智联专网一体机,集成MEC边缘算力及智算能力,实现“通、感、算、控”一栈式协同,支持工业设备无线网络互联互通提供坚实的通信底座,实现柔性制造、远程工控,为工业生产装上了高效、灵活的“神经网络”。

中国移动全新升级的智算一体机深度融合业内头部开源大模型引擎,内置模型微调、模型推理、知识库构建、智能体编排等一站式工具,并采用本地化部署模式为企业构建专属的算力堡垒,推动算力从“稀缺资源”变为“普惠服务”,满足政务、教育、制造、交通等多行业私有化部署与智能化升级需求。

这些智算一体机产品设计架构基本相似,硬件部分支持多厂商、多架构的CPU/GPU灵活选配,特别是对国产CPU/GPU的适配,软件部分则采用了自主设计的智算操作系统平台,而内置的大模型也融合了自有大模型能力和DeepSeek、Qwen3等,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部署需求。

艾媒咨询研究报告指出,随着DeepSeek的推出,智算一体机制造商纷纷发布DeepSeek版本的智算一体机,与国产芯片(如华为昇腾)形成了完整的“模型+算力+场景”闭环,推动了AI算力从云端向边缘端下沉。

但是,智算一体机市场也面临挑战。技术迭代可能导致刚部署的设备迅速过时,数据安全漏洞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超设备价值,而惨烈的价格战正在压缩利润空间。中信建投证券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应瑛认为,由于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更新速度快,部分早期采购的一体机可能会面临算力不足的困境。

亦有行业专家分析指出,企业客户部署智能一体机,更看重能真正解决业务问题的整体方案,而大部分厂商着重硬件开发,数据标注、模型调优等服务能力相对较弱,为运营商加码智算一体机市场提供了机会。

三大运营商要迅速摸清市场需求方面,向用户提供硬件产品的同时,也要开发解决业务问题的整体方案,从卖设备向卖服务转变,与企业客户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合作。

经过数年的布局与更迭,三大运营商已经步入AI主战场,形成完善的技术架构、丰富的业务体系,以及明确的发展方向,正加速驶向行业AI应用开发的无人区。

AI是一个充分竞争、快速迭代的大市场。在这个大市场中,三大运营商的竞争厂商更加广泛,既有华为、中兴通讯等通信设备技术服务商,还有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科大讯飞、深度求索等互联网和AI服务商。这些企业既是运营商的合作伙伴,也是重要的竞争者。

不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进一步激活三大运营商的AI创新活力,促进运营商开发更优秀的AI+产品和数智化解决方案,更好地赋能行业市场。

在AI主场,期待“AI筑基者、AI赋能者、AI创新者”的三大运营商的AI更靓丽。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