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Java 语言的庞大体系中,有很多不错的工具类,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但如果你不了解它们,就很可能会重复编写一些类似的代码。这不仅浪费时间,...
2025-07-27 0
大家买过 AI 眼镜吗?是不是新鲜两天,就躺在抽屉吃灰了?别不好意思,这几乎是共同经历。AI 眼镜听着酷炫,但很多产品用起来……嗯,有点“鸡肋”。
昨天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日,阿里整合 AI To C 后的首款 AI 产品——夸克 AI 眼镜亮相了,由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牵头,整合阿里生态,集成市面上常见的功能,还融入了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最新的 AI 能力。
夸克这个时候出招,无论功能介绍还是场景预设,都透露出一些不同的意味。“让工具服务于人,而非人去适应工具”,总算是把话题掰回到了消费级产品的讨论范围内。
AI 眼镜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赛道太热。“百镜大战”众声喧哗,厂商拼命往上堆功能,用户却不怎么买账;新品一个接一个,但到底啥时候该用?该怎么用?场景还是糊里糊涂。
另外,产品功能冗余的同时,行业也是过分拥挤。
从天眼查统计的成立时间来看,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智能眼镜相关企业超 400 家,其中半数以上成立于 5-10 年之间。其中多少跟风,多少“占位”不用多说。
创业公司蜂拥而至,互联网大厂接连下场,但其实大家都还卡在“入门”的阶段。轻便、续航这些作为“眼镜”的基础要求解决了,用户愿意戴,才能谈到认不认可高阶功能的问题。
所以淘汰一批跟风者,提炼出来好产品,未来才是大势所趋。
AI 眼镜本来是最有望普及的新一代智能终端。它搭载的 AI 功能如语音对话、拍照、翻译这些足够实用,与其他可穿戴设备相比又更便捷、贴近感官,不会有那种新型硬件产品的“高冷”味。
再加上近视人群数量庞大,用传统眼镜的需求打底,去做智能化改造的心智迁移也应该很顺畅。
参考沙利文数据,2023 年中国眼镜销售数量约为 1.3 亿副,如果有 10%-20% 的用户愿意尝试将传统眼镜换为 AI 眼镜,那 AI 眼镜在中国的出货量就能达到千万级别。
但实际情况是,市面上许多 AI 眼镜同时集成了各种“尝鲜”功能,实际购买后的用户却反馈“吃灰”严重。
问题出在哪?
首先就是厂商“太贪心”,太爱功能堆砌。恨不得把拍照、视频、语音互动、导航、翻译、健康监测等等都装进去,想塞的东西太多,又没有考虑续航与性能的矛盾。
50g 的重量里既要高清拍照,又要撑 4 小时续航,这可比传统可穿戴设备的难度高得多,只想着“有”不考虑“精”,结果就是品控不稳和交互抽风。
即便解决了上面问题,想塞的东西又太碎,缺少一个生态闭环去统摄这些功能,其指向的应用场景又过于分散。
随便去 B 站小红书翻看各种 AI 眼镜的测评视频,拿到手最先测的基本都是拍照功能,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对 AI 眼镜的认知就是“拍照神器”,或者一个更适合主观视角记录生活的摄像机。
健康监测?很多人不了解,其他功能使用频率又太低。更麻烦的是,功能之间想联动?难!比如拍个照想识图翻译再比价下单......这套流程,现在市面上多数眼镜的服务根本接不上,达不到日常可用的标准。功能成了一个个“孤岛”,所谓的“智能”,反而给生活加了新麻烦。
一个最直接的正面参考是 Ray-Ban Meta,Meta 与雷朋合作于 2023 年 9 月推出的智能眼镜,当年销量突破 30 万台,次年累计销量突破 200 万台、占了全球 60% 的份额。
作为目前唯一被公认出了成绩的消费级 AI 眼镜,它为啥能成?关键不是技术堆得多炫,而是死磕“轻量化”和“无感融入”。没有那种科幻电影式的复杂 AR 显示,就把摄像头、翻译、语音助手这些用户感知最明显的技术组合打磨到上手即用。
如果说 Meta 的成功源于技术人员和产品经理的完美合谋,现在,惯以“懂用户”见长的夸克也来做眼镜了,它这套逻辑,能玩转吗?
我们研究了首发的夸克 AI 眼镜后,提取出来 3 个关键词:阿里生态、夸克 AI、日常佩戴。
阿里生态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高德导航、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支付宝付款,都支持无缝调用,而且做了更适配眼镜的交互。比如支付宝看一下支付、高德导航直接投射到眼前、淘宝比价扫一眼商品就行……
这是所谓的“家大业大”的好处。互联网大厂做硬件最爱走的“捷径”之一,就是把全家桶打包好,你购买一个入口就能获得一体化服务,放到 AI 眼镜上,就恰好解决了生态碎片化的问题。
Qwen 大模型提供技术底座,这是阿里的“硬资源”,不多说。值得细说的是,夸克在 AI 业务上下的功夫。
比如语音交互,这是眼镜的“中央控制台”。夸克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精细活:首先得“听得清”,带点口音、讲点方言,别认不出来;其次得“听得懂”,复杂指令、多轮对话,得能拆解明白;最后还得“答得好”,通用问答、百科闲聊,都得应对自如。
一个手机或许有几十上百个你一次都不会用到的功能,但最常用的功能足够好用,就足以成为你的“种草”点,这是把一个项目做精的好处。
而夸克这款眼镜最大的亮点恰好是核心功能细节充足,配合硬件交互,你会觉得传统“语音指令”变成富有未来感的“人机对话”。
其实这很多都是在夸克 App 上打磨过的 AI 能力。今年 3 月阿里宣布夸克升级为“新夸克”,推出了 All in One 的“AI 超级框”,标榜的就是优化能力广度和执行深度。同样为一个入口,完成搜索、写作、旅行计划、健康问答多重任务。
所以现在拿到夸克 AI 眼镜,这些优点被自然继承了过来并加以调优,而且上手即用,没有学习成本;佩戴舒适,符合眼镜的交互与设计美学。
当年夸克能从一众搜索工具中冒头,靠的就是抓“刚需场景”够准:学习就死磕拍照搜题、浏览搜索就做极简UI,“做得对”比“做得多”重要的多。现在这款 AI 眼镜虽然在多场景和深度应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它已经为“消费级” AI 眼镜往哪处使劲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高科技产品最忌贪多嚼不烂,其实智能手表的普及思路就很值得借鉴。
先抓住运动爱好者对数据收集和精准分析的需求,猛推相关功能、兼容更多运动模式。用户先对产品的使用场景、革新体验有明确“感知”,再推动它进入大众消费的视野就会少很多阻力。
简言之,消费品的设计与推广还是要以“准确”为先,直击用户痛点,而不要兀自沉醉在高科技叙事里。
麦克卢汉 60 年前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将手机视为这种延伸的极限,现在 AI 眼镜也有概率会颠覆手机的地位。
如果手机延伸的是“手”和“注意力”,它仍旧是一个“外挂”的遥控器,你还得专门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拿在手里,低头划动。但眼镜本身就是你“看”世界的一部分,延伸的是“感官”和“认知” ,你始终看着真实世界,信息只是叠加在上面。
换句话说,当 AI 眼镜真正如器官一般改变我们与世界的交互方式,它就很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在 Java 语言的庞大体系中,有很多不错的工具类,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但如果你不了解它们,就很可能会重复编写一些类似的代码。这不仅浪费时间,...
2025-07-27 0
近期,随着“昇腾放弃ASIC转向GPGPU”的消息持续发酵,舆论场上给出的反应颇为激烈,从菊花厂拥趸到昇腾的用户和伙伴,各方观点甚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
2025-07-27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松谷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滚轮架滤板力测试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1...
2025-07-27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鸿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镭士兰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双轴全方位转向的无人机激光灯及...
2025-07-27 0
7月27日,以“AI 向善・她向新:数智女性的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AI女性菁英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
2025-07-27 0
记者|董温淑编辑|高宇雷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召开期间,智联招聘官宣发布“智联招聘AI版”,将AI招聘功能从"辅助提效"升级...
2025-07-27 0
7月27日,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AI赋能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论坛上,...
2025-07-27 0
在数字营销时代,私域运营已成为企业与用户深度互动、实现长效增长的关键策略。微信生态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多元化的功能场景,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私域运营工...
2025-07-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