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四位一体”构建“AI+”人才培养体系

游戏天地 2025年07月27日 14:31 1 admin

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积极布局面向人工智能产业“教学—科研—转化—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AI赋能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为加快推进“冲一流”建设蓄势赋能、保驾护航。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四位一体”构建“AI+”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

走出AI教学新路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作为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共同体秘书长单位,紧密对接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依托人工智能特色学院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建立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AI特色专业群,5年获批人工智能等2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新松智能等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算力互联网与信息安全1个省级未来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2个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不断推动理工交叉、专业特色与现代产业、未来技术深度融合,面向基础学科和急需领域扎实培养拔尖人才,打造特色教学品牌,走出AI教学新路径。

推进项目平台建设

实现AI研究新突破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充分发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省无人系统智能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优势,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涵盖人工智能领域多个前沿方向,深度实施科教融汇,积极拓展优质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并支持教师将科研课题转化为开放性实验、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等实践教学项目,实施本科生“双导师制”,邀请科研院所、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等指导,创新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的“三早”机制。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学生参与科研项目278人次,发表高水平论文39篇,获得国内外专利或软件著作权81项,切实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

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助力AI产业新发展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秉持“市场导向、规范管理、协调推进、激励创新”原则,依托“全程管理、全链服务”成果转化机制,打造人工智能全链条服务支撑体系,形成涵盖成果培育筛选、孵化、转让至推广的全链条要素转化新模式。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脑电解码模型和功能性电刺激,完成主动式脑机接口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帮助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重塑神经功能,有效缩短康复周期。该系统已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完成多中心200例患者的临床测试、干预与评价验证。经第三方权威机构评估,已对部分知识产权评估作价160万元,以AI赋能健康产业新发展。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打造AI实践新模式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构建“AI+”专业群课程体系,夯实理论基础,打造多样化实践平台。第一课堂开设人工智能导论、鸿蒙系统生态及场景应用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及“AI+”等专业课程,并通过相关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加以强化。第二课堂在思想成长模块举办山东省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在科技创新模块组织中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等学科竞赛,在实践实习模块进行3D打印数字化智能制造等开放性实验,在志愿公益模块开展数据处理等社会实践,在文体发展模块举办数学文化节等活动,在技能特长模块邀请华为等知名IT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国家奖项10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300余项。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荣获国赛主赛道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4项,主赛道金奖数居山东省高校前列。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