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李江涛观点,我国芯片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预测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7日 13:01 1 admin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提到芯片,大家都比较关心芯片的发展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芯片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跟人工智能有关,跟新能源、汽车有关,跟方方面面都有关系。像新能源、汽车,过去说一台汽车有1500个芯片,而我们国家一年销量有2000多万辆汽车,芯片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

现在,我国芯片发展的态势以及未来的基本预测,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重点研究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当前芯片发展的基本态势;第二,我国芯片这几年取得的成绩;第三,我国芯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在世界和中美博弈的背景之下,我国芯片还有哪些需要越过的坎;第五,结论和建议。

李江涛观点,我国芯片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预测

一、当前我国芯片的基本态势

如果分析我们国家芯片发展的基本态势,以2025年年底为界,可以分为此前和此后两个阶段。此前阶段是从2021年到2025年,这是一个回顾的过程;此后阶段是从2025年开始,到2027年、2028年、2029年,这是未来的一个阶段分析。

从2025年倒退三年,也就是2023、2024、2025这三年。我们国家的芯片早期经历的是全面进口,一年大概有6,000亿颗芯片,进口额达到4,000亿美元。从2023年开始,我们陆陆续续开始出口,但早期的出口量比较小。2024年的出口额是1,500亿美元,进口额是3,000亿美元,而在此之前,我们的进口额最高达到4,000亿美元。到了2025年,目前能判断出来,进口和出口的总量基本持平,各占一半,也就是进口2,000亿,出口2,000亿,总共4,000亿。这是2025年之前的基本情况。

我们国家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进展?主要是因为国产化程度提,从2025年开始,我们国家芯片未来的态势是:国产化程度将超过进口,同时我们的光刻机技术会逐步提升。目前,我们EUV光刻机的光学平台和光源基本已经突破,主要需要在整合组装和工艺上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2~3年内,全面推出5纳米的EUV光刻机芯片是指日可待的。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几条产业链发展得非常迅速: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芯片代工企业逐渐成熟,实现大规模量产;以华为系和新凯来为代表的芯片设计和光刻机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国产化进程加快,完全国产化不会太久;此外,我们在光刻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光刻胶、刻蚀机、晶圆、以及相关配套产业,都在逐渐成熟。

因此,我们国家未来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光刻机产业链、芯片产业链及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国家,这是值得庆贺的科技成就。

二、我国芯片的几个特点

前面我们介绍了我国芯片发展的总体态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整个芯片行业的几个特点。芯片行业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芯片代工、光刻机生产、晶圆生产、光刻胶生产,这些属于芯片制造体系;另外还有芯片设计一块,以及芯片应用一块。

目前,我们国家的芯片行业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中低端芯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28纳米及以上制程的芯片,无论是芯片生产还是光刻机制造,都已经实现国产化,国产化规模已经建立起来,这是我们取得的重要进展。

第二个特点是在理论上实现了光刻机、晶圆、刻蚀机、光刻胶等全产业链的技术突破。这为我国EUV光刻机的光学系统、光源系统和工作平台的自主研发奠定了基础。正如我刚才提到的,我们在这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大的。

第三个特点是应用场景丰富。近年来,国内大模型发展迅速,比如豆包大模型、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百度大模型、DeepSeek大模型、Kimi大模型等,发展势头很好。但我们也面临芯片"卡脖子"的问题。最近英伟达决定向中国出售H20芯片,这有助于加快国内大模型的开发速度。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之所以放开H20芯片的限制,主要是因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昇腾910C芯片性能接近H100,并且产量正在提升,在某些方面甚至比H20更具优势。正是由于我们的技术突破,才迫使美国不得不放宽芯片出口限制,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第四个特点是在光刻机领域实现了从原理突破到国产化制造,再到工艺成熟的跨越。今年,中芯国际在良品率方面取得显著提升,已经能够量产5纳米芯片,这对我国芯片产业发展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未来2-3年,我们不仅能够自主生产晶圆和芯片,还将实现光刻机的完全国产化,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成就。、

李江涛观点,我国芯片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预测

三、我国芯片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我们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拥有完整的光刻机产业链、晶圆产业链,以及丰富的芯片应用场景,这些都是好消息。

但当前我们仍面临几个主要问题:

我们整体芯片代工的工艺水平还不够高,大模型的性能也还有提升空间,这两个方面都制约着我们的发展。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光刻机的国产化和5纳米芯片的自主生产,但产量还不足,仍需进口部分芯片来满足市场需求。比如小米手机虽然销量很好,但仍需要采购高通芯片作为补充。

这说明我们目前正处于从"不能生产"到"能生产"的突破阶段,而要达到"量产充足"的水平,还需要2-3年的发展过程。预计到2027-2028年,我们才能初步实现芯片的完全国产化,包括良品率的提升和产量的充足。到2030年,我国很可能成为重要的芯片出口国。有预测认为,未来全球70%的芯片将由中国供应。这个趋势已经让国际同行感受到了压力,比如英伟达的黄仁勋最近访华时就表现出特别的姿态:一方面强调自己的中国背景(9岁前在中国生活),另一方面坦言"英伟达随时可能破产""华为终将超越英伟达"。这些表态既显示了他的清醒认知,也反映出他对行业趋势的判断。

当然,这些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但无论如何,我们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也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这是不争的事实。

李江涛观点,我国芯片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预测

四、未来芯片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未来芯片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向。

第一个发展方向是应用空间将不断扩大。芯片不仅会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更将实现无处不在的渗透。正如任正非所说,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我们国家未来的重大技术,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可以预见,未来芯片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第二个发展方向是芯片将与软件、算力、算法共同构成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支撑。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将是与人形机器人结合,与脑机接口技术融合,这将开创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纪元。单纯依靠大模型是不够的,人工智能需要更多创新技术的推动,而人形机器人无疑将成为最重要的平台载体。最近宇树科技将上市并受到市场热捧就是最好的证明:原先估值只有500多亿,现在预计明年初上市时估值突破1000亿是没问题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对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

五、结论和建议

过对芯片发展、人形机器人发展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分析,我们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第一,我国在芯片全产业链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从芯片设计、代工制造到光刻机生产,我们的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这个发展方向非常明确,相信很快就能看到完全国产化的成果。

第二,芯片发展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预计到2025年,我国芯片进出口就能实现50%对50%的平衡,而到2027年,出口比例有望达到70%。这将成为中国科技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确实令人振奋。

基于这些分析,我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国内企业无论是从事大模型开发还是新能源车制造的企业,都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国产芯片,支持国产化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引进高端芯片,促进自身技术进步。

第二,面对美国在高阶芯片领域的封锁,我们既要着力提升算法水平和研发能力,做好技术储备和风险防范;同时更要大力推动国产化进程,让支持国产成为行业共识。最终实现芯片自主、光刻机自主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自主。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让中国科技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总的来说,我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以上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主要内容。

李江涛观点,我国芯片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预测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