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平均年龄29岁!WAIC2025青年优秀论文获奖者亮相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26日 22:51 1 admin
平均年龄29岁!WAIC2025青年优秀论文获奖者亮相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出炉,获奖者平均年龄仅29岁,是历届最年轻的一次。7月26日,以“探索·碰撞·成长”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科学家思辨沙龙活动在科学会堂思南楼举行,这些年轻人集体亮相。

记者了解到,此次评选活动共收到海内外优质论文投稿199篇,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有10篇论文获得青年论文奖,其中1篇论文获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10篇论文获得青年论文奖(提名奖)。20位青年学者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涵盖了机器视觉、机器学习、大模型、AI算法以及与生物科学、临床医学等跨专业交叉领域。

1995年出生的北京大学在读博士聂志伟研究方向为 AI for Science,在Nature、Machine Intelligence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新发病毒感染的频发对人类响应速度提出了极高要求,然而现有预测方法无法对各种病毒变异驱动因素进行统一预测,难以支撑药物、疫苗的提前更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和团队提出了“进化驱动”的病毒变异驱动力预测框架 E2VD。E2VD 框架融入生物进化理论,在各种病毒变异驱动力预测任务中显著超越其他方法。更重要的是,E2VD 能够感知并预测病毒进化趋势,并准确推荐潜在高风险突变。

来自清华大学的徐智昊研究方向主要是智能芯片与系统,他的论文获得本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SAIL奖,其研究成果曾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4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而他年仅27岁。

90后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尤佳主要从事数据和算法驱动的脑疾病研究,所开展的大规模蛋白质组学研究构建了迄今最全面的血浆蛋白质组图谱,揭示了2920种血浆蛋白与406种现患疾病、660种新发疾病以及986项健康相关特征的关联。这些成果构建了一个开放获取的蛋白质组-表型组资源平台。

“科研精神最重要的是四个字:锲而不舍。”尤佳告诉记者,他感谢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市科协等组织单位给予像他这样的青年研究人员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也提供了一个不同研究领域青年人互相交流的好机会。“我们复旦一直倡导科研要像‘番茄炒蛋’,指的就是交叉合作。在交叉融合的碰撞中,AI是一座连接各学科的桥梁,让我们能在既往的研究范式基础上,以AI来加速,减少试错成本,进而得到更多科研发现。”

从科研方向上看,这些青年科学家都很关注AI的前沿应用,不少青年科学家还身兼二职,科研与创业两不误。2000年出生的张龙文是上海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同时也是影眸科技联合创始人。深耕计算机图形学与多模态人工智能领域,科研成果先后斩获 SIGGRAPH2024最佳论文提名、SIGGRAPH2025最佳论文,聚焦前沿技术的创新与落地。他们提出了一款可将人类构想轻松转化为精细3D资产的几何材质生成器,让初学者亦能迅速实现无限创意。

首形科技的胡宇航以“人机面部协同表达”斩获了本年度奖项,论文首次系统探讨人机面部表情共同表达机制,揭示共同表达表情在增强互动质量中的作用,为情感计算与社交机器人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支持,具备较高影响力和创新性。他让机器人学会微笑与思考,更有了“人情味”。“从最初做研究开始,我就一直想要走上商业化的道路。”他告诉记者。

据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届,受到青年科学家的一致好评。该奖项面向全球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征集优秀论文,展示青年科学家们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或在关键技术或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显著成果,以此激励更多年轻科学家走上AI赛道。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