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狂赚67亿!韩国芯片厂靠AI内存条杀疯了,三星急得直跺脚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6日 10:15 1 admin

韩国人靠卖“电脑内存条”半年狂赚67亿美元,这钱比印钞机还快?SK海力士刚交出的成绩单直接炸了锅:Q2营业利润暴增68%,净利润近7万亿韩元,营收创历史新高。但你以为这只是“卖内存条”发了财?错了!真正让它躺着数钱的,是给AI电脑装的“超级内存条”——HBM。现在全球AI算力需求像坐了火箭,这玩意儿成了比芯片还抢手的硬通货。三星掉链子,英伟达当靠山,高盛唱衰也挡不住它狂赚,这场“内存战争”里,SK海力士到底是捡漏王还是真大佬?

一、67亿利润怎么来的?AI“饭量”暴涨,普通内存条不够吃了

先给不了解行情的朋友科普下:SK海力士这67亿美金利润,不是靠你家电脑里插的那种“普通内存条”(DRAM),而是靠一种叫HBM的“豪华版内存条”。这玩意儿是干嘛的?简单说,就是AI芯片的“超级饭桶”。

以前AI没这么火的时候,普通内存条够用。但现在ChatGPT要搞百万GPU集群,OpenAI年底想把算力翻100倍,英伟达的AI芯片一天能算几十亿次数据——这时候普通内存条就像拿吸管给大象喂水,根本跟不上。HBM呢?相当于直接上消防水管,速度快10倍,容量大8倍,是AI算力的“涡轮增压”。

所以你看,英伟达市值破4万亿美元,靠的是卖AI芯片;SK海力士狂赚67亿,靠的就是给这些芯片“喂饭”。Counterpoint的分析师说得直白:“创纪录业绩全靠HBM”。这不是偶然,是赶上了AI算力爆炸的风口。

狂赚67亿!韩国芯片厂靠AI内存条杀疯了,三星急得直跺脚

狂赚67亿!韩国芯片厂靠AI内存条杀疯了,三星急得直跺脚


但光有风口不够,还得有运气。三星这时候掉链子了——本来三星想抢HBM3E 12层产品的首发,结果认证延迟,客户等不及,全跑SK海力士这儿来了。现在SK海力士的HBM订单排到明年,交付周期比平时长一倍,等于拿着“垄断特权”赚钱。这就像两家包子铺抢生意,一家蒸笼坏了,另一家自然排队到街尾。

不过别以为SK海力士只是运气好。它今年一季度已经成了全球DRAM市场老大,跟三星掰手腕。现在HBM又占了上风,等于在“普通内存条”和“豪华内存条”两个战场都赢了一局。这67亿利润,是技术积累+对手失误+风口红利,三样凑齐了才有的“天上掉馅饼”。

二、韩国内战:三星和SK海力士,到底谁在“卡脖子”?

提到韩国半导体,大家总以为三星是老大。但这次SK海力士的逆袭,把“韩国内战”的火药味烧到了顶点。

三星输在哪?不是技术不行,是太傲慢。去年三星觉得HBM市场小,没太上心,结果今年AI算力需求突然爆发,想追的时候手忙脚乱。HBM3E 12层产品认证延迟,就是典型的“临时抱佛脚”后遗症。反观SK海力士,早两年就偷偷布局HBM,今年一季度先一步量产HBM3E,等三星反应过来,客户已经被抢光了。

但三星毕竟是三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手里有钱啊!三星半导体部门去年营收比SK海力士多40%,要是真砸钱扩产HBM,SK海力士未必扛得住。现在SK海力士虽然在HBM市场份额超过三星,但三星已经放出话来:年底前搞定HBM3E认证,明年扩产200%。这就像跑马拉松,SK海力士暂时领先,但身后的对手正加速追上来。

更关键的是,两家合计占了全球HBM市场80%以上份额,等于垄断了这个赛道。你以为这是韩国人的胜利?其实是全球AI产业的“隐忧”。现在英伟达的AI芯片90%用HBM,而HBM又被三星和SK海力士捏在手里——这意味着,全球AI算力的“脖子”,一半以上捏在韩国人手里。

中国企业呢?长江存储、长鑫存储虽然在DRAM和NAND上有突破,但HBM还差得远。制程、封装技术、供应链都得补课。现在SK海力士和三星打得越凶,对后来者越不利——等它们把HBM4、HBM5搞出来,后来者想追就更难了。这场“韩国内战”,本质是全球科技产业链的“卡位战”,谁先站住HBM,谁就有话语权。

三、英伟达:是金主爸爸,还是“定时炸弹”?

SK海力士能赚这么多,有个绕不开的名字:英伟达。

英伟达是全球90% AI芯片的供应商,而这些芯片几乎全用HBM内存。等于英伟达一声令下,SK海力士的订单就能排到明年。最近英伟达市值破4万亿美元,比整个德国股市总市值还高,它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SK海力士的神经。

比如上个月美国调整对华AI限制,允许英伟达卖H20芯片到中国,SK海力士股价立马涨了5%——因为H20芯片虽然算力不如高端型号,但照样要用HBM。这就是典型的“看英伟达脸色吃饭”。

但“抱大腿”也有风险。万一英伟达哪天跟三星好了呢?三星虽然HBM3E认证延迟,但技术底子还在。要是三星愿意给英伟达打折,或者优先供应新型号HBM,SK海力士的“超长交付周期”优势就没了。高盛最近三年首次下调SK海力士评级,理由之一就是“过度依赖英伟达”。

这就像你开了家奶茶店,全靠一个大客户天天订1000杯。突然有天这个客户说“隔壁店打折,我去试试”,你说慌不慌?SK海力士也知道这问题,所以最近忙着找新“靠山”——比如OpenAI。

7月21日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发了条朋友圈,说年底要部署百万个GPU,还想把算力扩100倍。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需要海量HBM,谁有货?”SK海力士立马行动,集团会长带着CEO飞旧金山,跟奥特曼面谈。韩国媒体说,双方聊的就是HBM技术合作。这等于从“给英伟达打工”,变成“跟OpenAI组队搞基建”,风险分散了,还能绑定未来的AI巨头。

四、高盛唱衰,股价跌10%,SK海力士真不行了?

最近SK海力士股价有点惨,从本月高点跌了10%,高盛还下调评级,说“短期涨太多了”。这时候有人问:是不是HBM泡沫要破了?

先看数据:Q2营收增长35%,利润增长68%,这可不是泡沫,是实打实的业绩。股价跌10%,更多是市场“恐高”——毕竟今年以来SK海力士股价已经涨了150%,回调一下很正常。

高盛的理由是“三星可能反超”,这确实是个隐患。但技术优势不是一天能追上的。HBM这东西,不光看芯片本身,还看封装技术。SK海力士的TSV(硅通孔)技术比三星成熟,良率高10%,成本低8%。这意味着同样卖一根HBM,SK海力士能多赚8%的利润。三星想追上来,至少还得半年。

更重要的是,AI算力需求不是短期炒作。OpenAI要扩100倍算力,谷歌、Meta、亚马逊都在跟进,甚至中国的百度、字节也在搞大模型。这些公司都需要HBM,而且是“越多越好”。有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HBM市场规模会从今年的200亿美元涨到500亿美元,三年翻2.5倍。这时候说“泡沫”,太早了。

当然,风险也不能无视。除了三星,还有两个“暗雷”:一是美国对华AI限制政策反复,万一H20芯片又不让卖了,中国市场需求会受影响;二是HBM技术迭代快,现在HBM3E刚火,HBM4已经在研发,要是SK海力士跟不上节奏,优势会瞬间消失。

但总体来说,SK海力士现在的处境是“机会大于风险”。技术领先,订单饱满,还在拓展OpenAI这样的新客户。股价跌10%?对于想上车的机构来说,可能还是“抄底机会”。

五、内存战争的终局:谁能当AI时代的“石油大亨”?

把时间拉长看,SK海力士和三星的竞争,本质是争夺AI时代的“内存霸权”。

以前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现在内存芯片是AI的血液。没有HBM,百万GPU集群就是废铁;没有足够快的内存,AI算力再强也跑不起来。所以你看,SK海力士和三星占HBM市场80%份额,就像当年OPEC控制全球石油产量——它们说涨价,所有AI公司都得掏钱。

但“石油大亨”也不是好当的。OPEC后来为啥不行了?因为新能源出来了。同理,要是哪天出现比HBM更快、更便宜的内存技术,SK海力士和三星的垄断就会被打破。现在已经有公司在研发“存算一体”芯片,把内存和计算功能集成在一起,直接跳过HBM——这就像用电动车取代燃油车,要是成了,HBM就没用了。

所以SK海力士现在的策略很明确:一边扩产HBM赚快钱,一边跟OpenAI合作搞前沿技术。7月21日奥特曼说要“探索百倍规模扩容”,SK海力士立马响应,这不是偶然,是想绑定AI应用端的需求,提前布局下一代内存技术。

这场仗的关键,已经不是“谁的HBM产能大”,而是“谁能跟AI公司一起定义下一代内存标准”。英伟达、OpenAI需要什么样的内存,SK海力士就造什么样的内存——这才是真正的“产业链协同”。三星要是还只盯着产能和技术参数,迟早会被甩开。

结语:别只看韩国人赚钱,中国企业该醒了

SK海力士狂赚67亿的故事,对中国企业是面镜子。

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在DRAM和NAND上已经有突破,但HBM差距还很大。现在全球HBM市场被韩国双雄垄断,中国AI公司买HBM不仅贵,还可能被“卡脖子”——万一哪天美国不让韩国卖HBM到中国,我们的百万GPU集群怎么办?

但也不用太悲观。HBM技术迭代快,现在正是追赶的窗口期。国内已经有公司在研发HBM封装技术,虽然良率还不高,但至少在行动。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全球最大的AI应用市场——ChatGPT、OpenAI再牛,也得在中国找合作伙伴。要是我们能把“应用需求”和“内存技术”结合起来,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最后说句实在话:SK海力士这67亿利润,看着眼红,但背后是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布局。中国企业想在内存战争里分一杯羹,光靠喊口号没用,得沉下心搞研发,耐住性子补短板。毕竟,AI时代的“内存霸权”,不是抢来的,是干出来的。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