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中美之间的这场大戏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就在前几天,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刚宣布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这边就放出...
2025-07-26 0
没有力传感器,机器人就像一个失去了触觉或力觉的人。
作为人形机器人感知与交互的“感知神经”,力传感器能够为机器人的力控制和运动控制提供必要的力感知信息。力控技术的发展,为机器人赋予了更强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是机器人实现柔顺化、智能化操作的关键支撑,在机器人技术发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其中,六维力传感器作为关键的感知类元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航空航天、机器人及自动化等领域,尤其近年来,在机器人行业的应用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2024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分行业出货占比(台,%)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研究报告》
据MIR 睿工业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人形机器人、普通多关节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领域。其中,人形机器人是出货增长最快的细分方向。预计2025年,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出货占比将超过30%。
01
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应用
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推动六维力传感器新一轮爆发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据MIR 睿工业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整体出货量约1.45万台,同比增长53%。
2020-2030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整体市场出货量规模(台)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研究报告》
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出货量超2000台,同比增长1100%,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随着国产六维力传感器厂商数量不断增加,以及人形机器人产业步入批量量产阶段,该领域的出货量将迎来快速攀升。
2023-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推移(台)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研究报告》
根据MIR 睿工业测算,到2030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出货量将有望达到23万台,2024年~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将120%,展示出强劲的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
02
从追赶到领跑:国产六维力传感器打破技术垄断
据统计,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约有160家,其中中国企业超过70家,位居全球首位。在人形机器人高速发展之际,六维力传感器作为关键核心部件之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技术与产能竞速。
然而,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复杂,在标定、解耦算法等多方面都有更高要求,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真正具备批量化产品供应能力的厂商仍然较少。长期以来,六维力传感器技术都被ATI等国际巨头垄断。
直至近年来,随着更多厂商入局,不断攻克技术难关,这一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一批专注于核心零部件、特别是传感器的国产企业正快速“补位”。代表厂商有蓝点触控、坤维科技、宇立仪器、海伯森等。据MIR 睿工业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蓝点触控在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出货量市场份额约占62%,预计2025年将超70%,已然成为这个高精尖领域的绝对领跑者,并已与智元、小米、众擎、千寻、优必选、银河通用等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其中的核心客户出货量市场份额已达近76%。
百台级人形机器人厂商六维力传感器品牌应用概况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研究报告》
03
中国六维力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力控技术正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装于手腕、脚踝等关键部位,可提升机器人手部操作的精细化与柔性化程度、测量脚踝处的力和力矩,提高脚部行走的稳定性,实现人形机器人精准和柔性控制。
2023-2030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各部位的应用量规模推移(台)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研究报告》
据MIR 睿工业统计,手腕是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的部位,2024年占比超53%。无论是轮式还是双足式人形机器人,若要实现手部力感知、柔性控制、碰撞识别等关键功能,六维力传感器配置将成为主流选择。此外,脚踝部位由于应用难度较小,目前渗透率较高,主要用于地面接触力测量、步态调节与落地冲击反馈等功能。相比之下,灵巧手的六维力传感器应用体量极少,受制于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等因素,尚未实现量化普及。
预计到2025年,随着国产六维力传感器厂商数量的持续增长,以及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量产初级阶段,六维力传感器在该领域的出货将大幅增长。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将配置六维力传感器,以实现类人的步态平衡与抓取过程中的柔性力控,六维力传感器的市场应用将逐步由“实验室样机阶段”走向“量产装机阶段”。
与此同时,随着人形机器人需求大规模增加以及其他高附加值应用开拓,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将有望实现成倍增长,产品生产成本将因规模效应而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到2030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将超过百万台。
从厂商端来看,目前,国产厂商在综合精度、稳定性上已达到中高端水平,部分国产六维力传感器龙头企业在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随着国产厂商在供应链整合、服务响应、定制化能力等方面不断强化,并逐步渗透汽车、医疗等外资主导的高端应用场景,未来中国本土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将释放更大增长潜力。
而在这一发展浪潮中,蓝点触控等一众本土企业的崛起,不仅重塑了六维力传感器的全球产业链格局,也在推动着“感知技术中国方案”从愿景走向现实。
相关文章
说实话,最近中美之间的这场大戏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就在前几天,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刚宣布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这边就放出...
2025-07-26 0
来源:【人民日报】4年前,我离开北京来伦敦留学。在满满的行李箱里,妈妈给我放进了一个空竹。第一次听到空竹的声音,是在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那是条曲...
2025-07-26 0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放话:俄乌50天内不签和平协议,美国将祭出500%次级关税。特朗普(资料图)这一幕在白宫椭圆办公室上演时,北约秘书长...
2025-07-26 0
原标题:为何把脑类器官芯片“送上天”(趣科普)网友:7月16日,我读到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运送太空“快递”的报道,其中包含脑类器官芯片。我很好奇,什么是脑...
2025-07-26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田智能机器人(南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自适应机器人”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903...
2025-07-26 0
今年9月,南京经开区红枫科技园即将迎来第一批“新住户”——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和江苏省人工智能学院的研一新生。当教室与企业仅一墙之隔当科研...
2025-07-26 0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7月2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指出,中欧建交50年来,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2025-07-26 0
几年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床,只能靠引进瑞士的机床,机床贸易额一度突破304亿美元,中瑞成为了密切的贸易伙伴。可没想到,美国的一句“别再给中国供货...
2025-07-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