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半年的外卖大战被叫停后,本以为能稳定几个月,外卖行业又开战了。只不过这一次大战,我国的广大外卖用户依然得告别0元购的奶茶,因为开战地点在遥远的巴西...
2025-08-27 0
前几天路过小区门口的杂货店,老板正往玻璃上贴红纸条:“满 30 减 5,扫码领券”。我逗他:“以前从不打折,这是咋了?” 老板叹口气:“现在钱都得变着法儿让你花,不搞活动,隔壁店都把人抢光了。”
这阵子才发现,不光小店,全国上下都在为 “花钱” 这事儿使劲。
政府先搭起了台子。北京搞了个时尚消费方案,商场里的老牌子改了新包装;广西更直接,夜市摆到凌晨三点,烤串摊旁边能看到卖汉服的;山西最绝,把老布鞋、剪纸做成潮牌,年轻人排队买。这些新鲜招儿,说到底都是为了一个事 —— 让大家多掏点钱。
平台跟着加了把火。淘宝闪购发消费券那阵,身边朋友的外卖订单量跟坐了火箭似的,从一天 1 亿单飙到 2.5 亿。济南开肉火烧的朋友更夸张,以前一天卖 100 单,赶上活动,现在能冲到 500 单,翻了五倍。但他偷偷说:“为了凑满减,我每单贴 5 毛,这钱撑不了仨月。”
小吊梨茶这个牌子更邪乎,五月份刚上淘宝,三个月订单就涨疯了,光外卖收入就多了三成。不光它,胡同里的老面馆、巷尾的裁缝铺,都在电商平台上发券、搞直播。可我总琢磨:为啥非得靠发券?难道大家自己不想花钱了?
数据说得挺明白,上半年内需撑起了 GDP 的 68.8%,消费占了一大半。说白了,大家不买东西,经济就得慢下来。但这增长是真需要,还是券堆出来的?有网友在评论区说:“我上周买了三箱牛奶,全靠满减,其实家里还有一箱没开封。” 另一个更直接:“券一停,你看订单掉不掉。”
商家的日子,看着热闹,实则难。70 后开酱菜铺的张叔,最近被逼着学直播,镜头前举着酱菜瓶说 “家人们领券下单”,背后跟我吐槽:“一天卖 500 块,平台抽成加贴券,赚的还没以前多。” 可 90 后设计师小林不这么看,她把奶奶的刺绣改成手机壳,在抖音发券促销,三个月就攒了 5 万粉丝,“老手艺得靠新法子活”。
00 后更有意思,专挑带 “国潮” 标签的买,管它是不是真非遗,有券就下单。有个 00 后网友说:“花 30 块买个老布鞋挂饰,用了 5 块券,相当于白赚个潮品。”
但热闹背后藏着坎儿。山西的非遗潮牌,刚开始靠券卖得火,券一停,订单掉了四成。老板说:“年轻人图新鲜,可真要让他们掏原价,还得看东西值不值。” 电商产业园里的小年轻盯着后台数据,啥时候上货、降多少钱,全靠系统提示,可不会玩这套的小商家,只能眼睁睁看着客人被抢走。
美团研究院说外卖单量还得涨,发改委的消费信心指数也在往上爬。但张叔的酱菜铺已经开始减少券额了,“再贴钱,房租都交不起”。小林的刺绣手机壳,开始搞 “满 100 送手工贴”,不靠券靠新意。
说到底,这波消费变化,不是发几张券那么简单。政府搭台,平台铺路,商家琢磨新招,连消费者都在学着 “聪明花钱”。有网友说得实在:“真想买的,不用券也会买;不想买的,券再多也白搭。”
现在小区杂货店的红纸条换了内容:“老主顾凭卡打折”,老板说:“不玩虚的了,留住常来的比啥都强。” 胡同里的老面馆,开始送免费小菜,不发券了,吃面的人反倒多了些。
这消费市场的热闹,还在继续,只是慢慢从 “逼着花”,变成了 “愿意花”。
相关文章
继上半年的外卖大战被叫停后,本以为能稳定几个月,外卖行业又开战了。只不过这一次大战,我国的广大外卖用户依然得告别0元购的奶茶,因为开战地点在遥远的巴西...
2025-08-27 0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2025-08-27 0
【来源:现代教育报】8月25日,北京市教委网站发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成立首届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决定成立首届北京市中小...
2025-08-27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8-27 0
明牌先摊在桌上:我们确实需要一套不被西方“捏喉咙”的民用航发备份,但这套备份最好是现在就能往机翼上拧、未来还能养得起、并且不把航司的签派率拖下水。把这...
2025-08-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