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人民日报、新华社同日关注深圳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5日 12:11 1 admin

深视新闻按


7月2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两大央媒同日刊文关注深圳,聚焦生态环境和机器人产业。


《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广东深圳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换电》,从深圳企业优必选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换电,展现深圳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形成完整机器人产业集群、产业链。


《新华每日电讯》在头版刊发文章《深圳迈向全域公园城市》。文章称,深圳从特区建立前的2个公园,到建成“千园之城”,再到如今迈向全域公园城市,深圳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实现了“公园即城市、城市皆公园”的人居愿景。


以下为报道全文:


广东深圳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换电


人民日报、新华社同日关注深圳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行至充电桩前,它灵巧的机械手探向“背部”,稳稳拔出电池放入充电仓,随即从充电仓取出满电电池精准插入体内,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这款人形工业机器人来自广东省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搭载的“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可在无需人工干预或关机的情况下完成自主换电。


经过多年积累,深圳已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应用服务的完整机器人产业链,在伺服系统、控制器以及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代表企业。


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达2012亿元,同比增长12.58%。


深圳迈向全域公园城市


人民日报、新华社同日关注深圳


在“创新之城”深圳,这座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城市里,1320个公园星罗棋布。

从特区建立前仅有2个公园,到建成“千园之城”,再到如今迈向全域公园城市,“公园即城市、城市皆公园”的人居愿景在这里落地生根,“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人民的生活日常。

“千园之城”迈向全域公园城市


2019年,深圳实现“千园之城”目标;2022年,《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出台;2024年,《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得到国务院批复,提出“到2035年建成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国际一流公园城市”;2025年5月,《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正式施行……


深圳持续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引领、制度创新,公园年年“上新”,不断提质升级。


香蜜公园、人才公园、前海石公园等高品质、国际范的公园成为亮眼的城市名片;人民公园、四海公园等老公园经过改造焕发新生;虹桥公园、雪竹径公园、北站中心公园等一批新建公园带来了区域品质的蝶变。


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截至2024年底,深圳全市公园数量达132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75平方米,预计到2035年将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实现居民5分钟可达绿色开敞空间。


通过实施山海连城、生态筑城、公园融城、人文趣城四大行动计划,深圳全市公园布局的均衡性和可达性明显改善,基本形成“蓝绿为底、疏密有致、山海连城、四季有花”的城市风貌。

科技赋能 开放共享


来到笔架山体育公园,把车停在超充站充电,点一杯机器人制作的咖啡,在室外智能健身房锻炼身体,手机下单30分钟后,无人机携带着外卖从天而降……


从2024年起,深圳向科技企业开放公园应用场景,在莲花山公园等多个公园开通了16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咖啡机器人、智能琴房、无人AI商店、智慧跑道、无人清洁车、无人清洁船、剪草机器人、巡逻无人机、植保无人机、无人机AED急救等智能设备遍布全市主要公园。

与此同时,深圳公园开放共享还催生了“公园+文化+商业”的新业态。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举办期间,10天累计吸引128.3万人次参观,直接消费突破2048.6万元,带动附近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40%,“公园经济”释放出强劲消费动能。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2024年)》中,深圳跻身公园周边活力值排名前三的城市。深圳,正借助公园周边活力值激活“城园共生”模式,促进公园与周边功能融合,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通山达海 畅享自然


春天,在莲花山公园放风筝;夏天,在洪湖公园赏荷花;秋天,在四海公园拍落羽杉;冬天,在深圳湾公园观候鸟……千园千面,万般好景,在深圳,总有一个公园可以治愈人心。

除了遍布全市的公园,深圳还依托山海资源,创新构建了“鹏城万里”多层次户外步道体系。3600公里户外步道将公园、社区、郊野串珠成链,衔接自然与城市、山林与社区,联通城市生态毛细血管,使得“山、海、城、园”有机融合。

全长200公里的鲲鹏径,横贯深圳市域东西。鲲鹏径一号桥为野生动物栖息迁徙预留充足的空间,打造了人类与野生动物互不打扰、和谐共生的“双通道”。“它既是远足径,也是生态廊道。”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学者南兆旭说。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公园增量提质、集群连片。”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周超说,深圳将创建“通、达、和、美”的全域公园城市,努力实现“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的目标,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美丽图景绘成现实。


来源 / 人民日报 新华社

排版 / 张雪莹

审校 / 靳阳懿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