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不能缺席,不能落后!”省级党委书记顶格推动这项工作,有何深意?

游戏天地 2025年07月25日 10:33 1 admin

“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

2025年广西“新春第一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发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响亮动员令。最近半年来,陈刚密集会见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家,邀请世界级专家辅导人工智能;高规格举办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一连串关于人工智能的大动作,正在广西持续上演;人工智能已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频词”

当省级党委书记密集部署推动一项工作,必有深意!

“不能缺席,不能落后!”省级党委书记顶格推动这项工作,有何深意?

7月19日,以“AI广西 AI中国 AI东盟”为主题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启动仪式在广西南宁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出席活动并讲话。


人工智能,一直很火,今年更是现象级。

Deepseek、宇树机器人、上海模速空间……一个个科技爆款的背后,都有人工智能的身影。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具有很强的溢出带动性,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大模型”首次被写入其中,部署越发具有针对性。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人工智能正成为多地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引发了新一轮区域竞争。

放眼长三角,上海集聚超千亿级AI产业集群,浙江提出“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安徽合肥依托国家实验室打造量子AI高地;

南望粤港澳,广东将人工智能产业视为“战略必争领域”,深圳坐拥大模型创新生态,广州正举全市之力建设“智算之城”;

北眺京津冀,北京独占全国半数AI核心技术专利,在全国率先形成AI大模型集聚区;雄安新区构建全域智能应用场景;

远望中西部,四川全省上下三万名领导干部集中学习AI,武汉光谷聚链成势,西安“秦创原”创新生态城激活硬科技潜能。

从产业自身来看,人工智能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有效推动了多行业创新,开辟出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在制造业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插上数字化翅膀,加速“数转智改”的步伐;在消费领域,“人工智能+消费”引领新消费浪潮;在未来产业赛道,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都能看到“人工智能+”的杰作。

每一轮技术变革,都是区域洗牌的重要推动力。当前的共识是,谁能在人工智能赛道抢先一步,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谁先发展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这个国家、这个地方就能走在前面。”陈刚在广西“新春第一会”上表示,杭州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推出一款人工智能模型火爆全球,这表明人工智能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广西不能妄自菲薄、行动迟缓,而是要站在时代前沿去捕捉机会。

广西发力人工智能,还有着自身发展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一方面,是产业转型所需。

广西作为连接北部湾和西部地区的战略枢纽,经济总量长期排在全国中下游,2024年经济增速为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5%、32.5%和51%,二产尚未发挥出强劲支撑作用。

从广西省内来看,省会南宁、柳州和桂林长期位居广西经济前三强,2024年经济增长集体“失速”。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南宁(3.0%)、柳州(1.5%)、桂林(3.1%)2024年增速垫底。工业重镇柳州经济总量,更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跌破3000亿元。

工业发展进入调整期,背后是产业结构老化、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如何破解?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技术和应用场景,赋能工业转型升级,重塑产业竞争力,是一条重要路径。

正如陈刚多次强调的:“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推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是放大广西区位优势所需。

“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广西沿海沿江沿边,背靠中南西南,拥抱北部湾,联接东盟,与大湾区相邻,既是开放窗口,也是战略腹地。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广西被定为“一带一路”、RCEP(全面经济伙伴协定)核心示范区。为了抢抓历史机遇“窗口期”,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广西坚定不移实施向海图强战略,发展AI产业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更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

从发展前景来看,东盟人工智能产业还是一片尚未开发完全的蓝海。有区域专家分析认为:“面向东盟的巨大市场,是广西发展AI的最大差异化优势。”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广西立足本地AI应用的优势,顺势提出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将人工智能置于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核心位置,推动人工智能在金融、文旅、产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极。

从广西人工智能产业来看,存在很大发展空间。2024年,广西存续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708家,较2023年增长32.55%。

但与人工智能强省相比,差距仍比较大,缺乏地标性龙头企业,产值也比较小。据《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2024)》数据显示,广西人工智能企业整体实力排名全国第26名。

面对发展所需、差距所在,广西渴望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中弯道超车、迎头赶上。

“不能缺席,不能落后!”省级党委书记顶格推动这项工作,有何深意?

陈刚来到北京市经开区“模数世界”人工智能新质产业社区,体验人机五子棋对战。


今年以来,在激烈竞争的人工智能赛道上,广西非常忙碌。

仅在7月下半旬,就有一系列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高规格活动密集举行:

7月15日,陈刚带队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调研,并来到经开区“模数世界”人工智能新质产业社区,体验人机五子棋对战。

7月19日,以“AI广西 AI中国 AI东盟”为主题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启动仪式在南宁举行;

7月20日,以“AI赋能谋新篇产业协作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举行,共促成签约项目296个,签约金额2173亿元。

7月21日,广西召开人工智能应用促进工作座谈会,听取今年4月人工智能赋能金融创新专题研讨会以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一系列密集动作,释放了广西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力度和决心。梳理发现,广西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力度大、打法新、氛围足。

一是顶格推进。成立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把AI发展提升到突出位置;密集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重磅政策,重点实施人工智能产品突破、“智赋万企”、关键技术攻坚、企业培优育强、产业布局优化、资源要素保障六大行动。

二是平台搭建。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东风,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参与人工智能与重点产业融合;推动成立广西创新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促进中心,并通过东博会、峰会等平台拓展合作,通过搭建平台,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带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到广东考察交流,前往广州、深圳,深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市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及广州数字科技集团等企业实地考察。陈刚提出,共同谋划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发挥互补优势,加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今年3月和7月,广西代表团两次到北京考察多家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并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广西的雄心是按照“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

三是氛围营造。7月份以来的两场重磅AI盛会,面向不同人群,惠及千家万企,吹响了广西全域拥抱AI新势力的号角,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正如陈刚所说,广西举办这场AI超级联赛,不在乎最后的成果多轰动,也没指望最后创新的成果能够像蒸汽机、像爱迪生发明灯泡那样,在历史上被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通过AI大赛,普及民众AI的意识,赶上这个时代,拥抱这个时代。

有力的举措,也带来了明显的成效。2025年上半年,广西新签约人工智能项目90个,总投资481亿元;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迎来首批东盟企业入驻;“桂智一号”数据安全管理与AI智能体应用平台成立……

当下的广西,以人工智能冠名的各种论坛、会议接二连三,成立的产业联盟层出不穷,处处可见奋力人工智能的身影。

当一个地方形成了发展的浓厚氛围,成功还会远吗?

撰文:王牧寅 姚成二

编辑:纪海涛

审核:王运宝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