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普通本科生能走到哪一步?不是985、也不是海归,不靠关系,也没背景,从普通家庭出发,硬生生地走上了巨头企业的高管之位,甚至有人称她为...
2025-07-26 0
用户收了你的优惠券,却没感受到“优惠”?别怪他们习惯薅——可能你给得太多、太散、太没策略了。这篇文章聚焦一个运营真相:“补贴感”不等于“优惠感”,拆解补贴设计里的用户心理误区与优化方向。
美团外卖/闪购、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秒送打得不亦乐乎,各种大额券,各种0元购,各种订单记录,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这么烧钱的互联网大战了。
但是烧钱只是短期增长战略,长期下来还是依赖供给履约需求多方面的精细经营,拭目以待吧。
今天看看优惠券这个烧钱黑洞、营销利器!
优惠券,对用户可谓喜闻乐见,平台也乐此不疲发放。
但是,平台补贴越花越多,用户优惠券使用效果却每况愈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优惠券以小博大的逻辑不灵了?你给用户的优惠vs用户以为的优惠,哪个更重要?如何提升优惠券使用效果?
本文,聊聊优惠券,还有优惠感。
优惠券效果为什么越来越差?
核心原因是优惠券带给用户的优惠感越来越低,使用动机减弱,使用阻力增加。
从平台和用户的角度综合来看,主要有4个原因:
回到优惠券本身,先来看看一张常见零售行业优惠券的属性。
首先是价值属性:面值、门槛、类型,是用户对一张券价值判断主要的三个属性。
其次是使用限制:可用范围、券有效期、是否叠加,这些才是券的“套路”。
最后是领用规则:领用范围、获取方式、可否转赠,提升券的流转和使用。
了解优惠券的关键属性特征,那么如何去设计和运营优惠券,提升用户感知到的优惠券和核销率呢?有钱任性发大额券是有效的方式,但都知道不可持续不成规模,阿里美团京东这几个大哥另说。
提升优惠感,先问优惠感来自何处?
既然是“感”,那么优惠感的强弱高低就是用户的心理感觉。
好消息是感觉可以被引导影响,坏消息是套路多了用户也容易脱敏甚至厌烦。提升优惠感,是理解用户心理的基础上进行优惠券策略的设计运营。
结合用户心理和行为原理,来看看提升优惠感的策略举措。
沉没成本则是已经投入的成本(如时间/金钱)会促使用户继续行动以避免“白费”过去的付出。损失厌恶是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远高于收益(如丢失钱财的痛苦远高于捡到同等数额),
在优惠券运营中,合理设计获取成本、强化损失厌恶,是有效提升优惠感和使用率的方式。
优惠券的获取方式决定了用户的沉没成本,付费购买?任务获取?免费领取?还是不知情账户中就被塞了优惠券?获取成本越高用户感知越强,同时获取成本越高,对应的券力度也越大、券投放规模也会随之减少,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和场景匹配合适的优惠券获取方式,一般都是多种获取方式组合,持续实验优化。
在优惠券从发放到核销/过期的流程中,强化损失厌恶同样重要。限时限量、过期提醒,甚至有意为之的错发优惠券,都是强化了潜在的损失。
一单回本(或者一单接近回本)是优惠券运营中利用沉没成本和损失厌恶的典型案例。
一般在下单结算场景中,付费购券包,本单可用一张,并且用券省下的钱超过购买券包的钱,让用户直接回本。不买用户就损失了,买了因为有过付费行为,用户产生一定沉没成本对优惠券记忆更强、优惠感感知更强,可以提升后续券包核销。
锚定效应就是对比,用户依赖初始信息(锚点)评估后续价格,形成价值参考。禀赋效应是指人们一单拥有某物,对其价值的评估就会显著高于未拥有之时。
利用锚定效应,首先要给用户参照的锚点,而优惠券最基础的就是原价和券后价的对比,而提供多张券的对比也是一种方式,如同时给用户发2张券,一张券力度低价值感弱,另一张则是我们更期望用户使用的相对高价值的优惠券。
禀赋效应在优惠券中应用的关键是让用户从被动接受变为专属赋予,提升拥有感。结合用户身份特征匹配专属优惠券,或者通过适当任务才可以获取优惠券,强化占有心理,提升对优惠券的价值评估。
各种平台常见的会员专享券便充分利用了锚定效应和禀赋效应,如美团不同层级会员可以领取不同力度优惠券、以不同价格购买券包,并且强化与低级别会员的对比,让用户可以对比其他会员权益增加优惠感知,更认可自己可以领取的专属优惠券价值。此外,微信支付后的摇一摇发券,支持用户在多张优惠券中自主选择一张,也是非常巧妙的设计。
稀缺心理就是“物以稀为贵”引发紧迫感,提升价值感知。从众效应同样常见,个体倾向模仿群体行为以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稀缺感在优惠券运营中已普遍应用,定时抢券/限量领券的玩法随处可见,这里想强调的是,稀缺感除了玩法强化,在日常优惠券运营中需要关注优惠券对用户的触达频次,当用户被优惠券过度重复轰炸,稀缺感再也难弥补了。
从众强调群体行为带来的信任感,“今日已使用28万张”、“小区内已有xx名用户购买”…简单的文案就可以强化从众效应,从众也可以“从友”,通过好友助力领取优惠券、或者可以分享转赠的优惠券,通过社交关系强化信任感,达到从众效果。
稀缺和从众并不矛盾,身份分层的优惠券应用,借助专属身份带来优惠券的稀缺感,同时同类群体的从众效应让用户增强信任。会员专属券、老朋友福利券…包装很重要。
交易效用是用户不仅关注商品实际价值,也享受“占便宜”的心理满足感。框架效应是信息的表达方式回影响人们的感知和决策,同一信息不同表达,结果可能差别很大。
交易效用的利用借助心理参考价-实际支付价的差值,与锚定效应类似,可借助价格对比进行强化,另外大额用满减券突出金额、小额用折扣券提示折扣的优惠券设计方式也是增强交易效用。
框架效应常见的包括收益框架、损失框架、属性框架、时间框架:
除了单纯信息的表达差异,在接近的优惠补贴下,优惠券的类型和包装对用户感知影响巨大,一笔钱到底是用哪种优惠券发出去效果更好?满减券和折扣券、商家券和商品券算是非常典型,尤其是最近的外卖大战中,大额满减券疯狂发放,但是围绕爆品的商品券在促订单、提分享上更胜一筹。结合目标和场景,灵活设计运营优惠券的发挥空间很大。
优惠券作为交易类业务不可或缺的运营工具,在拉新客、促转化、提客单、做留存诸多方面发挥作用,用好优惠券既需要理解优惠券本身的特征和规则,更要理解优惠券作用的对象,也就是用户。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理解优惠券发挥作用的机制、对用户优惠感知判断的影响,才能够更好的去设计和运营优惠券,提升优惠券,达成业务目标。
期望你可以发好优惠券。
专栏作家
吴依旧,公众号:增长海盗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于用户运营增长的研究、实践和输出,关注在线教育、零售电商、知识付费行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普通本科生能走到哪一步?不是985、也不是海归,不靠关系,也没背景,从普通家庭出发,硬生生地走上了巨头企业的高管之位,甚至有人称她为...
2025-07-26 0
皮尔法伯集团日前宣布其毕太维(通用名:恩考芬尼)和西妥昔单抗的联合疗法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BRAFV600E突变...
2025-07-26 0
【来源:中安在线】民政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向...
2025-07-26 0
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来自全球49个...
2025-07-26 0
经济日报广州7月25日讯(记者郑杨)日前,广东省揭阳市东粤化学全球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工业化装置试生产成功,实现了“废塑料轻松变资源”。...
2025-07-26 0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上任不到两年,能贪4,000万,难怪美团说,阿里收购饿了么几年之内,亏了1,500亿。拜托,有这样的硕鼠,那有多少钱都会被造掉!外...
2025-07-26 0
来源:环球网 近日,位于四川邛崃经济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的泉水湖公园内,5台智能清扫设备正式上岗,这标志着公园智慧化管理迈入新阶段,为城市品质与服...
2025-07-26 0
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广东段)四电及相关工程施工总价承包中标结果公示建设地点:广东省湛江市建设规模: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线路自合浦站引出,向东经铁山港湾、...
2025-07-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