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
2025-07-25 0
大家好,我是QSY,今天拆华凌神机二代3匹柜机,型号KFR-72LW/N8HE1Ⅱ。
华凌神机就是HE1系列,之前只有1.5匹配置,今年升级到神机二代后,增加到4个配置。
两台1.5匹之前拆过了,今天拆3匹柜机
华凌神机二代3匹柜机
配件:4米连接管、华生(3×2.5+1×1.5)mm²连机线、日丰3×4mm²电源线、遥控器。
▲遥控器开机键带夜光
▲外机没变化,依然是X4箱体,尺寸890(940带阀)×673×342mm。
▲外机标称42kg,实际称重41.535kg。
▲拆开上盖,电控板和冷凝器布局没变化,冷凝器是双排铜管、电控板倒扣布局,电控板上方有隔温棉避免产生冷凝水。
▲华凌从24年开始,外机搬运把手增加了引风开槽,引入环境风给电控板降温,把手内部有金属钣金,阻燃效果好。
拆开电控盒,可以看到冷媒环,冷媒环和把手引入的环境风,组成液冷超导散热系统,系统高压支持4.60Mpa,外机安装在封闭机位时制冷效果会更好,实现支持68℃高温制冷。
▲冷凝器采用双排29组抽1,共28组56根铜管,管径7mm,外排长900mm,内排长865mm,总长49.42米。
注:强调铜管是29组抽1,是因为抽掉了铜管,可还有翅片,整体换热能力要比单独28组铜管更好。
▲冷凝器翅片高610mm,片宽44÷2=22mm,片距1.4mm,翅片换热面积16.92㎡,铜管面积1.0868㎡。
华凌一直使用22mm宽翅片,翅片表面积接近17㎡,一般3匹翅片面积在15~16㎡左右,华凌的翅片面积更大一些。
▲锥形文丘里冷媒分配器,冷媒流路5进5出,再设计1进1出过冷段。
▲黑色碳钢消音器,需要说明的是,消音器前后的管路部分被涂黑了,并且涂层挺厚,这部分依然是纯铜管路,涂黑是为了增加防腐效果,使用厚涂层也能起到一点减震效果。
不过把管路涂黑,也确实容易让人误会,没准哪天就有谣言传出来说华凌管路都换成铁管了。
▲不过华凌3匹空调,的确用了一根“铁管”,就是碳钢材质的分流管。
以前空调管路用纯铜,是因为纯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可以理解为铜是软的,自封性好,冷媒不易泄露;因为具有柔韧性,在震动时有缓冲效果,长期使用可靠性高。
把纯铜换成碳钢或不锈钢,优点是它们的导热不如铜,管路换热损失小,有利于提高空调性能和能效。问题是碳钢和不锈钢的刚性强,硬碰硬的话,减震设计难度大。
在空调系统中,冷媒压缩(压缩机)和节流阀(电子膨胀阀)前后,因为冷媒流速高,管路震动大,这部分难以被替代,不过换热器前后冷媒流速稳定,震动小,可以用碳钢或不锈钢代替铜管。
▲风扇尺寸没变,依然是φ535×133mm,重863.6g
▲威灵80W 10P直流铝线电机
铝线电机在中低负载和铜线电机基本没差别,高负载下温度升高,使用寿命可能有影响,解决方法是使用更粗的铝线减小电阻,再加大功率留出冗余空间,实现与铜线电机相当的性能和可靠性。
目前来看,性价比空调,采用铝线电机已经普遍,高价位的空调(4000+挂机、8000+柜机)很多继续用铜线电机。
▲美芝KTM240D46UKT2双转子压缩机,依然是24cc大排量。
▲压缩机采用单吸气管,双吸还是单吸,需要先了解两个概念,一是冷媒流量,二是冷媒泄露:
1、冷媒流量:空调依靠制冷剂在内外机循环换热,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和换热器等部件,都是为冷媒循环服务,冷媒流量大性能强,流量小性能弱。
2、冷媒泄露:理想中的压缩机应该是全封闭结构,压缩过程没有冷媒泄露。可压缩机气缸是机械结构,泵体上有吸气孔,会有部分冷媒压缩后没排出去,减少冷媒泄露就能提高效率,让空调更省电。
双吸气管,优势在于冷媒供液量大,劣势在于冷媒泄露通道比单吸气管长,冷媒压缩后泄露多,能效低。
简单理解,单吸偏重省电,双吸偏重性能,如果搭配大储液罐,成本也会高一点。
▲压缩机使用三块隔音棉(顶盖、内层、外层),每块都是两层结构,内侧毛毡层采用涤纶+丙纶材质的针刺棉,起到吸音作用,丙纶不吸水,长期使用不易腐烂;外侧板材层是橡胶+PVC,起到隔音作用。
隔音棉对低频震动没啥效果,主要能有效降低压缩机中高频噪声,并且越厚实,密度越高,隔音效果越好,这种隔音棉也更沉,华凌隔音棉重1453.2g属于挺厚的。
▲三花T1.65C35「1.65mm口径」电子膨胀阀,在膨胀阀前面还有节流短管做预节流,降低电子膨胀阀节流冷媒噪声,四通阀是三花不锈钢的。
内机尺寸为:1802高×427宽×376深mm,出风口尺寸1159×160mm。
▲外壳表面采用仿布纹工艺,质感比一般注塑塑料更好。
▲标称重量30kg,实际称重30.097kg。
▲背面有三个进风口,使用三片过滤网,每片过滤网尺寸430×320mm。
▲继续拆,右边是内机前面板,连带着扫风叶片和滑动门。
华凌HE1 II和HA1 III的15个大百叶,呈现下密上疏的排布,控风角度更大,出风温度更均匀。现在空调柜机出风口尺寸不断加大,大风口对制冷效果有利,能让冷风更分散,减少冷风直吹感,房间降温更均匀。可大出风口会影响制热,制热时出风温差大,室内温度容易分层。
▲区别在于,HA1 III采用平整的百叶,而HE1 II百叶采用仿生鹰翼形状,并且是软的柔性材料,上下控风角度增加到120°,冷风上抬更高,防直吹效果更好,2.5m内风速0.22m/s;制热时有效下压热空气,制热垂直温差低于1.5℃,而老款HB1A垂直温差接近8℃,控风能力大幅提升。
▲盘管温度+环境温度传感器,属于常规配置
▲华凌HE1 II带四个步进电机
▲电机放置在风扇下端,重心降低,高速运行时稳定不晃,配合大风轮做到更大循环风量,提高空调性能和能效。不过相比风扇上置,下置需要考虑电机防水设计,也增加了维修难度。
▲拆下风扇和电机
▲3匹空调内机风扇电机,重量有1068.8g,挺沉的,从上置改为下置,可有效降低重心,所以现在各品牌大风量柜机,电机都放在风扇下端了。
▲华凌神机二代采用φ126×986mm大尺寸薄翼风轮,风轮体积增大24.7%,搭配57W 10P大洋直流铝线电机,实现1800m³/h大风量。
▲拆下蒸发器
华凌神机二代蒸发器采用50组100根铜管,管径φ5mm,外排铜管长度350mm、内排335mm,铜管总长度34.25米,铜管换热面积0.538㎡。
▲蒸发器高975mm、翅片宽度12mm、片距1.3mm,翅片换热面积6.17㎡。
▲蒸发器重4087.7g
▲蒸发器同样用文丘里分液头,冷媒流路六进六出。
▲风道出风口的上下两端都采用多锯齿设计(止喘片),可消声降噪、改善送风音质。
从拆机来看,华凌神机二代通过φ126×986mm大风轮,搭配57W大电机加大风量,再通过仿生鹰翼柔性百叶、止喘片等设计降低风噪,实现1800m³/h风量。
那么它的实际控风能力和噪声效果如何呢?
▲左右摆风角度大约在120°
▲防直吹模式,冷风的确吹的更高
▲华凌神机二代风扇做过动平衡,运转稳定,基本没震动。
实测华凌神机二代运行噪声和风扇转数:在环境背景噪声为25.4dB(A)时,空调开启制冷+默认角度:
以前华凌3匹空调,最低风速噪声大约在33dB(A),神机二代最低30.9 dB(A),静音效果改善明显。
注:受环境噪声25.4dB(A) 、仪器精度、摆风角度影响,所测噪声数值要比实验室测的高。
▲外机:华凌神机二代HE1II冷凝器尺寸最大,还带电子膨胀阀,外机配置最高。
内机:HE1II和HA1III内机风轮一样,HE1II的蒸发器翅片略大一丢丢,主要是通过大电机,以及仿生鹰翼柔性百叶、止喘片等设计降低风噪,实现更大风量,做到更高能效。
除了华凌HE1II,美的酷省电Ultra、美的风尊全面风柜机,室内机也宣传「鹰翼柔性百叶」,也就是说这几款空调,内机配置应该相同。
总的来说,华凌HE1II内外机配置都给满,属于单风扇圆柜机中最高那一档,并且内机控风能力大升级,解决了圆柜机制热垂直温差大的问题,内机静音还更好,从配置到体验是全方位的好,对得起神机称号。
如果说华凌HE1II的不足,那就是作为性价比品牌,功能没有美的那么丰富,还有人会介意铝线电机,只能说铝线是大势所趋,如果想要性价比,那绕不过铝线,想要铜线得加钱上COLMO。
▲如果客厅面积在40平以上,希望空调更省电,或者需要冬天空调制热好,并且追求性价比,那需要华凌HE1II。
▲HA1III配置和HA1II一样,升级了电控算法。HA1III外机冷凝器小点,主要是内机风量大,不过它的配置还是同价位二线品牌配置好,并且内机体验比之前改善挺大,房间达温速度快。如果是制冷需求为主,这配置也够用,价格也特别划算。
▲HB1A的外机还行,内机不如新款,买不买主要看价格,如果比HA1III价格低可以考虑,要是比HA1III贵,那就选HA1III。
相关文章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7-25 0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7-25 0
现在人们打棋牌麻将谁不想赢?手机微乐麻将必赢神器但是手机棋牌麻将是这么好赢的吗?在手机上打棋牌麻将想赢,不仅需要运气,也需要技巧。掌握的棋牌麻将技巧就...
2025-07-25 0
普华永道澳洲84人重组团队出售背后:四大的AI转型阵痛!失业君小编 | 文Christina Morillo | 公共图库图7月17日,普华永道澳大利...
2025-07-25 0
Windows 365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服务,它允许微软客户连接到托管在云端的虚拟化 Windows 操作系统。这个想法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变得...
2025-07-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