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在举行,特斯拉携带智能电动车、人形机器人及智能辅助驾驶技术、V4超充桩等最新成果出席这一AI盛会。在现场,特斯拉以视频形式展...
2025-07-26 0
当航空工程师们为了给航天器减轻每一克重量而绞尽脑汁,汽车制造商们为了提升续航里程而全力以赴时,一系列超乎想象的新型材料正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彻底改写游戏规则。
这些材料轻到能够稳稳地置于蒲公英之上,同时硬到足以让传统钢铁相形见绌。
蒲公英上的王者:微格金属
2011年,波音公司旗下的HRL实验室为美国国防部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材料:微格金属(microlattice)。它的内部构造宛如一个错综复杂的三维网格,由相互连接的空心管搭建而成,其管壁厚度仅仅100纳米,还不到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
微格金属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内部结构:99.99%的空间被空气所占据,而真正的固体部分仅占0.01%,这使得它的密度低至0.9毫克/立方厘米,比常见的泡沫塑料还要轻上100倍。
更为神奇的是它所展现出的力学性能:即便被外力压缩至原有体积的50%,一旦外力消失,它能在瞬间恢复到初始状态。
波音公司曾进行过一个令人惊叹的演示:将一枚鸡蛋用微格金属包裹起来,然后从25层高楼的高度抛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鸡蛋竟然完好无损。这种刚柔并济的特性,使微格金属成为飞机地板和墙面材料的不二之选,波音公司也计划借助它实现飞机的瘦身,提升飞行性能。
AI驱动的纳米奇迹
2025年初,加拿大的科学家们借助人工智能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探索路径。他们运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在虚拟世界中对材料结构进行反复设计与优化,最终成功构建出一种由300-600纳米碳梁组成的微型晶格,其中包含的单元数量多达1875万个。
经过热解固化等复杂工艺处理后,这种玻璃碳材料展现出了令人咋舌的比强度,达到2.03兆帕/(kg/m³),其强度是钛合金的5倍,更是碳纤维的10倍之多。
这一重大突破的关键在于尺寸效应:当碳梁的直径缩小至300纳米时,其表面会形成高达94%的sp³ - 碳结构,这与钻石的原子排列结构一致,原子排列近乎达到理论上的完美强度极限。
若将这种材料应用于飞机制造,替换原有的钛部件,每减轻一公斤重量,每年便能节省80升燃油。这一成果表明,AI技术不仅优化了材料设计,更有可能重塑地球的能源未来。
中国“轻功”:的航天征程
中国的科研人员同样在这场轻与强的竞赛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安交通大学柴东朗团队精心研制的镁锂合金,密度仅在1.3-1.6克/立方厘米之间,其中最轻的型号甚至能够像羽毛一样漂浮在水面上。
2016年,镁锂合金助力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成功发射升空,相较于传统铝合金,重量减轻了40% - 50%,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镁锂合金不仅重量轻,其内在性能同样卓越:
比刚度高达钢铁的22倍,这意味着在保持相同刚性的前提下,它的重量仅为钢材的1/35。
阻尼性能十分出色,超过铝合金十倍之多,能够高效吸收震动能量,堪称震动的“吞噬者”。
具备优异的电磁屏蔽能力,无论是卫星的壳体,还是日常使用的手机外壳,都能提供可靠的防护。
目前,陕西阎良的生产线已经实现了百吨级别的量产,让中国卫星制造进入了“克克计较”的精准轻量化时代。
终极较量:谁能称霸轻强领域?
将这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横向对比,它们各自的性能边界一目了然:
微格金属凭借极致的轻盈在密度方面独占鳌头,AI晶格则依靠先进算法在强度领域一骑绝尘,镁锂合金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彰显出综合优势,而经过革新的钢材则在传统工业中为轻量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若从刚轻比(强度与密度之比)的角度考量,AI纳米晶格与微格金属堪称双雄并立,前者犹如在纳米尺度编织的金刚石蛛网,后者则像是由金属铸就的轻盈蒲公英。
相关文章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在举行,特斯拉携带智能电动车、人形机器人及智能辅助驾驶技术、V4超充桩等最新成果出席这一AI盛会。在现场,特斯拉以视频形式展...
2025-07-26 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宇 实习生邢煜晨7月23日下午,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制造翘楚湖北专场活动上,武重集团、华中数控、华工激光等3...
2025-07-26 0
你以为天上飞的铁疙瘩越大越危险?错了!国家发改委最近天天把“低空经济安全”挂嘴边,专家一句话戳破真相:1000米以下的低空飞行,比万米高空难搞10倍!...
2025-07-26 0
胶州湾第二隧道迎来新进展:成功穿越“海底天堑”日前成功穿越我国在建工程最长海底断层破碎带,在超长跨海隧道建造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
2025-07-26 0
日本首相石破茂垮台。他上任不久,政权即将终结。两个强硬派人物等待接替。日本的未来路线面临重大改变。接替石破茂的热门人选有两位。高市早苗和河野太郎是焦点...
2025-07-26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L.Y前言一想到自己第一届任期卸任后差点...
2025-07-26 0
2025年7月26日,作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专题活动之一,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2025-07-26 0
全球首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开放运行十年来取得丰硕成果。7月26日,“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开放...
2025-07-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