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高峰,ETC通道堵成停车场,2亿车主的血汗钱到底喂给了谁?早高峰八点半,北京京藏高速清河站,30辆车在ETC口排队。司机老张把卡拔出来又插回去,...
2025-07-26 0
【来源:甘肃科技报】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张云文) 近日,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刘书海青年教授团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既具有强大的发电能力,又像皮肤一样柔软的有机压电薄膜。预示着下一代可植入式医疗传感器和可穿戴智能设备将迎来革命性的材料基础。
什么是压电材料?简单来说,就是能把压力变成电能的材料。想想看,如果一种材料像我们的皮肤一样柔软,又能把我们身体的微小动作变成电信号,那就能用来监测心脏跳动、大脑活动,甚至控制智能假肢。然而,传统的有机压电材料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要提高发电能力,材料就会变得很硬;要提高柔软度,发电能力就会下降,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因为,要产生强大的电能,材料内部的分子排列必须非常整齐、紧密,但这样就会限制分子的运动,导致材料变硬。反之,为了追求柔软度,分子排列就会变得松散、无序,电能自然就上不去。
兰州大学刘书海团队找到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法:他们利用两种不同的液体,在液体界面上通过“极性工程”的手段,巧妙地让材料内部的分子自动排列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既保证了分子排列的整齐,又允许它们自由运动,从而实现了高发电能力和高柔软度的完美结合。最终研发出来的薄膜不仅具有与常用有机材料相当的发电能力,而且柔软程度可以媲美我们的皮肤、软骨甚至主动脉!这意味着它可以紧密贴合人体器官,进行精确的生物信号监测,而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不适。
这项技术的突破性在于,它为设计新型高性能有机压电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推动其在生物力学传感器领域的实际应用。刘书海教授表示:“这种新型材料可以无缝贴合人体器官,为植入式心脏监测、脑机接口及智能假肢提供材料支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每天早高峰,ETC通道堵成停车场,2亿车主的血汗钱到底喂给了谁?早高峰八点半,北京京藏高速清河站,30辆车在ETC口排队。司机老张把卡拔出来又插回去,...
2025-07-26 0
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句古老的话语,在1986年青岛港的那个冬日,被诠释得淋漓尽致。那一天,...
2025-07-26 0
正定县委大院1985年的面貌。(图源:《习近平在正定》 1984年3月初,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在朱河乡调研。一见面,乡党委书记就跟他诉苦:“2月...
2025-07-26 0
Redmi Note 14 Pro以“金刚品质”为核心,在千元价位段实现了性能、耐用性与体验的全面突破。搭载天玑7300-Ultra处理器,采用台积电...
2025-07-26 0
7月24日,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嘉宾们都说了什么?一...
2025-07-26 0
“数据猿带大家一起沉浸式探展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正式拉开帷幕。7月的上海,盛...
2025-07-26 0
这两天上海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来了个大佬——杰弗里·辛顿。你可能没听过这名,但他的头衔能吓你一哆嗦:2024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奖,因为他用AI搞懂...
2025-07-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