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具有AI能力的波束报告”的专利,公开号CN120359797...
2025-07-24 0
NASA火星采样计划推迟,马斯克火星殖民计划推迟,我们要领先于美国,先行火星取样返回了,这已经是美国要面对的最大的现实了。
火星采样返回最难的还是距离太远,无论是航天器,还是通信支持方面都太难了,否则美国NASA早就实现了,将等不到中国超越他们几年实现了。
我们知道,相比地月距离38万公里,地火距离是4亿公里,通信信号延迟就有22分钟,这就意味着采样装置需要完全自主地进行变轨、着陆、采样等工作,这对于控制方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火星发射窗口每26个月一次,任务需在40天内分两次发射,比月球轨道窗口期少了很多。
并且火星采样最大的困扰在于灰尘太多,还有大气,虽然只是地球的1%,但是采样时的尘土会对样品产生影响,上升期返回也需要克服火星大气阻力,并且还需要重新设计更加适合火星地质的采样方案。比如钻头就要更为坚硬。
以前,NASA虽然多次前往火星,但是携带的燃料很难确保采样和返回,只能就地研究然后返回数据。我们发射了天问一号,也完成了基本研究,有了嫦娥五号、六号月球采样的经验,也设计出了更为完美的探测器和取样装置。
相比月球取样,我们在火星上的采样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上升器携带的燃料更多,发动机效率也更高,可以一次性完成采样,以及与轨道器对接;
2、我们对于火星表面的垂直起飞、精确入轨、交会有了突破性进展;
3、我们在火星表面可以采用机械臂表层抓取、深层钻探,以及巡视器移动采样,采样模式更多;
4、在样品封装方面,我们具备了在-20℃以下保存以保护潜在有机物,并且避免火星潜在微生物污染的多种密封系统。
也就是说,因为火星上有大气存在,引力也更高,距离我们还很远,无论是采样本身的难度,还是采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事件,以及防止地球航天器对火星的污染,或者火星返回的样品存在潜在的污染,都是我们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我们的嫦娥五号、六号采样返回之后,让我们对月球的地质、矿产、气候变化、形成过程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为我们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月球采矿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我们从火星采样返回,那么将成为全球首个从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重塑了深空探索的格局。我们将破解太阳系演化的历史,研究生命诞生的秘密。为我国继续深空探索提供基础,为引领世界行星探测掌握话语权。
我们通过分析火星土壤中的有机分子、微生物化石或代谢产物,验证火星是否曾存在生命。这也会让我们对火星的地质、大气、水资源、气候等了解更为透彻,对火星的火山活动、磁场消失及水循环历史研究更为全面。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将揭示类地行星演化规律,为地球气候变迁提供类比模型。
预计天问三号将在2030年以前采集 800 克火星样品返回地球,我们已经确定了发布了《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确定了“天问三号探测器将开放不超过20千克质量的资源,包括不超过15千克的轨道器资源、不超过5千克的服务器资源”的国际合作机会,应该说:身未动,已远行。
总体来说,如果我们顺利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将是人类首次系统性获取地外行星样本的壮举,填补火星演化研究的空白,推动我国从“追赶者”转变为深空探测“领跑者”,为我国以后在火星建立基地奠定坚实基础。#一图看中国航天未来20年##神二十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相关文章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具有AI能力的波束报告”的专利,公开号CN120359797...
2025-07-24 0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无锡华云创智机器人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用于仓储物流的托盘堆垛机器人”的专利,公开号CN1...
2025-07-24 0
AI,已经热了快三年了。各大科技巨头争先恐后下注入局,可偏偏在这个热潮中,最接近我们生活的苹果,却看起来离 AI 最远。最大的巨头,在最热的潮流面前,...
2025-07-24 0
随着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马斯克与总统特朗普关系恶化,白宫着手审查该公司与多个联邦政府机构之间的合同。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务管理...
2025-07-24 0
7月18日,CXC2025诚迈信创生态大会在南京盛大举行。本次大会以“信创大业 自主共赢”为主题,主管单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及媒体齐聚一堂...
2025-07-24 0
国内高端手机市场,只有苹果和华为能上大人桌,小米、vivo、OPPO和荣耀4大国产安卓品牌只能小孩桌。7月21日,知名爆料博主“智慧芯片案内人”曝光了...
2025-07-24 0
提起百元平板,是不是还以为这还是被骁龙680支配的市场?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以下这几款平板,各个都是超能打的哦!一、VIVO PAD SE作为一款20...
2025-07-24 0
1996年,秦岭隧道施工现场,德国工程师在故障的盾构机旁拉起了黄色警戒线。中国工程师们站在线外,眼睁睁看着对方以每小时600欧元的天价维修设备,却因“...
2025-07-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