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3日 22:19 2 admin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跨境通全称叫做跨境通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山西省太原市,股票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组织形式属于大型民企,审计机构是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行业分类

申万一级行业:商贸零售(99家)

申万二级行业:互联网电商(19家)

申万三级行业:跨境电商(8家)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主要概念

跨境通主要涉及到的概念有内贸流通,富时罗素,拼多多概念,无线耳机,标准普尔,电商概念,网红经济,跨境电商,进口博览。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不得不了解的公司发展史

跨境通这家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5年,它的前身是主营服装零售的百圆裤业。这家公司最初靠线下门店卖裤子起家,慢慢积累了市场口碑,并在2011年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裤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当时的百圆裤业还是家传统服装企业,但管理层已经察觉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开始谋划转型。

2014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转折点。随着全球电商兴起,百圆裤业通过收购跨境电商企业“环球易购”100%的股权,正式跨入跨境电商领域。这次转型不是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把服装零售的经验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

2015年,公司更名为“跨境通”,成为中国A股市场首家以跨境电商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之后又通过收购帕拓逊、优壹电商等企业,形成了进出口双向业务。比如环球易购通过亚马逊、eBay等平台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卖3C电子产品、服装等,而优壹电商则专门做母婴用品的进口生意,和天猫、拼多多等平台合作供货。

在运营模式上,跨境通做了不少创新。比如“直邮中国”模式,就是消费者在海外网站下单后,商品直接从国外寄到国内,适合买个性化商品;而“自贸专区”模式则是提前把热门商品批量运到上海自贸区的保税仓,消费者下单后能快速发货,最快当天就能收到,这样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提升了速度。为了支撑这些业务,跨境通在上海浦东机场、外高桥等地建了5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还开发了智能选品、自动调价等大数据系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2016到2018年是公司的高光时刻,市值一度接近400亿元,旗下自有品牌ZAFUL在全球快时尚领域崭露头角。但快速扩张也埋下了隐患。2019年起,受国际贸易摩擦和疫情影响,环球易购出现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等问题,2020年亏损高达20.6亿元,导致公司被贴上“*ST”退市风险警示标签。为了挽救局面,跨境通在2022年剥离了亏损业务,只保留优壹电商的进口业务和ZAFUL的出口业务,并通过预重整程序化解债务危机,最终在2023年摘掉了退市风险警示。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近两年,跨境通仍在调整中。公司现在重点开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尝试直播带货等新销售模式,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比如和第三方物流合作降低库存风险。

股东数量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2024年业绩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7亿,同比下降14%,净利润更是从上年微亏968万元大幅下滑至亏损4.8亿元,暴露出业务转型期的阵痛。

跨境通在2024年计提了大量商誉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金额为4.7亿元,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子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以及部分存货和应收款存在减值迹象。同时跨境通对优壹电商的业务模式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经销模式转为代运营模式,这虽然意在优化运营效率,但短期内却严重影响了收入规模,且代运营模式的利润率较低。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在经营策略上,跨境通把宝押在了进口母婴品类的代运营上,想靠着帮外国大牌卖奶粉保健品翻身。可这生意就像给别人养孩子,品牌方一撤授权就得傻眼。出口业务那边,自家品牌ZAFUL虽然有点名气,但推广费一砍,收入立马跳水,明显后劲不足。线下三百多家"百圆裤业"门店更是惨淡,一年才卖3500万,平均每家店每天营业额不到300块,连铺租都难赚回来,不过这块业务只占0.62%营收,对整体影响并不大。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对单一供应商依赖极高,最大供应商占比高达97%,后面我们再分析客户集中度。

现在在干什么

公司现在主要业务,可以拆成两大块。第一块是进口生意,占全年收入的93%,也就是53亿多。这块主要是通过子公司优壹电商在操作,重点卖婴幼儿奶粉和保健品。你可能在天猫国际、小红书看到过他们代运营的"爱他美官方海外旗舰店",去年这部分生意比前年少了13%,主要是因为从自己囤货卖变成了帮品牌做代运营的模式转变。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第二块是出口生意,占7%,大约3.5亿。这部分主要卖自己品牌ZAFUL的服装,特别是泳装、女装这些快时尚产品。他们在欧美市场有1600多万社交媒体粉丝,抖音海外版也有百万关注。不过自营网站销售从1.6亿掉到3500万,降了77%,倒是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多卖了6%,达到3.2亿。这说明公司正在调整策略,减少自建网站的投入,更多依赖成熟电商平台。

行业情況

全球电商增速确实在放缓,欧美这些老牌市场明显后劲不足,2024年增长下滑到个位数,但消费升级带来新机会,比如高价位的定制商品和服务卖得越来越好。反观拉美、中东这些新兴市场,虽然增速超过15%,听起来挺高,但实际做起来才发现坑不少,比如物流动不动就卡壳,支付系统三天两头出问题,真要把生意做进去,成本比预想的高出一大截。

国内跨境电商倒是逆势增长,但玩法完全变了。以前大家扎堆做C端零售,现在近四成企业转做B端供应链服务,帮着国内工厂直接对接海外渠道。去年进出口2.63万亿,出口占近七成。这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像RCEP协定让亚洲贸易更便利,海关总署也出台了专门扶持措施。但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拼多多旗下TEMU、字节跳动的TikTok Shop这些新平台快速崛起,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

科技带来的变化最直接,现在搞选品都不用人工了,AI工具能把开发周期砍掉40%,但副作用也明显,你上亚马逊搜个水杯,跳出来的产品长得都差不多。TikTok直播带货在东南亚杀疯了,这种刷着短视频就下单的新模式,把传统货架电商打得有点懵。

可能面对的风险

虽然跨境电商行业整体还在增长,但公司的经营却陷入了泥潭。全年净亏损4.8亿元,相当于每天一睁眼就要亏掉130多万元。

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直接冲击着公司的钱袋子。欧美市场虽然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但政策变化像紧箍咒越收越紧。欧盟的数字税、数据隐私保护新规让合规成本水涨船高,而占公司收入近六成的海外业务,又让汇率波动成了利润的隐形杀手,光是汇率损失就让财务费用多花了1.46亿元。更棘手的是,TEMU、TikTok等新晋平台掀起的低价风暴,直接把公司的出口业务卷进了漩涡。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公司账上11.78亿元的商誉就像颗定时炸弹,这些早年收购优壹电商等公司时多付的钱,随时可能因为业绩不达标而减值。更让人捏把汗的是应收账款,国外客户欠款半年内从3.3亿元暴增到7.18亿元,相当于公司总资产的四分之一都成了纸上富贵。而曾经引以为傲的服装生意,现在3.57亿元的库存就像烫手山芋,款式过时、尺码不对都可能让这些货变成死库存。

公司现在资产负债率高达73%,手头现金只有1.45亿元,更糟的是,当年给子公司环球易购做的担保,现在成了甩不掉的包袱,5.6亿元的担保债务就像高利贷,每年光利息就要白赔900多万。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对客户和供应商的依赖程度

跨境通供应商集中度极高的核心原因,在于其进口业务过度依赖婴幼儿奶粉这一特殊品类。根据年报数据,公司96.68%的采购额来自单一供应商,这本质上反映了母婴进口行业的"品牌垄断"特性——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被达能、雀巢等少数巨头掌控。跨境通代运营的"爱他美",该品牌母公司达能集团在全球奶粉市场份额超15%,而跨境通作为其中国区重要代理商,必须集中采购才能维持合作资质。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这种畸形集中度背后暗藏三重现实逻辑,第一是牌照门槛,国家对进口奶粉实行严格的注册制,跨境通合作的品牌方拥有稀缺的配方注册资质;第二是渠道捆绑,大品牌为控制价格体系,通常在每个区域只授权1-2家核心代理商;第三是流量依赖,天猫国际等平台给予大品牌官方店核心流量位,迫使代理商必须绑定头部品牌。这就像在热门商圈开星巴克,虽然租金高昂,但必须接受总部的统一供货。

更深层的商业逻辑在于,跨境电商的"代运营"模式本质上是在给国际品牌打工。以达能为例,其2023年在华奶粉业务超200亿,跨境通作为代运营商赚取的实则是6-8%的服务费。这种模式下,代理商既没有自主品牌,也不敢轻易引入竞品,否则可能丢失核心品牌的代理权。这就形成了"越做越大,越做越独"的循环,2024年跨境通单奶粉采购额就达52.32亿,相当于每天进货1434万元奶粉,这种规模的采购量根本不可能分散给多个供应商。

最近10年财务情况

第48期 | 拆解上市公司:跨境通

每天拆解一家上市公司,我们下期见。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