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起步就跑崩?83%的新手都栽在起跑线上!2025年最新实测,三招+四诀让5公里从噩梦变日常。跑圈老炮:别犟,照做就完事。喘得像破风箱,腿沉得灌铅,跑...
2025-07-24 0
入夏以来,快递企业频频被推上热搜,先是“运费比水果还贵”被批额外收费,接着“快递拒收充电宝”被指区别对待,然后“收费计重向上取整”被判侵权违法,一时间引起全民热议。
面对各路媒体清一色的纷纷指责,各家快递品牌也是丝毫不敢懈怠,对热门事件进行官方回应,但似乎收效甚微,业内人士也纳闷,为何快递成了各路事件的“背锅侠”,这么不受大家“待见”?
热度退去,今天就一起来看下事件背后快递的真实业务场景吧!
01
计费方式 向上取整 何错之有
6月30日,澎湃新闻的一则快递测评直指称重“向上取整”,以快递暗藏潜规则的噱头博得10万+的阅读量,一举将快递“计费不合理”拉上热搜,随即官媒下场,各路专家直指侵犯消费者权益,甚至违法。
7月17日,人民日报发布国家邮政局的回应及举措,表示相关快递企业已优化完善收费计费规则,即计费重量以千克(kg)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已有7家快递品牌在官方及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对外公示。
这也是2024年4月1日实施的新版《快递服务》的要求,各家在运费时效查询的页面最下端其实都有详细的表述,只是大众容易忽略或者不理解,再加上各家快递品牌直营和加盟的运营体制不同,会存在部分网点或人员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这确实需要加强培训及改善。
但是,媒体的测评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显然“专业性”不足,存在“避重就轻”之嫌,更多地是大众的认知,而非真实的业务场景,忽略的是每家快递品牌的产品和抛系不同。
其一,产品不同,媒体的测评只是简单选取了同城线路,并没有将各家的产品展示出来,众所周知,快递是服务行业,会根据客户不同的时效需求去设计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就拿同城线路来说,也会区分同城急送(30分钟送达)、同城半日达及同城次日及普快等产品。
而且,这也是国家鼓励快递行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而非仅仅都是同城今天发明天到的同质化竞争,未指明所测评使用的产品,实际上就会存在“上等马匹配下等马”的情况,运费差异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其二,抛系不同,媒体的测评也只是简单例举了实际重量和最终的计费重量,而忽略了货物本身的尺寸,即通过长宽高算出来的体积重量,各家快递品牌也都有不同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产品抛系,不同的抛系算出来的体积重量本来就会大有不同,就直接比较计费重量,从而说是向上取整,显然不准确。
同样,新版的《快递服务》同样也有明文规定,4.5.2重量计费原则中,明确表示计费重量应取快件的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两者中的较大值,倘若使用的产品抛系不同,价格自然也会千差万别了。
所以,从严谨的角度来讲,此次媒体的测评是有失偏颇的,从快递的规范性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错误,只是缺少了对大众体积重量的普及,寄一块“铁”和寄一团“棉花”,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02
电池自燃 拒收退货 有何不可
6月13日,北京多所高校下发禁用20000毫安的罗马仕充电宝,将充电宝自燃事件拉入大众视野,随即充电宝品牌方纷纷发布召回通知,但却因电商平台能退货但快递“拒收”,再次把快递区别对待推上热搜。
6月23日,媒体向顺丰、京东、中通、圆通、申通等多家快递品牌客服核实,得到的回应大多数都是对散件寄递持限制态度,部分公司仅允许完成备案的月结商家寄递,这也是主要的争议点。
实际上,在国家邮政局发布的《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第三条,禁止寄递危及寄递安全的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毒害性、感染性、放射性等各类物品,其中蓄电池是明列禁止收寄的,充电宝因为大多属于锂电池,虽未明文规定,但结合自燃属性,快递将其纳入禁寄范围,也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大众最不理解的还是为什么电商平台的商家能发货,而同样的货物却不能退货,这也是因为生产厂家、商家向快递企业提供了相应资质经过专业部门备案后,会按照包装要求严格寄递。
个人散客退货的时候,已经不属于原厂包装,即使重新打包可能也不符合包装规定,而且本身召回的充电宝就存在质量问题,随时随地都可能自燃,快递公司当然不会冒着风险去收寄,毕竟现在快递货车和快递分拨起火的事件已经时常发生,尤其夏季,安全永远排在生产的第一位。
当然,并非所有的充电宝都不能寄,比如京东快递的客服就明确表示,只要满足有原厂销售包装且单件不超过2kg,或手机锂电池/机电一体机/充电宝均不超过2块,也是可以通过汽运运输的,若能提供《包装1.2m跌落测试报告》和《锂电池UN38.3测试报告》且单票重量不超过10kg,也可以备案收寄。
事实上,此次充电宝自燃事件的矛头,本不应该推给负责运输服务的快递行业,而需要充电宝厂家应该主动担责去承担风险及成本,设置线下集中回收点或提供防火包装,再和快递合作,才是解决之道。
03
保鲜服务 额外收费 这又能咋
同样是在6月,荔枝、杨梅、水蜜桃等生鲜水果陆续上市,本该是“丰收季”开心的日子,多路媒体再次将矛头直指快递,“运费比水果还贵”、“果农在给快递打工”,将快递高额收费推向风口浪尖。
作为生鲜寄递的主力军,顺丰对此也做出回应,生鲜运输总共有21道环节,有些需要专门加冰降温,全程温控,这些都是硬成本,投入200多条冷链线路保证品质,价格透明也没涨价,不同客户按规模给折扣。
对于此次媒体切入的争议点,除运费本身高以外,还有就是保鲜服务,直指其并非是对冰袋、包装等包材收费,而是提供专属标识、优先中转、优先派送和售后等服务收费,包材是另外的包装费用。
对此,顺丰官网也有解释说明,保鲜服务指为生鲜品提供端到端的保障和服务,客户可自由选择,如收方暂无法当面签收可提供网点冰箱暂存,同时售后问题快速响应,核定完损失后快速赔付,按路线距离收费,800KM以内3元/票、800KM以外5元/票。
而对最有争议的荔枝季,顺丰也决定进一步加大助农惠农力度,截止至今年7月31日,在广东省内针对寄递荔枝的散单客户,保鲜服务费将全面优惠1元,月结客户按与顺丰签订协议执行。
可见,保鲜服务虽然表面上并没有给用户带来实质性的体验,但一旦遇到异常问题,比如说因收货人更改时间派送提供的冰箱暂存服务,或出现坏果后的快速理赔,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保障呢。
近年来,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已将运费跌破历史最低值,各家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已经在疯狂降本,然后降价让利给消费者,也在积极拓展各项细分场景的个性化服务,都已经卷成这样了,还要怎样?
除了基础的产品服务外,顺丰还提供包括保价、包装、代收、保鲜、签单等在内的超过15项增值服务,京东也有13项,德邦有11项与之相同的增值服务,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甚至,7月顺丰为解决同社区帮下楼拿个快递、拿个外卖、拿个菜、买个东西的需求,还上线“帮我拿”服务,聚焦同社区最后100米内点到点的配送服务,这其实背后也是因为“懒人经济”的盛行。
快递行业作为保障民生的服务业,外包合同、五险一金及罚款过多等降本增利举措,已经对员工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各路媒体还是别再过分“放大”制造矛盾了吧,多看看快递的“难处”吧!
三人成虎,十夫楺椎。
也不知快递行业到底“招惹”了哪些大佬,这么不受媒体的“待见”,但“实事求是”始终应该是底线,不知可以请教,但不能以偏概全,在当下流量为王的时代,不能为博出圈而失去原则,也希望大众能保持理性,更加客观地看待每件热门事件,不要被舆论影响判断,咱身边的快递小哥才是被需要关注的一群人。
大家觉得呢?欢迎大家点赞、转发、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刚起步就跑崩?83%的新手都栽在起跑线上!2025年最新实测,三招+四诀让5公里从噩梦变日常。跑圈老炮:别犟,照做就完事。喘得像破风箱,腿沉得灌铅,跑...
2025-07-24 0
IT之家 7 月 21 日消息,自三星 Galaxy Z Flip7 发布以来,其搭载的 3nm Exynos 2500 芯片就一直备受争议。尽管该芯...
2025-07-24 0
一、前言笔者以前分享过很多处理器性能对比,经常会有部分读者提出这样一种质疑:为什么测试机器明明搭配的是中高端显卡,测试只采用1080P模式,而不采用更...
2025-07-24 0
李嘉诚那 43 个海外港口的买卖,突然玩起了新花样 —— 贝莱德和地中海航运居然主动喊咱中远海运入伙,说要让央企来 "主持大局"。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25-07-24 0
前天西藏那边刚开建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印度一个电视主持人就嚷嚷着要派飞机炸工地,这事看着挺闹腾的。工程7月19号启动,上千台机器进场,投资上万亿,发电量...
2025-07-24 0
中国海军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让人瞠目,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航母一艘接一艘下水,像是憋着一股劲要追赶美国的海上霸权。尤其是福建舰,2023年下水,...
2025-07-24 0
文/编辑:大核有料当地时间7月14日,特朗普放出将对俄罗斯加征100%关税的消息后,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在北约秘书长吕特公开警告中国之后,欧盟也...
2025-07-24 0
最近,欧洲那边做了一个决定,要让中国电动汽车多交一笔钱。这笔钱不少,会让车卖得贵很多。这就给中国汽车设置了门槛,在欧洲卖得更难。这事儿一出来,很快就有...
2025-07-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