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23日 19:34 1 admin

人民日报头版连续三天

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7月18日头版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刊发文章

《向着科技强国阔步前进》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凌晨3点,位于江苏南京的宝钢股份梅钢公司炼钢厂连铸浇钢平台生产正忙。工人邹世文坐在中央控制室,查看屏幕上的实时生产画面和数据流,在浇钢工岗位上忙碌的,则是他的“徒弟”——两个六轴浇钢机器人。

2022年,梅钢开展智能化转型,自主研发应用“连铸生产全过程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连铸开浇、浇铸过程、切割及出坯作业全过程一键自动化贯通。

“这项技术的应用端由人工智能自动浇钢模型和浇钢机器人组成。工人的经验被模型学习,让机器人保持最佳状态。”梅钢企划部负责人朱建秋介绍,生产系统将指令通过5G网络传递到模型,“智慧大脑”自动作出分析判断,再指挥两个机器人完成工序。该技术投产后,产品精度提高20%,生产效率增加10%,吨钢能耗下降24%。

7月19日头版《年中经济观察》

刊发文章

《稳中向好,中国经济韧性强》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苏超”火了,消费活力更足。

推出“票根经济+文旅市集”组合拳,凭门票吃住行游全城打折……7月5日,抓住主场比赛契机,江苏南京大力“引客流”“促消费”。当天,比赛现场观众超6万人,全市接待游客79.1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达9.8亿元。

7月20日头版《年中经济观察》

刊发文章

《逐新向高,创新场活力充沛》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江苏南京发力生物医药,发展基因与细胞、合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制药”等前沿产业……

各地立足优势,沿新技术发展方向落子布局,一个个未来产业拔节生长。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南京正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也是南京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近年来,南京先后出台各类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创新研发,不断激活企业的创新动能,逐渐形成枝繁叶茂的“科创企业森林”,在焦点赛道上竞逐奔跑、勇攀高峰。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江北新区的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技术平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药物检测。

近年来,南京获批临床、临床试验、申请上市、批准上市的药品数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五。南京1类创新药不断涌现,其中,2023年4款、2024年3款,均居全国前列。

上半年,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商品名:奥壹新)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新选择,成为我省今年获批上市的首款1类创新药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不久前,国家药监局批准江苏先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注射用苏维西塔单抗(商品名:恩泽舒)上市。

南京积极布局特色产业,在基因与细胞、合成生物技术等全省重点发展的前沿领域优势明显。

其中,金斯瑞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合成供应商之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诺唯赞是国内酶制剂领域的头部企业;驯鹿生物、传奇生物研发的CAR-T产品先后获批,占全国获批CAR-T产品的三分之一。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发挥平台支撑作用,凝聚产业发展动能。在南京生物医药谷,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为园区内千余家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的各个环节,所需设备全部配齐,以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与风险。

人民日报连续关注南京向“新”而行

提升平台发展能级,支持原创创新研究。去年12月27日,教育部与江苏省签约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其中,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落地江北新区,正以服务全国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为目标,让更多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在南京转化,让高“研值”带来高产值。

南京还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约共建南京生物医药创新转化研究院,不断深化校地合作,依托药大整合省内高端资源,积极对接顶尖人才和龙头企业,形成“全链条”研发与转化机制。


来源:南京日报

拟稿:张甜甜 曹丽珍

审核:钱妍妍

发布:张军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