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1000元收10瓶红色尖叫”卖家反悔不卖!网友:这波操作太离谱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22日 15:01 1 admin
“1000元收10瓶红色尖叫”卖家反悔不卖!网友:这波操作太离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本文内容均基于公开报道及网友爆料,结合客观分析撰写,文中已标注信息来源,请知悉。

前言

“1000元收10瓶,运费我出!”——一则高价收购“红色尖叫”饮料的帖子近日在二手平台引发热议。买家豪爽下单,卖家却突然反悔,理由是“舍不得卖”。

“1000元收10瓶红色尖叫”卖家反悔不卖!网友:这波操作太离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更离谱的是,卖家转头将同一批饮料挂出5000元天价,引发网友愤怒:“这是坐地起价还是炒作?”

一场看似普通的二手交易,为何演变成消费纠纷?卖家“临时变卦”是否涉嫌违约?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


高价求购引发关注

“1000元收10瓶红色尖叫”卖家反悔不卖!网友:这波操作太离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红色尖叫”是某知名饮料品牌于2010年前后推出的功能饮料,因口味独特且早已停产,成为部分收藏者的“情怀商品”。

7月18日,某二手交易平台出现一则求购帖:“1000元收10瓶红色尖叫,要求未开封,生产日期不限,运费我承担!”发帖人“收藏爱好者小林”表示,自己是老款饮料的忠实粉丝,愿意高价回收。

帖子发布后迅速引发关注,有网友调侃:“这价格够买100瓶普通饮料了!”也有卖家主动联系,表示手中有存货。


交易反转:卖家临时加价

据买家小林描述,他很快与一位卖家达成协议,对方提供了10瓶红色尖叫的照片和视频,双方约定以1000元成交。然而,当他支付定金后,卖家却突然改口:“这东西现在稀缺,1000元太便宜,不卖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该卖家次日将同一批饮料标价5000元重新上架,并备注“绝版收藏,手慢无”。小林尝试沟通,却被对方拉黑。

此事曝光后,网友纷纷指责卖家“毫无诚信”:“如果不想卖,一开始就别接单!”也有业内人士质疑:“红色尖叫真值这个价?恐怕是人为炒作。”


谁在炒作“红色尖叫”?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二手平台上“红色尖叫”的价格波动极大:

  • 2023年:单瓶售价约20-50元;
  • 2024年:因网红博主带货,价格飙升至200元/瓶;
  • 2025年:部分卖家标价超500元,但实际成交寥寥。

某饮料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类停产商品没有统一估价标准,容易被‘黄牛’操纵。卖家可能利用买家情怀心理,故意制造稀缺假象。”


律师:卖家或构成违约

针对此次纠纷,法律界人士提出两种观点:

  1. 若双方已明确达成协议(如支付定金、确认交易细节),卖家单方面毁约需承担违约责任;
  2. 若仅停留在协商阶段,则难以追责,但卖家“坐地起价”行为违背诚信原则。

“消费者在二手平台交易时,务必保留聊天记录和支付凭证,必要时可向平台投诉或申请法律援助。”——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毅(化名)


网友热议:情怀不该被收割

事件发酵后,话题#1000元收红色尖叫卖家反悔#登上热搜,网友评论两极分化:

  • 支持买家:“明码标价谈好的交易,临时加价就是欺诈!”
  • 质疑炒作:“一个停产饮料炒到天价,真有人买单?”
  • 调侃党:“建议卖家直接开拍卖会,价高者得!”

结语

从“高价求购”到“卖家反悔”,这场闹剧折射出二手交易市场的乱象:部分卖家利用稀缺商品炒作价格,而平台监管仍存漏洞。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情怀溢价”需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若权益受损,则应积极维权,不让投机者得逞。

你认为卖家反悔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如何规范二手市场交易?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安心,一个互联网老油条,如果你也对此深有感触,请关注我,并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看见。
(注: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截图已做隐私处理。)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