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爆料显示,苹果iPhone 17系列在无线充电方面将获得升级,大幅度加强第三方充电器的充电效率。目前,使用苹果官方的充电器,最高能在iPhone 1...
2025-07-17 0
印度创造41年飞天历史的宇航员 Gaganyatri Shubhanshu Shukla 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了,这标志着整个Axiom-4任务的结束。
而在这一次任务之后,印度空间站组织也是官网公开宣传了整个任务计划,并且指出了印度宇航员在太空执行的任务成功,对本国未来载人航天任务之下有什么推动性作用,这一次到底有什么成果呢?下面就详细看看。
当然,这里率先强调一下,Axiom-4任务是美国带动执行的任务,不是印度自己的载人飞船。
但印度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而且自己的载人飞天目标很大,这是对标中俄美关键飞行,甚至首次飞行就可能超越中俄美,真的吗?那到底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印度的成果问题,再来说明其载人飞船问题。
没错,这一次任务的执行,相对于印度来说,已经有41年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而这一次任务也是印度宇航员首次进行国际空间站任务。
前往国际空间站是在6月25日,乘坐龙飞船而去,而在7月15日返回,但真正意义上执行任务的时间,就只有18天,其他时间点是前往,返回上的耗时,印度也明确说明了。
但是相对于此前的计划来说,预计是14天,算是多了4天,对印度来说也是赚了,毕竟时间越长越好,对自己未来的航天帮助越大。
所以,在18天的时间之中,印度宇航员41年重返太空,到底做了什么呢?有什么成果?
按照披露的情况来看,主要有7大成果,也算是圆满结束了,包含了探索肌肉再生、藻类生长、作物可行性、微生物存活能力、太空中的认知表现等等,这些每个实验都旨在增强对人类太空飞行和微重力科学的理解,其详细数据分别为:
所以,实现了这7项成果的重大突破,在这18天之中,能够做这么多实验,其实还是不错,其中肌肉,动物等试验对印度未来的载人飞行任务来说,其帮助相对较大,实验成果可以让未来自己载人飞船任务提供支持,避免其太空环境带来的影响。
当然,其实从这一次实验的根本性出发点来讲,印度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载人飞船计划而准备的,并且耗资的成本,差点就赶上了印度月船三号任务的成本了,其月船三号任务耗资7000多万美元,而这一次印度的载人飞船任务,都耗资了6000多万美元。
这也说明了,印度对这一次任务非常的在意,希望能够获得大规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航天任务。
然而呢?印度自己的载人飞船计划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延期了。
的确,印度的无人测试在今年也还未进行,按照计划要执行2-3次飞行任务之后,才会进行本国的载人飞船任务,但很遗憾的是,这任务是一次又一次的延期了,其无人测试延期到2025年下半年,但没有任何动静,这不知道。
而对于本国的载人飞行计划来说,预计是在2027年进行首飞了,最初预计是在2026年执行,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印度的飞船面临技术问题,具体的点没有对外透露,
第二个原因——说的是安全问题,并且利用了美国星际客机飞船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测试问题举例子,说印度不能够变成波音一样,出现安全问题。
当然,这归根结底而言,都是印度的技术问题,所以,无法按照时间节点来,只是美国成为了其挡箭牌。
然而呢?虽然印度的首次载人飞船计划预计在2027年执行,延期了,但是印度的目标很大,在首次载人飞行之中,就要执行3飞3天的任务,在400公里的轨道上,这一步是比中俄美在首次进行载人飞船任务之中,要强很多,人,时间都是在刷新世界纪录,而且这个计划目标并没有变化,是不是很强?
而参与任务现阶段是公布了4个名单。
其包含了印度宇航员普拉桑特・巴拉克里斯南・奈尔(Prasanth Balakrishnan Nair)、阿吉特・克里斯南(Ajit Krishnan)、安加德・普拉塔普(Angad Pratap)和舒布汉舒・舒克拉(Shubhanshu Shukla),其中最后一个就是这一次执行国际空间站任务的印度宇航员,其他三位还要选拔2位,具体任务名单还未公布。
所以,这说明了印度的航天梦在不断扩大自己的目标之中,当然,印度除了飞船延期之外,也还是在推动其他的问题,也是其未来印度航天之中最为重要的。
没错,印度未来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并且实现自己宇航员的居住,而要走向这一步,其太空对接是完成了,只是这个过程相对于印度来说,是有点坎坷。
那就是印度在实施太空对接任务之中,出现了3次失败,在第4次才成功,如果这里面坐上的宇航员面对这样的困境,那后果是不敢想象的。
所以,这说明什么?其实印度在这项技术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太空对接技术难度要求太高了,不仅考验航天器的自主导航和控制能力,而且还得解决通信、能源及安全等诸多问题,印度3次失败,第4次才成功,这说明了难度很大。
后面还要换成飞船,这还需要更加突破自己的技术能力才行,毕竟测试的航天器对接完全不值得一提,飞船要大很多,要求更高,这一步对印度未来在载人飞行计划来说,的确是考验。
所以,这个世界第四的航天技术还要等待后面自己多摸索才行,而且在测试过程之中,印度虽然完成了太空对接,差点还被自己测控给废了,要是第四次对接不上,由于窗口期没了,自己的测控没有那么大区间,那就只能延期。
这样说明了本国测控局面很薄弱,这也是未来载人飞行的重要问题,只能说,印度真的要走向中俄美的局面,这还要继续努力才行,并不是一两次任务就完全可以说明自己的航天能力了。
相关文章
据爆料显示,苹果iPhone 17系列在无线充电方面将获得升级,大幅度加强第三方充电器的充电效率。目前,使用苹果官方的充电器,最高能在iPhone 1...
2025-07-17 0
7月1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京开幕。湖北以“支点建设,智启新篇”为主题,在本届链博会期间搭建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2025-07-17 1
在人工智能革命的强力驱动下,全球算力需求正以指数级态势狂飙突进。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大胆预言:至2028年,全球用于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的总投入将突破1万亿...
2025-07-17 0
金山网讯 7月14日,澳芯(镇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开足马力赶订单。作为专注船舶海工装备领域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公司在镇江高新区船舶海工机电配套产...
2025-07-17 0
智通财经APP获悉,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TSM.US 周四上调了2025年营收增长预期,此举为投资者对全球人工智能(AI 投资热潮持续注入了强...
2025-07-17 0
Meta平台公司(Facebook母公司)正全力押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CEO马克·扎克伯格周一宣布,计划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的AI超级集...
2025-07-17 0
按照惯例,苹果将会在 9 月份召开秋季发布会,届时将会带来一系列新品,包括备受期待的 iPhone 17系列。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最...
2025-07-17 0
7月17日消息,在昨天的记者见面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对华为的公开夸赞引发行业热议。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华为在AI芯片、云端服务、Arm平台软硬件解决...
2025-07-1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