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外卖大战”重启,打开消费增量空间 | 新京报社论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14日 00:46 1 admin
“外卖大战”重启,打开消费增量空间 | 新京报社论

连续两个周末,外卖平台发起补贴大战。图/IC photo

“外卖大战”如火如荼,为炎热的夏日更添几分热度。

据报道,7月13日,美团公布最新数据,即时零售订单量再创新高,达1.5亿,随着订单峰值的到来,骑手单量和收入也双双增长。以7月周末为例,美团骑手日收入增长111%,超过40万众包骑手日收入超500元。

而在此前,参与“外卖大战”的另外两家平台京东和淘宝闪购也先后公布了相关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在消费者端,也因大额补贴券的到来,不少网友纷纷晒图称喝到了0元奶茶。

外卖平台再次发起补贴大战,本身有其特定市场目的——从“即时零售”到“入口争夺”,一场全链路消费基础设施层面的较量正在展开。从目前看,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平台业务增长了,骑手收入增加了,消费者支付的客单价降低了,整个市场的消费热度提升了。

尽管“外卖大战”在表面上是一场平台之间为争夺用户、抢占入口的激烈角力,其动机归根结底仍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但从结果来看,它确实释放并激发了消费。因为补贴的催动,许多原本可能不会发生的消费行为,被催化为真实交易。

这些消费有的是源于“薅羊毛”心态,但也有大量交易属于用户内生的真实需求。企业在彼此“贴身肉搏”的过程中,开始推动用户即时消费习惯养成,让“日常琐碎”的小额需求成为被看见、被服务、被转化的新增量,成了扩大消费、推动内需的现实助力。

三大平台之所以对“外卖大战”寄予巨大热情,最关键之处在于,这并非一场对存量市场你死我活的争夺。“外卖大战”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个真实而巨大的消费增量市场。

传统电商是“网上买,快递送”,大多用于耐用品或可等货的商品,但即时零售解决的却是人们“现在就要、附近就有”的即时需求,覆盖了大量过去没有被电商覆盖的线下消费行为,同时这种消费行为,也并非简单地把交易从社区店铺挪到线上。

比如,消费者忽然想吃雪糕,没有即时零售的话,这种需求可能只是一种想法,稍纵即逝。但当即时零售网络深入千家万户,这种需求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内需和消费。

这实际上不只是消费的问题。商业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更高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盈利,而需求的满足又关系到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即时零售大发展与增加民众整体福祉并行不悖。

增量市场的明确,是几大平台纷纷加码“外卖大战”的核心原因。一方面,面对未来市场不容有失,另一方面,即便在“大战”中失利,相关平台仍有收获,其可以凭借海量的交易推进即时零售模式对用户的“启蒙”,可以加速骑手队伍的建设,加速网点仓储的布局、供应链延伸本地化能力的兑现。

无疑,这是一场良性竞争,类似的一幕在既往商业史上曾有多次上演,既加速了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助推中国互联网业站上世界之巅。

“外卖大战”并不是一次偶发事件,而是当前服务消费加快回暖、数字平台重构边界背景下的应然产物。其既承载了市场转型的需求,也面对着新型供需的挑战。

在经济复苏仍面临挑战的今天,平台让利刺激消费,是市场机制活力的体现。要真正把这场竞争转化为长期利好,需要监管在守住底线,防止恶性竞争的同时,也能够加速新规则的探索,引导形成以良性竞争为主导的新格局;完善制度保障公平,让数字平台真正成为服务民生的基础设施。

只有市场竞争与监管治理合力,才能让消费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杨许丽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