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国际航海日:航海通信技术大揭秘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13日 17:15 1 admin

想象一下,当你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中航行,远离陆地,四周只有波涛汹涌的海水。


这时,你是否想过,船员们是如何与外界保持联系的?他们又是如何确保安全航行、及时传递信息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航海通信技术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国际航海日:航海通信技术大揭秘


1

什么是航海通信?


航海通信是指在海上航行过程中,船舶之间以及船舶与陆地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它不仅关乎船只的安全航行,还涉及到货物运输、人员救援等多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航海通信已经从最初的旗语、灯光信号发展到了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形式。


2

航海技术的前世今生



在古代,航海通信手段极为有限。

航海者主要依靠旗帜、灯光、号角等简单的视觉和听觉信号进行近距离通信。

例如,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船只之间会通过挥动旗帜或点燃烽火来传递信息。

这种通信方式的缺点是距离短、信息量有限,且容易受到天气和视线的影响。

此外,古代航海者还通过观察天体(如太阳、月亮和星星)来确定船只的位置和方向,这种方式被称为天文导航。

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但无法实现船与船、船与岸之间的实时通信。

国际航海日:航海通信技术大揭秘


19世纪,随着电报技术的发明,航海通信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1836年,美国人发明了摩斯电码,这是一种通过点和划的组合来传递信息的编码方式。

摩斯电码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通信效率,使得信息可以通过电报线路快速传递。

国际航海日:航海通信技术大揭秘

随后,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为航海通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1906年,第一次国际无线电会议通过了第一个国际无线电通信规则,规定了船舶无线电通信所用频段和通信程序。

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中,无线电通信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700多人获救。

这次事件也促使各国更加重视海上通信的安全性,推动了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20世纪中期,雷达技术的出现为航海通信和导航带来了重大突破。

雷达不仅可以探测到远处的船只和障碍物,还能在恶劣天气下提供可靠的导航支持。

此外,声纳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水下通信和导航成为可能。

1967年和1974年,国际无线电会议对单边带通信、无线电传电报、数字选择性呼叫等通信方式的使用作了规定。

1976年,美国发射了海事通信卫星,标志着船舶无线电通信进入卫星通信时代。

卫星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船只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即时通信,极大地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和效率。

国际航海日:航海通信技术大揭秘


进入21世纪,航海通信技术进入智能化和全球覆盖的新阶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广泛应用,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系统,为船只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此外,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普及也极大地提高了海上交通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

AIS系统能够自动交换船只的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帮助船只避免碰撞。


3 到了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形式。

现代航海通信技术的关键力量


航海通信的关键技术是现代航海安全、效率提升以及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支撑。

当前航海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及其发展情况如下:


  • 技术原理

使用甚高频频段(156-174 MHz),通过电离层反射或直线传播(视距内),通信距离通常为20-50海里。

  • 关键技术

DSC(数字选择性呼叫):在VHF CH70频道发送数字编码信号,用于自动呼救或呼叫特定船舶。

语音通信:通过FM调制实现语音传输(如CH16国际遇险频道)。

  • 应用场景

短距离船舶间通信、港口调度、遇险报警(GMDSS系统核心设备)。



  • 技术原理

利用地球同步轨道(GEO)或低轨道(LEO)卫星作为中继,覆盖全球海域。

  • 关键技术

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使用GEO卫星,提供语音、数据和传真服务。

铱星(Iridium):LEO卫星星座,低延迟,支持全球覆盖(包括极地)。

VSAT(甚小孔径终端):通过Ku/Ka波段提供高速互联网(需稳定天线跟踪卫星)。

  • 应用场景

远洋通信、气象数据、电子邮件和视频传输。



  • 技术原理

基于VHF频段(161.975 MHz和162.025 MHz),广播船舶动态信息(位置、航速、航向等)。

  • 关键技术

TDMA(时分多址):不同船舶分时隙发送数据,避免冲突。

SOTDMA(自组织TDMA):动态分配时隙,适应高密度海域。

  • 应用场景

船舶避碰、交通监控、搜救辅助。



  • 技术原理

整合VHF、MF/HF无线电和卫星通信,实现全球遇险报警与搜救协调。

  • 关键技术

EPIRB(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过406 MHz发射遇险信号,由COSPAS-SARSAT卫星系统定位。

NAVTEX:使用518 kHz中频广播航行警告、气象信息(覆盖400海里)。

  • 应用场景

遇险报警、安全信息广播。



  • 技术原理

发射微波脉冲(X波段或S波段),通过回波探测目标并计算距离/方位。

  • 关键技术

FMCW(调频连续波):提高近距离目标分辨率。

目标跟踪算法:ARPA自动计算他船航向、CPA(最近会遇点)。

  • 应用场景

导航避碰、雾天航行辅助。



  • 技术原理

集成GPS、AIS、雷达数据,实时显示船舶位置和周围环境。

  • 关键技术

S-57/S-101标准:标准化海图数据格式。

航线规划与报警:基于ENC(电子航海图)的碰撞预警。

  • 应用场景

替代纸质海图,实现智能化导航。




END


今天的海面上,船只通过卫星保持着与世界的即时沟通,货物在全球港口间高效流转——现代文明的基础,就建立在这张无形的海洋通信网络之上。

从独木舟到星链,从郑和的帆影到北斗的微光,航海通信的征途永远指向未知的深蓝。

它承载的不仅是安全与效率,更是人类冲破阻隔、紧密相连的永恒渴望。



来源:中兴文档

编辑:紫竹小筑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