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郑叶青近日在演讲时谈到了小鹏汽车员工福利,在职员工愿意去继续读书的话是会给奖学金的。此外女员工在工作期间有二胎或者三胎的话,...
2025-07-13 0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飞利浦是我们家喻户晓的牌子,但现在你手里的飞利浦产品,可能和飞利浦自己没多大关系了,过去,飞利浦亲自研发和制造几乎所有产品;而现在,这家百年巨头已不再直接生产你买到的许多飞利浦家电,不少网友表示,难道自己用的飞利浦是假货吗?
很多人记忆里的飞利浦,是品质的代名词,从童年父亲用的剃须刀,到厨房里的电饭煲,那个蓝色的标志,用的就是一份安心,但这份安心,正在被悄悄抽空。
如今你在商场里看到的飞利浦,无论是电动牙刷、空气炸锅,还是台灯、吹风机,甚至是智能马桶盖,它们真正的“生身父母”大多已不是飞利浦。
这家荷兰巨头,早已不亲自研发和制造这些产品,更谈不上控制它们的质量和命运,它把自己从一个“制造者”,变成了一个“商标出租人”。
简单说,它把飞利浦这个名字租给中国的代工厂,坐收品牌授权费,产品设计、核心技术、质量把控,这些曾经让它引以为傲的东西,正被逐年剥离。
别以为飞利浦只会造灯泡和剃须刀,那只是它庞大帝国里最亲民的一角,在巅峰时期,这家公司是欧洲最会“搞技术”的巨擘,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欧洲制造”的半壁江山。
1891年,它从荷兰小镇埃因霍温的一个灯泡厂起家,到20世纪初就成了欧洲最大的灯泡制造商,此后,飞利浦的野心一路狂飙,杀入电子、医疗、半导体等所有能想象到的前沿领域,上世纪70年代,全球员工超过四十万,市值位居世界前列。
它的研发中心NatLab,曾被誉为“欧洲的贝尔实验室”,每年能捣鼓出六千多项专利,我们熟悉的CD和DVD,就是它和索尼联手定下的行业标准。
世界上第一把电动剃须刀、第一台家用录音机、第一批量产的医疗超声设备,统统出自飞利浦之手,它从X光技术起家,硬是在CT、MRI等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从通用和西门子口中抢下了全球第三的宝座。
就连大名鼎鼎的芯片公司恩智浦(NXP),最早也只是飞利浦的一个部门,那时的飞利浦,是一个真正“无所不能”的创造者,从灯泡到芯片,从剃须刀到CT机,它自己研发、自己制造、自己销售,构筑了一个完整且强大的技术帝国。
飞利浦曾痴迷于“多元化”,认为业务线越广,护城河就越深,家电、音响、电视、医疗、照明、半导体,甚至还涉足金融服务,几乎无所不包。
这种策略在早期确实带来了巨大的体量,但也让它患上了“大公司病”,到了90年代末,全球科技产业开始讲究“专注”和“精深”,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在单一领域集中火力,迅速崛起,而飞利浦还在“广撒网”,资源被严重稀释。
想象一下,一家公司既要投入巨资研发下一代医疗影像技术,又要和日韩厂商在电视机市场血拼,还要在照明和家电领域与中国企业缠斗,结果可想而知——样样都做,样样都不精。
更致命的是内部的动荡,从1981年到2001年,二十年间换了五任CEO,最短的任期甚至不足一年,高层决策像走马灯一样,毫无连贯性。
外部,日韩企业在电视、音响领域杀出重围,内部,中国企业在家电、照明领域弯道超车,飞利浦赖以为生的“欧洲制造”光环,在成本和效率面前,节节败退。
公司的营收和排名断崖式下跌,1996年,它还是世界500强第53名,到了2019年,它已经彻底跌出榜单,曾经风光无限的帝国,每一步扩张都成了日后沉重的枷锁。
真正的转折点,或者说“断臂求生”的开始,是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飞利浦的半导体业务一年就亏了超过10亿欧元,高昂的研发成本、臃肿的业务线、剧变的全球格局,一同将这个巨人推向了悬崖。
于是,一场漫长的“自我肢解”开始了,飞利浦决定,除了最赚钱的,其他都可以卖,2004年,显示器业务卖给冠捷科技,2006年,手机业务卖给中国电子,同年,半导体业务(后来的恩智浦)被打包卖给私募基金。
2016年,照明业务独立上市,成了今天的昕诺飞,就连剃须刀、电饭煲、吹风机这些曾被视为品牌图腾的小家电业务,也在2021年以37亿欧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的高瓴资本。
至此,飞利浦亲手拆掉了自己一手搭建的帝国,只留下了医疗健康这一块核心业务,这意味着,今天你买到的飞利浦家电和灯具,都是由不同的公司生产,它们只是向飞利浦支付一笔品牌授权费,贴上飞利浦的标,然后卖给你。
这笔钱赚得确实轻松,2024年,这部分授权费收入约4.19亿欧元,几乎是纯利润,但这种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它让飞利浦彻底失去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近年来,飞利浦的吸尘器、电吹风、牙刷头等产品频频登上质检黑榜,每一次出事,消费者骂的依然是“飞利浦”。
这根本不是转型,而是一场“变现”,飞利浦将百年积累的信誉和历史,一点点打包,分批卖给了时间和市场。
剥离了所有业务后,飞利浦将全部身家押在了医疗健康上,在公司内部,这被称为“飞利浦的未来”,在外界看来,这更像是它“最后的堡垒”。
医疗器械确实是一门好生意:利润高、技术壁垒强、市场稳定,只要站稳脚跟,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飞利浦在这个领域也确实有深厚积累,尤其在中国的CT和核磁共振市场,稳居前三。
好景不长,2021年,飞利浦因呼吸机存在致命缺陷,在全球召回了数百万台设备,导致公司股价暴跌八成,至今未能恢复元气。
这场危机给了飞利浦一记响亮的耳光,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医疗行业容不得半点差池,它需要极致的质量控制、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漫长的审批周期,这恰恰与飞利浦如今奉行的“轻资产、重品牌”策略背道而驰。
一个连剃须刀质量都无法完全掌控的公司,如何让市场相信它能造出万无一失的救命设备?飞利浦的瘦身之旅,在财务报表上或许显得更健康了,但它割掉的,不只是业务,更是一个制造者赖以生存的灵魂。
新浪财经--在品牌授权以后,飞利浦家电多次抽检不合格2024-05-15 16:02
信网--“山寨飞利浦”剃须刀仍在售 快手要求消费者自费检测真伪2024-03-12 09:55
红星新闻--飞利浦的“贴牌”生意:重心转向医疗健康产业,部分业务商标费一年可赚17.78亿元 2022-10-28 16:19
澎湃新闻青浦检察--【以案说法】你用的“飞利浦”剃须刀是正品吗?2021-01-07 17:05
相关文章
小鹏汽车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郑叶青近日在演讲时谈到了小鹏汽车员工福利,在职员工愿意去继续读书的话是会给奖学金的。此外女员工在工作期间有二胎或者三胎的话,...
2025-07-13 0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联合创新现已在京东上架一款型号为“GB24R1”的 23.8 英寸显示器,该显示器主打“2K 150Hz 超频”,定价...
2025-07-13 0
7月2日,武汉“汉南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首次下沉顺利完成。该沉井平面尺寸达76.4米×76.4米(约14个篮球场面积),总高43米(约15层楼),采用...
2025-07-13 0
一、设计革命:十年最大变革,轻薄与金属的回归Pro系列放弃钛金属:iPhone 17 Pro/Pro Max全面回归全铝合金一体化机身,中框与后盖无缝...
2025-07-13 0
续航确实一般,日常使用大概6-7小时左右,比我之前用的GT5 Pro要差一些。充电速度也没有达到预期,虽然标称80W快充,但实际体验甚至比GT5 Pr...
2025-07-13 0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罗马仕 6 月 18 日宣布召回近 50 万台移动电源,引发关于自燃风险充电宝的热议,该公司也在 7 月 7 日停工停...
2025-07-13 0
今天给各位分享wepokerplus透视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wepoker透视脚本安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
2025-07-13 0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7月12日从陕西交控市政路桥集团获悉,由陕西路桥集团实施的西安市东三环至临潼公路项目控制性工程——洪...
2025-07-1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