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多项G4靶点研究集中发布,为开发新一代核酸靶向抗癌药物提供思路

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06日 22:45 1 admin

近年来,G4(G-quadruplex)四链体 DNA 结构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药物开发的新焦点。6 月初,G4 国际会议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举办 [1],会议呈现了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展现了 G4 作为新型治疗靶点在精准医疗领域的潜力。


G4 是一种特殊的 DNA 二级结构,主要存在于人类癌基因启动子和端粒区域,其独特的球状构象由细胞内的钾离子(K⁺)或钠离子(Na⁺)稳定维持。与传统化疗药物非特异性作用于双链 DNA 不同,G4 结构因其在癌细胞中的特异性分布和可靶向性,为开发新一代核酸靶向抗癌药物提供了革命性的思路。



多项G4靶点研究集中发布,为开发新一代核酸靶向抗癌药物提供思路

G4 靶点药物已被 FDA 批准


会议中最具代表的发现来自 G4 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劳伦斯・赫尔利(Laurence Hurley)教授。他在主题报告中证实,2015 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的抗癌药物曲贝替定的真正作用靶点并非传统认为的 dsDNA 烷化剂,而是 G4 结构。


核新生物公司 CEO 徐红博士(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对此评价道:“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证明 G4 靶点在人体药物研发中已进行过实际尝试,极大消除了人们对该靶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顾虑。这不仅是科研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改变了大众对 G4 靶点尚未经过人体试验的固有认知。”


多项G4靶点研究集中发布,为开发新一代核酸靶向抗癌药物提供思路

图丨徐红(来源:徐红)


长久以来,在 G4 靶点研究领域,药物专一性问题始终难以突破。美国普渡大学药学院杨丹洲(Danzhou Yang)教授实验室带来了其发表于 Science 的重要成果:成功解析了癌基因 Myc 启动子中的 G4 与其结合蛋白 Nucleolin 相互结合的高精度分子结构(2.6A)[2]。Myc 过表达发生于约 70% 的癌症,而 Myc 是“不可成药靶点”的代表。该实验室解析的四链体基因与蛋白相互作用结构,为未来开发具有专一性的下一代四链体 DNA 药物带来了可能。


徐红指出,科研人员普遍认为,将核酸与蛋白结合研究,是解决四链体 DNA 药物专一性问题的关键方向。杨丹洲实验室的成果为该领域研究指明方向,推动 G4 靶点药物研发向更精准、更有效的方向迈进。



多项G4靶点研究集中发布,为开发新一代核酸靶向抗癌药物提供思路

图丨基于 G4 构象的蛋白质识别用于 G4 表观遗传转录调控(来源:Science)


此外,东北林业大学隋广超教授揭示了癌基因 CCND1 启动子 G4 通过相分离机制激活转录的过程,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罗伯特·蒙森(Robert Monsen)团队则发现特殊五层 G4 结构调控 ZEB1 基因,这些发现共同拓展了靶向 G4 调控癌症的路径。


在技术层面,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正成为解析 G4 功能的“利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马可·迪·安东尼奥(Marco Di Antonio)教授团队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学研究所曲晓刚研究员团队均证明:利用 CRISPR-sgRNA 系统可将药物或蛋白精准递送至特定 G4 位点,实现对癌基因或病毒基因的定向调控。纳米孔测序技术则突破了传统测序局限,在人类基因组着丝粒附近等复杂区域发现了全新 G4 位点。


与更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也深度融入了 G4 研究领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绍泽布·海德尔(Shozeb Haider)教授团队应用卷积变分自编码器,依据序列、结构及配体结合特性对海量 G4 进行分类;而德国科隆大学罗伯特·哈钦森·吉尔福德(Robert Hänsel-Hertsch)教授团队利用 G4 特异性纳米抗体结合 ChIP-seq 技术,揭示癌细胞与老化组织中 G4 异常富集的现象,甚至将其与早衰症致病机理相关联。



多项G4靶点研究集中发布,为开发新一代核酸靶向抗癌药物提供思路

如何应对“靶点荒”?G4 靶点或是下一代靶向药物突破口


在药物研发领域,传统蛋白质靶点的开发正面临严峻挑战。蛋白质靶点研究已历经数十年探索,目前可成药的靶点几乎开发殆尽。虽然蛋白质种类繁多,但真正具备成药性“口袋结构”的却十分有限。这一现状导致全球制药行业普遍面临“靶点荒”的困境。


徐红进一步说道:“核酸(DNA/RNA)高级结构的发现,为这一困局提供了全新突破口。DNA 和 RNA 形成的复杂高级结构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巨大靶点宝库,未来药物研发可以考虑将核酸高级结构纳入靶点范畴。”


目前,G4 四链体结构作为具有潜力的核酸靶点,其应用研究已取得相关进展。在疾病治疗领域,癌症仍是 G4 靶向药物研发的主要方向。从早期针对卵巢癌、软组织肉瘤的探索,到当前临床前阶段的多癌种研究,G4 靶点展现出独特优势。


目前,徐红带领团队正聚焦于一种四链体 DNA 靶点的药物,其适应症群体是存在 DNA 损伤修复缺陷的实体瘤患者,例如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肠癌等。“这种药物属于一类新药,目前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美国 FDA 的临床批件,预计很快将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她说。


G4 靶向药物不仅为那些对现有疗法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带来新希望,更突破了传统靶向药物的局限性。与传统需要特定基因突变才能使用的靶向药不同,G4 靶向药物针对的是普遍存在于多种癌症中的 DNA 损伤修复缺陷机制。


临床数据显示,这类患者约占所有肿瘤患者的 20%,在某些癌种中比例甚至高达 50%,这意味着 G4 药物有望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与仅适用于少数突变患者的传统靶向药相比,G4 靶向药物可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除癌症外,G4 靶点在抗病毒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不过这些领域的研究仍处于临床前探索阶段。尽管尚未成为主流研究热点,但 G4 靶点已展现出成为下一代核心药物靶点的潜力。


参考资料:

1.https://g4society.org/about-g4thering/

2.Luying Chen et al. Structural basis for nucleolin recognition of MYC promoter G-quadruplex. Science 388, 6744(2025). DOI:10.1126/science.adr175


运营/排版:何晨龙、溪树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