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独家分享:最具价值的精华帖——从AI中找价值】

游戏天地 2025年09月09日 10:39 1 admin


【独家分享:最具价值的精华帖——从AI中找价值】

通过这篇文章,抛砖引玉。我之所以分享这样的干货,就想告诉关注我的友友们,多一份思考的重要性,想赚钱真的很难,你不做大量的功课,很难有多一份收获。写此文从面对AI时代的到来想到的,AI最前沿、最稀缺的关键金属材料,即“工业粮食”有哪些?由此联想到有哪些引发产业变革的关键行业与技术?进而想到哪些与此相关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就很金贵了。这就是我思考的一个逻辑。通过本人收集的大量数据,经梳出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供参考。

AI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底层硬件支持,而许多关键硬件制造所依赖的稀有金属正变得愈发稀缺。

一、稀有金属的重要性

1. 锡:AI时代的“算力金属”。锡是芯片与集成电路焊接的核心材料,全球超过65%的锡消费来自焊料。AI服务器、HBM(高带宽内存)、先进封装等技术显著提升了单机耗锡量,因其需要更高密度的PCB板和更多的焊接点。

中国的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拥有较为丰富的锡矿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例如,云南个旧就被称为“世界锡都”。

2. 铟:高科技产业的“液态黄金”。铟主要用于制造ITO靶材,这是生产触摸屏、液晶显示器(LCD)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透明导电材料。

稀缺性:全球储量仅约1.6万吨,中国占比约50%。它无法独立成矿,90%伴生于铅锌矿中,开采难度极大。

中国的地位:中国是铟的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对全球铟供应链有重要影响。

3.锑:军工与安全的战争金属。锑在阻燃剂(用于锂电池Pack、航空材料)、军工(弹药、红外导弹、核武器)以及光伏玻璃澄清剂中有关键应用。

稀缺性:全球储量约150万吨,中国占48万吨。中国供应了全球约80%的需求,但静态开采年限仅约4年,极度稀缺。

中国的地位:中国在锑资源和市场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地位,但其战略重要性也意味着出口可能受到管制。

4.钌:数据存储的“新黄金”。钌是一种铂族金属,在AI时代的重要性突然提升。它在**现代硬盘驱动器(HDD)中作为纳米级涂层,可以显著提升磁盘存储密度,降低每TB数据的存储成本。同时,它也是下一代半导体互连材料的候选,有望替代逼近物理极限的铜互连。

稀缺性:钌的市场规模极小,每年仅几十吨。价格波动大,过去一年几乎翻番。全球钌供应**高度集中于南非**的铂金矿副产品,地缘政治和生产成本变化易引发供应扰动。

中国的地位:中国对钌的对外依存度极高,目前A股市场尚缺乏纯正的钌生产龙头企业,更多依赖于进口。

二、关键行业与技术

AI不仅催生了对稀缺材料的需求,更直接推动了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1. AI算力基础设施

AI服务器、数据中心是消耗上述关键材料和算力的核心。随着AI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关注AI服务器与液冷技术。

2. 大模型与开源生态

中国的大模型应用市场正在爆发式增长。根据沙利文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级市场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已超过10.2万亿Tokens,暴增363%。

市场格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 以17.7%的份额位列第一,字节跳动(豆包)占14.1%,DeepSeek(深度求索)占10.3%。开源模型成为关键驱动力。

3. 智能驾驶

AI是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核心。中国的智能驾驶企业正在快速发展和商业化。

4. 脑机接口与类脑智能

这是AI与生物科技的前沿交叉领域,未来潜力巨大。

三、人才资源

人才是最根本的稀缺要素,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AI时代尤其如此。

人工智能(AI)人才:预计未来缺口500万以上。急需算法研发、AI芯片设计、AI与各行业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应届生起薪可观,资深工程师年薪百万很常见。

集成电路与芯片设计人才:2024年缺口约23万,到2027年预计将扩大至327万。高端芯片设计、制造人才培育周期长,经验稀缺。

四、总结与展望

AI时代的竞争是技术、资源、人才的全方位竞争。

从资源看:中国在锡、铟、锑等关键金属资源上具有一定的储量优势和生产能力,这对于保障国内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像钌这类高度集中在外的新兴战略材料,仍需警惕供应风险,并积极寻求替代方案或加大回收利用。

从产业看:中国在AI应用市场(如大模型调用)、服务器制造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活力和发展速度。开源AI生态的繁荣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追赶甚至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智能驾驶、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中国企业也积极布局并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从投资角度看:AI带来的需求增长是长期和结构性的。拥有上游稀缺资源**的公司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龙头企业,更有可能在AI浪潮中持续受益。

希望以上梳理对你有帮助。AI时代充满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那些为AI提供基础支撑的“硬”实力——无论是材料还是人才——将会持续彰显其价值。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