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北京市中小学今秋起全面普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抖音推荐 2025年09月08日 03:13 1 admin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前文介绍了北京市教委将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北京市中小学今秋起全面普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北京市教委发布重要消息,自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将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确保每学年课时不少于8小时,旨在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在全体中小学生中的广泛覆盖。这一举措标志着北京市在推动基础教育与前沿科技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北京市教委印发的《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将构建“课程、教学、支撑、师资、应用、推广”六大体系,全方位推动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既可以选择独立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也可将其与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有机融合。

在不同学习阶段,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小学阶段主要通过体验式课程,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启蒙其人工智能思维。例如,学生可能通过简单的图形化编程工具,体验如何让机器完成特定任务,初步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初中阶段则以认知类课程为主,引导学生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改善学习与生活。比如,利用智能翻译软件辅助外语学习,或通过智能学习平台分析学习数据,优化学习策略。高中阶段更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学生将有机会参与人工智能项目实践,如开发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或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素养。

为保障课程质量,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结果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模式,包括知识测试、项目汇报、作品展示、主题辩论等,全面考查学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借助电子学习档案、智能学习分析工具等技术手段,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阶段性成果和能力发展变化,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北京市还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等资源要素,拓展人工智能教育场域。鼓励相关单位面向中小学生开放人工智能实验室、体验馆、综合展厅等资源,建设校外人工智能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学习和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前沿科技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基础教育,将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助力他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更好地迎接挑战,创造未来。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